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方最具特色的古文化游游點之一 深受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崇敬!

南方最具特色的古文化游游點之一 深受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崇敬!

宋氏祖居位於海南文昌市昌灑鎮古路園村,坐落在一片果樹環抱的山丘上,周圍綠樹成蔭,環境幽靜。沿著進村的林蔭小道走100多米,就可到達宋氏祖居。孫中山先生的夫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的高祖、曾祖、祖父3代都居於此地,宋慶齡的父親宋耀如於1861年在這間祖居 里誕生.為紀念宋慶齡及其家庭在歷史上所做的貢獻和深遠的影響,文昌市人民政府於1985年修復宋氏祖居,並在宋慶齡基金會和海內外友好人士的支持下相繼興建宋慶齡陳列館、宋慶齡植物園,還在祖居北邊豎起了高達3.2米的宋慶齡漢白玉雕像。修葺一新的宋慶齡祖居為當地傳統的農家宅院,由2間正屋、2間橫屋、2間門樓和院牆組成,佔地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98平方米。陳列館設在其中,館內分別陳列著宋慶齡青少年時代、革命戰爭年代和從事世界和平事業以及國內外各界人士對她的深切懷念的史料、照片,圖表、繪畫、仿製實物等。 祖居西北側約200米處是宋慶齡生平陳列館。館內分別陳列著宋慶齡青少年時代、革命戰爭時代和從事世界和平事業以及國內外各界人士對她深切懷念的史料、照片、圖表、繪畫達230多件,仿製實物共150多件。陳列品具體而翔實地再現了宋慶齡光輝的一生。宋慶齡的革命精神將永遠鼓舞著我們為偉大祖國的建設而奮鬥。

宋氏祖居在海南省文昌市昌灑鎮古路園村,距海口約80公里,距文昌縣城30公里。走近宋氏祖居,只見由鄧小平題寫的「宋氏祖居」4字匾額掛在門楣上。室內陳列著宋慶齡的祖、父兩代人使用過的物品,有種地用的犁和耙,有挑水用的擔和桶,還有做飯用的鍋和灶等。牆上還掛著宋慶齡高祖、曾祖和祖父的照片、家譜以及一些歷史情況的介紹 。從介紹中得知,這龐大的宋氏家族原來姓韓。宋慶齡的高祖叫韓儒循,曾祖叫韓錦彝,祖父叫韓鴻翼,早先居住在文昌市羅豆烏坡村。高祖韓儒循時遷來古路園村,從此,韓儒循、韓錦彝、韓鴻翼3代都在這裡居住和務農 。宋氏祖居是韓儒循在清嘉慶年間建造的,採用的是磚木結構,坐西南向東北,二進格局,由兩間正屋、兩間橫屋、兩間門樓和院牆組成,佔地15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00平方米,是當地傳統的農家住宅。宋慶齡從一個民主主義革命者發展成為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她是中國人民的優秀女兒,她又屬於全世界,深受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崇敬。

五公祠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為一組古建築群的統稱,它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組成,並和蘇公祠 、兩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軒、遊仙洞先進連成一片,形成一組文物古迹群,人們習慣上統稱為五公祠。各個古迹既有自己的獨特風貌,又形成一個協調的整體,蔚為「瀛海人文」之壯觀。這裡,樹木蓊鬱,流水潺潺,環境清雅,饒有幽趣,好一派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佔地100畝。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後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五公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海口市青少年德育基地,位於海口市美蘭區海府路169號。管理單位是海口市博物館。五公祠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陸續續建至20世紀初,總體建築依地勢而構建,佔地面積99畝,主要由五公祠、蘇公祠、伏波祠、觀稼堂、學輔堂、洗心軒和五公祠陳列館組成,人們習慣以「五公祠」統稱。五公祠為該建築群的主體建築,是一座二層木質結構、單式斗拱的紅樓,佔地面積560平方米,樓高10米,人稱「海南第一樓」。該樓始建於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是為紀念唐宋兩代被貶謫來瓊的李德裕(唐朝宰相)、李綱和趙鼎(均為宋朝宰相)、李光和胡銓(均為宋朝的大學士)五位歷史名臣而建的,由於人們景仰先賢「五公」而得名。

蘇公祠位於五公祠左側,建築面積270平方米,始建於明萬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系後人為紀念被貶謫來瓊的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而建。祠內陳列有蘇東坡的詩詞、碑刻等珍貴文物。此外還有兩伏波祠,是為紀念西漢前伏波將軍路博德、東漢後伏波將軍馬援征討叛亂,平定海疆,將海南正式納入中國版圖而建,表彰了他們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的英雄業績。觀稼堂面積100.61平方米,學圃堂面積102.72平方米,洗心軒面積155平方米,都是五公祠的附屬建築。它們的出現和存在,同樣在述說著歷史、昭示著未來。解放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五公祠的修繕工作,1954年全面重修,1974年、1984年又兩度修整。1994年至1996年間,又撥專款1819萬元,在五公祠遊覽區內修建高三層、水泥鋼筋結構、琉璃瓦飛檐的園林仿古建築——五公祠陳列館。陳列館佔地面積2800平方米,建築面積4866平方米,內設大小展廳10個,以陳列五公史跡為主,同時陳列海南歷史人文薈萃。此後又修了九曲橋、花圃、綠地等一批配套設施,並疏浚了穿行其中的巴侖河,與隔河相望的「五公祠」遙相呼應,渾然天成,使五公祠遊覽區形成一個頗具規模的具有南國情調的人文景觀。這裡樓閣參差,疏密相間:亭廊宛轉,錯落有致:疊石假山,丘壑分明;泉井湖水,浣羨渺彌:樹木花卉,滄古洒洒,素有「瓊台勝境」、「瀛海人文」和「海南第一名勝」之譽。

海瑞墓,位於海口市西郊濱涯村,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瑞墓園始建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是皇帝派許子偉專程到海南監督修建的海瑞墓是為了紀念歷史上有名的清官海瑞而修建的,主要由石牌坊、海瑞墓、海瑞塑像、海瑞陳列館及相關建築構成,又被叫做海瑞紀念館或海瑞公園。海瑞墓後的部分是後期擴建的,有海瑞塑像、揚廉軒、清風閣、假山等建築。 海瑞是個封建官吏,但他一生廉潔,在任期間,大膽革除弊端,懲辦權奸,為民請命,平反冤獄,深得民心,但也得罪了不少權貴。海瑞死後財物幾乎沒有,但卻留下了「南包公」、「海青天」的美名。如今的海瑞墓只是個空墳,在十年動亂中,海瑞墓遭到破壞,其屍骨被焚燒。一直到1983年,才由政府籌資重建,以供後人祭祀與瞻仰。,當海瑞靈樞運至現墓地時,抬靈樞的繩子突然斷了,人們以為這是海瑞自選風水寶地,於是將其就地下葬。海瑞墓用花崗石砌成,高三米,圓頂,原墓前分別立著海安和海雄兩人石像。據說,海瑞無子,這兩人是跟隨海瑞多年的僕人。墓前有四米高的石碑。碑文由海瑞同鄉、海瑞墓督造許子偉撰。海瑞墓室後擴建了「揚廉軒」,其亭柱上掛有海瑞寫的兩副對聯,其一是「三生不改冰霜操,萬死常留社稷身」。軒前有海瑞塑像,軒後有「清風閣」,展示海瑞的生平事迹和陳列有關文物。整個墓園,綠草如茵,蔥鬱蒼翠的椰樹、松柏、綠竹四季常青。陵園內有海瑞文物陳列室,供人瞻仰。

陵園大門的青灰色石牌坊上橫刻「粵東正氣」4 個紅色大字。一條寬闊的麻石大道從牌坊下直通基地。甬道兩旁有石羊、石馬、石獅、石人,或站或坐或躺,栩栩如生。墓前一石龜 。海瑞墓歷代有重修。解放後,在1959年重修一次,1962年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6年11月,「四人幫」之一的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索,海瑞墓遭到破壞。歷史是不容篡改的,1983年海口市委、市人民政府籌集資金再次重修被毀的海瑞墓主墓,並增建了海瑞陳列室。1996年4月,海口市委、市人民政府在社會各界的強烈要求下,擴建了海瑞墓,增闢了海瑞紀念園。現海瑞墓規模宏大,布局嚴謹、風格獨特,是人們瞻仰古賢,欣賞文物的遊覽勝地。 後人祭祀如今的海瑞墓只是一座空墳。在十年動亂中,海瑞的屍骨被挖出, 先是遊街示眾,最後在海口市中心廣場被焚燒。1982年,當地政府重新 修建了海瑞墓園。每年陰曆2 月20日海瑞祭日,當地百姓都要到墓前來祭祀他。海瑞是個封建官吏,但他一生清正廉明,因而受到後人的尊敬和懷念。在墓園左側的小巷裡,有海瑞當年取水用井!還有寓意海瑞清風廉正、遠至四面八方的「八方亭」等。海瑞墓園,布局嚴謹,風格獨特,前面視野開闊,後面空曠幽靜,綠草如茵,椰樹、松柏和青竹蔥鬱蒼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脆弱的玫瑰 的精彩文章:

真想被你的熱愛撲倒在斯里蘭卡的古堡里 因為快樂與愛情一樣美好

TAG:脆弱的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