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斗衛星發射?官方闢謠!昨晚華北天空被刷屏的「飛龍」真相

北斗衛星發射?官方闢謠!昨晚華北天空被刷屏的「飛龍」真相

4月27日夜,國內社交媒體熱傳華北多地從不同角度拍攝的「不明飛行物」。

不少大V媒體對此作了報道,並稱是太原發射基地發射的北斗衛星。。。

然而事實卻啪啪打臉:

據《科技日報》官方微博稱,可以確定這並不是酒泉、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進行的衛星發射,為此,記者專門與太原發射中心作了確認,中心回復:4月27日晚,該中心並無發射任務。

那麼,這個「不明飛行物」到底是什麼呢?

讓我們來仔細看看這個曲線是怎麼回事:

飛行器大氣層內低空變軌划出了一條完美曲線,了解衛星知識的朋友就會知道,這這圖基本可以排除衛星發射

一般而言,衛星變軌都採用霍夫曼變軌技術,順序是先將衛星發射到綠色的近地圓軌道上,再從這個軌道的某一地點開始進行一次加速進入黃色的橢圓軌道,然後再橢圓軌道的遠地點再次加速,這樣就可以進入更高的圓軌道了。所以這種大角度轉彎壓根就不是什麼衛星變軌的軌跡。

當然,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其他證據:

據目擊者觀察指出,這個飛行器的飛行方向是自東向西飛行的。由於地球是從西向東自轉的,地球表面的會產生一個自西向東方向的線速度。而發射衛星是利用地球自轉產生的線速度加成來節省一定的燃料。如果要向西發射則會導致火箭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來抵消地球自轉產生的線速度。這進一步說明該事件不是衛星發射。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某些衛星軌道出於獨特的需求其軌道運行方向和地球自轉方向是反的,所以需要向西發射。那麼下面這張圖也能說明這發射的不是一顆衛星:

這是一張從飛機上拍攝的照片。它提供了地面上難以看出來的細節:這個飛行器改變飛行方向之後,方向是向下的,方向指向地面。從來沒有什麼衛星發射的變軌會把方向指向地球。

不過,網上又有人提出:這事一次衛星發射失敗造成的天象。這種說法聽上去無懈可擊,不過要是我國出現了如此壯觀的失敗景象,外媒早就炸鍋了....

所以,這是一顆什麼樣的飛行器呢?他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尾跡被大家發現呢?「有消息稱,這是解放軍按計劃實施的一次導彈發射試驗」。

結合大家的照片來看,這次導彈實驗是在助推段進行了大角度變向,而且變向過程中還有產生大量尾跡,反而是變向後尾跡持續出現。這個現象我國高超聲速導彈「主動段飛行壓低彈道、非連續助推直接起滑」的特徵相吻合。也就是說在垂直助推時就將彈道壓低,不再直衝雲霄而是帶有一定的方向偏轉。然後使用助推進行大過載機動,讓彈頭轉入水平飛行後再次進行助推滑翔。

中國助推-滑翔高超聲速導彈的彈道示意(紅色)

大氣層內機動變軌可以說是中國科研人員充滿智慧的原創,避免了錢學森彈道和桑格爾彈道(打水漂)那種高拋彈道「砸」入大氣層內時劇烈的環境變化給飛行器帶來的衝擊。為中國高超聲速武器的實用化奠定了基礎。

結合我軍已知的該類產品來看,《解放軍報》去年剛剛曝光的新一代的中段攔截導彈紅旗-19較為符合這次目擊情況。

根據公開信息稱:中國反導攔截導彈紅旗-19,與美國THAAD(薩德)反導攔截彈性能類似,甚至優於THAAD。據早前外媒分析,紅旗-19動能攔截彈為兩級火箭構成,一級火箭為固體燃料火箭,二級火箭為液體燃料火箭,用於修正姿態,導彈的尾部可能有一組柵格導流片,用於控制飛行軌跡,目前仍在測試階段。

左側為此前DN-3導彈實驗留下的痕迹,右側為美國THAAD導彈試射時進行能量管理機動的尾跡

如果以上推測屬實,結合近期正在發生的重大事件,我們不難理解:

朝韓峰會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同期,我國的001A航母戰鬥群正在黃渤海域海試,並禁止任何船隻駛入該海域,充分保障了朝韓會晤不受敵對勢力干擾。與此同時,中國版薩德——紅旗-19從更高維度對本次峰會提供了安全保障。

無論如何,昨晚的這次奇觀或許是我等普通大眾首次目睹我國的高超聲速武器在大氣層內飛行。

不知道美軍新上任的太平洋司令部看到這番奇景是否又會向國會要錢呢?

昨晚祖國的力量在天空中留下的痕迹,你看到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國往事 的精彩文章:

古埃及文明中關於輪迴系統的記載
黃粱一夢:呂洞賓施展催眠術 喚醒書生前世記憶的故事?

TAG:天國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