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金像獎保衛戰:香港電影人再難也要活下去

金像獎保衛戰:香港電影人再難也要活下去

來源:貴圈

id:entguiquan

劃重點:

1)金像獎被質疑評獎搞論資排輩,對非港人士抱有排斥心態,格局越來越小,這種「防禦」心態來自於香港人逐漸強化的本土意識。

2)民間情緒擋不住行業內的耦合,內地資本盤活港片是不爭的事實,本屆金像獎,博納簡直成了最大贏家。

3)「港片已死」可能是個偽命題,香港電影人還在以各種方式開工、生存、薪火相傳,「香港電影」年年有的光景不會消失

騰訊娛樂專稿(文/邵登 許雲澤 責編/華妃)

第37屆金像獎頒獎的那一周,美元/港幣匯率屢次觸及7.85的「弱方兌換水平」,香港金管局頻頻出手接下港幣賣盤。到4月20日晨,金管局行動13次,共承接513億元的賣盤。

內地媒體報道這場金融風波時,動用了「港幣保衛戰」、「危急時刻」等驚心動魄的字眼。相比之下,「金像獎」一詞在語溫梯度上,愈發顯得熱度闕如。

4月15日同一天,在距離香港2195公里的北京,第八屆北京電影節開幕。一個是不斷強調「本土化」的老牌獎項,一個是不斷釋義「全球化」的新興影展;《戰狼2》入圍了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片,並沒有在北影節上獲得提名,但吳京選擇在北京亮相走紅毯,沒去香港搏一個可能的獎項。

吳京應該是有道理的。金像獎被質疑評獎搞論資排輩、本位主義,對非港人士抱有排斥心態,格局越來越小。主席爾冬陞堅稱金像獎應該是針對香港電影的獎項,而不是像金馬獎那樣面對所有華語電影:「除非香港電影的產量低到不能成為一個獎。」

但他依然認為,沒有什麼能讓香港電影的年產量掉到30部以下。

說出年產量30部這個紅線數字時,爾冬陞保守而又蒼涼。從2013年以來,港片年產量就在50部上下徘徊,而在1993年,港片年產量峰值是242部。

財經媒體多將此次港幣貶值與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聯繫起來,後者曾經也是港片黃金時代終結、整體走入低迷的重大原因。

「港幣保衛戰」是名是實尚且兩論,但「港片保衛戰」起碼已經打了15年。金像獎的沉寂只是時間的一個截面。

Part1

守望本土,悲壯自救

看起來,「團結」,像是這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關鍵詞。

古天樂拿到影帝以後,獲獎感言里說:「香港人一定要團結,演好香港電影。」

古天樂憑《殺破狼 貪狼》獲影帝

香港電影界一向抱團從甚。2003年,突如其來的非典打得整個香港措手不及,根據陳嘉上的回憶,離頒獎已經不到5天,董事局成員圍坐在尖沙咀一個不起眼小樓的小房間里,決定取消這屆金像獎。外面傳來了工作人員的哭聲。

就在這樣的時刻,張國榮的死訊突然傳來。整個香港瀰漫著苦澀與悲楚。

但讓董事局沒有想到的是,頒獎當天,邀請的香港明星全都來了,不少人帶著口罩出席。四大天王同時登台演唱《當年情》,成為金像獎歷史上最令人難忘的經典畫面。

「萬眾一心,抗擊非典」,激發了香港人市民身份認同的高潮。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港府一直著力培養香港人對本土的歸屬感,一種區別於中國民族國家文化、但與之又有聯繫的市民文化逐漸生成。2003年7月1日,香港爆發50萬人大遊行,這一年被學界稱為香港重塑「本土意識」的新起點。

香港藝人在抗擊非典中功不可沒

另一種張力與界限同時產生。2003年的6月至9月,《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及其附件相繼簽訂,中央政府承諾給予香港200餘項產品零關稅優惠,並開放銀行、保險、證券、物流等18項香港服務業比外商提前進入內地市場。在此之前,紐約時報甚至斷言「香港已死」。這個簡稱為CEPA的政策還規定了香港電影可以不受進口片的配額限制進入內地市場,標誌著香港與內地新的「合拍片」的時代來臨。

相比於97回歸前的迷茫,2003年,香港電影人在內地巨大的市場潛力和資金衝動面前躍躍欲試。「合拍片」、「北上搵食」,大陸和香港電影業進入從廟堂到江湖的全面磨合。形勢的確發生了變化,2005年,章子怡拿到金像獎影后,2006年是周迅,2007年是鞏俐,2008年則是斯琴高娃。

內地演員在金像獎上攻城略地,香港的年輕演員卻愈發後繼無人。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會長吳思遠憂心忡忡,他把港人港片的困境歸因為「合拍片」,說「合拍片」用人、題材方面強制加入大陸元素,審查方面又一直不鬆綁,讓人很難做。這大概不是香港電影人對內地同行心態落差的孤證。

是保持香港電影的特色,還是適應內地的規矩要求,是左右逢源旗開得勝,還是兩廂為難進退維谷,在「華語電影」的大語境下,「中國電影」還是「香港電影」的爭論常常擦槍走火,儘管電影人大半個身子已經探出港島,但他們回到金像獎的頒獎台上時,最終宣布的答案還是——香港電影需要堅守本土特色。

15年過去,自救情緒在這屆金像獎上仍然顯得強烈而悲壯。黃秋生上台給最佳編劇游曉穎頒獎,用自己的名字打趣道,香港電影雖然「黃了」,但在秋天的時候還有生命跡象。時至今日,金像獎再也邀請不到當年那般龐大的港星陣容,團結的情緒也發生了變化。

黃秋生的頒獎詞還遭到港媒曲解,引發了「中國電影」or「香港電影」的口水戰

2016年,「很港很本土」的電影《十年》獲得35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時,後台媒體區全場騷動,前、左片區的香港媒體爆發出掌聲歡呼聲,而在後、右片區的內地媒體則乾脆沮喪地合上電腦。今年《明月幾時有》宣布得獎時則掌聲寂寥。

Part 2

資本才是最大贏家

民間情緒攔不住行業的耦合。資本、市場和人才、技術天然地會嗅到對方。這些年,香港和內地在電影行業的合作愈發深入,今年金像獎,獲獎或提名影片的出品方,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合作關係,五部入圍最佳電影的影片中,主控資方名單里都有內地公司。

古天樂說香港人要團結,誰能想到先被團結的是資本。

每年金像獎頒獎典禮之後的Afterparty是各家公司的另一個競逐場,從業者和獲獎者們在這裡觥籌交錯,誰家拿了影帝、影后,決定媒體和嘉賓到場的速度和人數。今年則大為不同,博納、海潤、寰宇、高先、太陽娛樂、天下一等內地、香港的影視公司出人意料將Afterparty合併在了一起。

逼仄的party舉辦場地人頭攢動,堵住了通道,高層合影環節,博納老闆於冬姍姍來遲,黃百鳴、林小明等香港電影業的大佬在鏡頭前等著,待於冬擠進來,黃百鳴忙將他拉入站到C位。

於東站C位(左起第五位為於東)

博納影業算是發行港片起家,2008年,博納開啟了金像獎征戰之路,從《投名狀》《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到《十月圍城》《桃姐》,到《一代宗師》《激戰》,再到《智取威虎山3D》《湄公河行動》,甚至包括7年前那部製作班底和故事題材都是「純港片」的《打擂台》,也有博納參與發行。今年,包括《明月幾時有》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博納參與出品、發行的片子共計獲得11個獎項,有媒體說,於冬才是這屆金像獎的最大贏家。

《明月幾時有》出品人於冬和導演許鞍華在頒獎禮舉著獎盃慶賀

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內地資本盤活了港人港片,是不爭的事實。

金像獎前一個月,香港國際影視展在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這個電影「港交會」性質的展里發布了一系列新項目,某娛樂集團在影視展上的宣傳VCR中介紹該集團2017出品佳績時,話稱某某電影在香港獲得了千萬票房,惹得內地媒體面面相覷。

從參與推介項目的數量和咖位來看,古天樂和阿Sa儼然已是香港電影的一哥和一姐。

杜琪峰曾說,古天樂是香港最後一個明星。他是靚仔且會演戲,又秉承了香港藝人搏命、不挑戲的傳統,在香港青黃不接的男藝人群體中,古天樂有最多戲拍。2018年,古天樂還將參演8部電影,是所有香港男星中最忙碌的。其中有邱禮濤的《死亡通知單:暗黑者》,也有王晶的《賊王》,他和林家棟、吳鎮宇、張家輝等中堅力量合作,陣容上一水香港本土製造。

今年拿到金像獎影后的毛舜筠已經57歲。她從亞視前身的佳藝時期就出道,處女作可以追溯到1977年,拿過最佳女配,也數度提名最佳女主。提起她,總要捎上那一句,她是張國榮唯一求過婚的女人。這些年毛舜筠一直在工作,沒有電影拍就演電視劇,演的都是八點檔肥皂劇,《畢打自己人》337集,《愛回家之八時入席》200集;演劇之外,經營美容院生意,做做基督教活動。

毛舜筠與張國榮舊照

與阿Sa合作《聖荷西謀殺案》的天后鄭秀文,在影展活動里也沒受到媒體多少額外的關注,她共獲7次提名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比古天樂還多了3次,香港影評屆一直說這個獎遲早是她的,只是她的戲卻越接越少。

微博中的鄭秀文每天都忙忙碌碌,但近兩年的作品履歷中已經很少有電影長片,2018年算是她電影爆發的一年,年初參演的關錦鵬新片《八個女人一台戲》在香港舉辦發布會時,一名年輕內地記者提了一個讓她和梁詠琪集體感到難堪的問題:「這部電影在內地上映的時候,會不會擔心觀眾不認識你們?」

梁詠琪驚得長大嘴巴,她看了看身旁的鄭秀文,發現對方的表情同她一樣,悻悻說:「那真的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新生代大陸觀眾恐怕很少知道鄭秀文、梁詠琪,他們更熟悉的是林超賢,後者拍出了他們喜歡的《紅海行動》。這部票房近40億的電影觀影用戶畫像中,年齡29歲以下的高達59.4%。在香港國際影展英皇電影巡禮活動中,林超賢的站位比任何明星都要靠近中心的英皇老闆楊受成。

Part 3

港片已死是偽命題

姜皓文在今年拿到人生第一尊表演獎最佳男配後,感謝了劉德華,後者投資並主演的《風暴》《拆彈專家》《追龍》都帶上了他,姜皓文簡直覺得「這幾年運氣好了很多,好到我自己都怕,會不會死啊?」

他還感謝了現任老闆古天樂和前任老闆林家棟,林家棟當了很多年演員一直打不開局面,早已橫跨監製和製片人的幕後職位。去年他終於獲獎,感謝的也是提攜他多年的劉德華。

香港電影人對後輩的幫扶不僅是薪火的傳統,更是港片堅持下去的原動力。一片叫衰之中,那些有能力北上的導演,其實也在反哺港島電影工業。古天樂這些年深陷「爛片」風評,但他在香港本土開了十幾家公司,給港片做技術、做後期提供支持。王晶拍《追龍》的時候,說只要在微信群里發個信息:有電影開拍啊,然後曾江、鄭則仕、湯鎮業、黃日華、吳毅將這些老將們第二天就直接到片場開工了,雖是玩笑話,但背後是傷感的,那個「日日有工開」的繁華香港電影業早已不復存在,老兄弟相聚,只能靠情義。

《追龍》里友情出演的陳惠敏曾經是14K的成員,邵氏功夫明星

獅子山下,草根精神,天涯海角,守望相助。香港的本土精神就像《魔獸》里的世界觀,不論是為了部落還是為了聯盟,歸根結底,大家還是要團結起來「為了艾澤拉斯大陸」。

香港社會逝去的又何止電影的「黃金時代」。

九龍城寨拆除以後,王晶拍《追龍》時,耗時數月搭建實景,要復原那個無數次出現在港片當中的魔幻而又事無巨細的景象;重慶大廈在尖沙咀的繁華中特立獨行,林青霞和金城武在《重慶森林》里,坐在那吃過期的鳳梨罐頭,用槍掃射印度人;邁克爾·康奈利的小說《九龍》曾經將重慶大廈形容為「後現代的卡薩布蘭卡」,現在,這個「低端全球化」的中心轉移到了深圳。

《重慶森林》劇照,重慶大廈作為犯罪活動的背景

即使是剛剛過去的這半年:

2017年11月22日,邵逸夫遺孀、邵氏最後一個「大家長」方逸華女士逝世;

2018年3月16日,被稱為香港「超人時代」領袖、今年90歲的李嘉誠宣布退休;

2018年4月13日,香港赫赫有名的何東家族之後、97歲的一代賭王何鴻燊宣布退休。

邵氏兄弟曾經有東方好萊塢的實力和美譽,如今的當家人、電視人出身的樂易玲開始在網劇上布局,看上去,這步棋更能挽救這家老牌的電影公司。

銀河映像二十年給香港電影貢獻了無數影像、敘事風格獨特的作品,如今他們的全稱是銀河海潤,曾經驕傲佇立於觀塘工業區的辦公場地從三層變一層,僅保留了辦公區域,另在千里之外的南京一座小鎮里,建起了銀河映像的內地基地。

老一輩的著名監製蔡瀾則說,即使是邵氏最輝煌的時期,也是講商業回報第一。他監製大量娛樂片,後期又參與風月片的製作,但當他想在電影文本方面有所嘗試,試著對邵逸夫說:「邵氏每年出產40部電影,部部都賺,你多拍一部不賺錢又能怎樣?」邵逸夫回他:「如果第41部也是賺錢那就最好。」

如今的蔡瀾早沒了怨氣,他甚至開始認為個人主義太過強烈的人不要去拍電影,都像王家衛,成就了他一個,後面要死一堆投資人,於電影工業而言絕非幸事。

金像獎後,短暫刷屏的除了黃秋生的發言、「茶水姐」楊容蓮,還有終身成就獎楚原的感言。大師如楚原,拍戲虧本後也曾被當時的邵氏二號人物方逸華撕過通告單,在過來人的眼裡,「黃金年代」不是印在功勳章上的一行字,而是悲欣交集、「摸著石頭過河」的艱苦歲月。皓首之年,總結起來,他也要講一句,「如果你像我一樣,老到沒活幹了,記得年輕時攢點錢。」

楚原

或者,根本沒有什麼黃金年代。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電影中心在上海,之後南遷至港台,如今又北上,港片的輝煌真正算起來,也就集中在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在人們總還望其項背吮吸餘味時,很多事情早就改變了。前二十年河東,後二十年河西,從香港到內地,唯一從未更改,也只有電影人與資本互相追逐的腳步。

(實習編輯/於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娛樂 的精彩文章:

這些明星超寵助理:范冰冰付新房首付,周冬雨送百萬豪車
電影君送《狂暴巨獸》票券 你去過哪些有意思的動物園

TAG:騰訊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