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中文大學交換心得

香港中文大學交換心得

香港中文大學(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簡稱CUHK或CU,法律學院(Faculty of Law)成立於2005年,是全港最年輕的法學院。儘管成立時間不長,但CU因優良的教學質量、多元的教育理念等躍居亞太地區法學院前列。交換學習已過去近一年的時間,但短短四個月的經歷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我也總會想起這座依山而建的校園的一草一木。

GIF

一、博文約禮,鑒往知來

雖然香港法律體系的支柱之一是成文法規如各類規例(Regulation),但總體上更多地沿襲了普通法系的傳統,判例法在司法實踐中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另一方面,香港法律界與內地截然不同的是不強調學術研究,而緊貼實務的需求。LLB、JD等學位的課程設計接受香港律師界的直接指導,由香港律師會(HK Law Society)和香港大律師公會(HK Bar Association)與學院制定規範,因此充滿了鮮明的實用性,是法學生躋身律師界的重要渠道。這些特點反映在具體的教學上,便是小班教學的大量閱讀與課堂提問。

在CU的學術考核中生存下來並非易事,然而選課時我由於信息不對稱沒能意識到這一點。抱著多轉學分的態度,我選了5門法學專業課,後來一位師姐告訴我本院學生也很少選這麼多課,而我之後的經歷也證明了這一決策的「衝動」——每周有大量的閱讀任務,包括教材、案例、論文。CU與北大教學的一大不同便是對自學高要求,課外學習甚至比課堂教學更為重要。學院課程總體分為兩類:Lecture與Lecture + Tutorial,前者多為選修課,學生人數不多,老師在講授過程中也會與學生互動提問;後者多為必修課,Lecture類似於內地學校的模式,老師主講,Tutorial則把學生們分為幾個小班,老師布置課後練習,多以案例分析為主,引導學生圍繞Lecture的內容進行複習和討論,再作進一步的講解。師資方面,儘管課程以教授香港法律及運用為主,但學院老師極具多元化,大多來自與香港有相似法律制度的國家,如英國、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等,我所選5門課的老師來自4個國家。他們很少選擇學術路線,大多都有在香港法律界豐富的執業經歷,實務經驗相當豐富。

其中,衡平與信託法(Equity & Trust II)、證據法(Evidence)兩門必修課每周有定期的Tutorial,需要提前準備。記得第一次上E & T的Tutorial時,prof Noam Noked對學生一個個地提問、互動,而之前對此一無所知也毫無準備的我感到十分無助,被問到也只能勉強回答。相比之下,local學生基本都能用英語流利對答,當時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提前把功課做好。此後,面對prof的「交叉質詢」,我逐漸從從容應對,偶爾還能碰上prof帶著滿意的表情不再追問的情形。這種師生的交流與小班教學,是我在CU非常難忘的體驗之一。

主校區

當然,CU學術的嚴謹遠不止體現在學習任務量這一方面,以平時小作業為例,哪怕是一篇1000-2000字的小短文,也要經過Veri Guide系統進行查重,並且按照法學院的學術規範統一引注格式,去學院教務上交論文後,還要鄭重地簽下「原創聲明」,本人留存一份回執。每位老師都專業負責,風格各異。教授Comparative Law(比較法)的老師是畢業於哈佛的Samuli,我們私下親切地稱呼他為「芬蘭小哥」,課程期末要求完成一篇論文,Samuli老師會主動安排多次office hour,與我們討論主題、提綱、論據,並詳細地給出修改意見。法國老師Beno?t任教The Environment and the law(環境法),他單獨給每人發送了一封長郵件,提出期中論文的反饋與修改建議。E & T的Steven Gallagher教授是位可愛的英國紳士,課上時不時蹦出幾句「英式幽默」活躍課堂氣氛,在期末時有很多學生郵件提問,他做了多次回答匯總並且發送給每位學生。衡平法作為香港法律的重要淵源,學習起來頗有難度,所幸Gallagher教授明晰的講解為我打開了衡平法的大門。Shipping and the law(海商法)的英國老師Elsa Kelly優雅大氣,條分縷析地講解每個知識點和案例,同時令人難忘的還有她每堂課從不重樣的衣著。學院的老師大多履歷豐富,並且擔任律所的高管,因此授課明顯側重於實務,這點與北大法學院的風格相差甚遠。

送達回證

GIF

二、知行合一,止於至善

學有餘力時,CU提供了許多課餘生活的選擇。學校每周不定時地會向郵箱發來一周校園活動的概覽,例如,學術講座涵蓋了國際前沿、傳統文化、社會熱點等方方面面,各類組織的workshop也是一個思想交鋒的好契機。此外,CU學生組織數量極多,學校、學院、書院甚至宿舍樓都有著自己的學生組織(據說是local賺取宿分的重要抓手),晚上在宿舍時,時不時會有宿生會的同學敲門,邀請我們為書院球隊加油或者參加元宵活動。部分書院會定期組織共膳,學生將隨機與書院老師、不同專業的同學坐在一桌熟絡彼此。像善衡書院會舉行規格更高的高桌晚宴,有時會邀請嘉賓到場,舉辦講座。就個人而言,我參加的活動不算多,對校園文化也只能說是「淺嘗輒止」,但每一次參與,都讓我對這座「山城」多一份感情。

崑曲課堂

印象最深的一次課外活動,莫過於白先勇先生帶著崑曲表演團來到CU。儘管北大也開設崑曲課程,但一直沒有機會上過。在CU,我旁聽了一次崑曲課,觀看了折子戲,通過短短几天的了解,讓我對崑曲這門文化充滿了興趣。唱詞、身段、眉眼間盡展魅力,也難怪被稱為吳儂軟語中的藝術轉身。CU作為香港唯一一所開設崑曲課的大學,也算是扮演著承繼傳統文化的角色,畢竟校名的「中文」二字的來源正是傳揚中國文化。驚喜的是,看折子戲的當晚,我非常喜愛的林青霞也來到了現場觀看,白先勇讚譽她為「崑曲義工」。青霞十分平易近人,中場休息時許多人湧上前圍觀,她也熱情地主動和大家合影。或許這就是文化的魅力與相通,「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End of Semester Gathering

說到交換,不能不提的組織當屬OAL(Office of Academic Links)。作為交換生的「後勤部隊」,他們總是為我們考慮得十分周到,定期發送郵件了解我們的近況,安排了遠足、workshop、下午茶時間等多種活動。最後一次活動則是在宴會廳舉行的期末晚宴,每個人站起來分享自己在香港特別的經歷,觀看短片、照片牆回顧自己四個月來的生活,除了自助餐的烹調水平外,當晚的一切都值得長記於心。

GIF

三、求同存異,兼容並包

作為「自由港」,開放與多元向來是香港最顯著的特點之一。粵語、英語、普通話的交錯使用,不同國家、地區的人們來來往往,無不彰顯著她的獨特之處。多元必將帶來差異,香港的每個大學便是這種現象的縮影——內地生有自己的學生聯合會、單獨組織的新生營;為了更好地融入校園生活,內地生基本需要熟練地掌握主流的粵語;部分香港人的國語水平堪憂,對內地更是了解甚少,被戲稱為眼中的世界「東到西貢,西到大嶼山,北到上水,南到南丫島」。去年,因為內地生與港中文學生會的衝突,一直以來的矛盾又再一次擺在檯面上接受審視。

三年前我第一次來香港,遊客的身份讓我對香港的了解大抵只是停留在維多利亞港的繁華與星光大道的熱鬧。此次交換,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兩地人文化上的差異甚至彼此的不理解。港人特別是年輕一代信奉自由民主,認為內地在政治上過於保守;內地人反感港人的區分對待,更難對他們所追求的價值觀感同身受。但是,不同不代表對立,對峙只能固化偏見。在Comparative Law的課堂上,我對這一點尤其感受深刻。同學們來自紐西蘭、英國、澳大利亞、美國、香港、內地,針對Samuli老師提出的討論話題各抒己見,比較制度差異。儘管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涇渭分明,但並不妨礙我們在學術的氛圍下去辯論、對話。由此,我們方能深化對自己國家法律體系的認知,包容其他文化的差異。

伍宜孫書院

在香港,我會時常想念內地的「人情味」,因為港人大多推崇的是個人主義價值觀,行政人員對規則的嚴苛會讓你感覺近乎死板的程度。同樣,實務、職業導向的教育也讓學術少了幾分家國情懷,多了一些經世致用的追求。但這種差別並不妨礙我對香港人敬業、勤勉的讚賞,畢竟身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許多人奮鬥大半輩子都很難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大房子,來自生活的壓力會不自覺地將人往前推著走。高峰時期擁堵的港鐵擠滿了晚睡早起的上班族,過馬路綠燈亮起時急促的「嘀嘀」聲提醒著你這裡的快節奏,凌晨的中環隨處可見行色匆匆的人們……香港是一座充滿機遇與不可預知的城市,令很多人望而卻步,也依舊散發著她的魅力。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CU最有代表性的景點,名字出自錢穆先生的文章《論天人合一》。每每散步至此,眺望遠方,心裡都能感受到難得的寧靜。我想,人與社會、自然從不是二元對立的,每次在外的經歷,能開闊視野,更深刻了個人對世界的認識。四個月太短,難免步履匆匆,但浮光掠影間卻收穫了不盡的美好與感動——或許是逛完了CU的圖書館,看了一次久負盛名的巴塞爾藝術展,感受過海港城的繁華與蘭桂坊的熱鬧,在迪士尼絢麗的煙花下歡呼雀躍。走在路上,珍惜每一個使生命充盈、飽滿的機會。

作者簡介:

張仕錦,北京大學2014級本科生。交流學校: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交流時間:2017年1月-2017年5月。

責任編輯:蘇子嬋

技術編輯:路小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意讀書 的精彩文章:

帝國的目的和解釋
部落主義時代重臨,公民政治如何可能?

TAG:法意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