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這種野草用來補氣虛可賽人蔘,被人稱為「滋補強身之稀罕食品」

這種野草用來補氣虛可賽人蔘,被人稱為「滋補強身之稀罕食品」

在我國北方草原區的600 余種植物中,有一種用於補氣的植物,叫黃芪,在中藥上稱之為北芪,其補氣功能十分突出,有人稱「北芪賽人蔘」。這雖然有點誇張, 但它的藥用功能真的很好,尤其是內蒙黃芪,不僅是補氣專品,而且全身是寶,但由於人們多年的抗采而日漸稀少,因而也是保護植物。據說它的根可入葯,種子可驅蟲,這麼好的東西我們一起去看看它的用法吧?

黃芪,又稱北芪或北蓍,亦作黃耆或黃蓍,主要分布在中國北方地區的林緣、灌叢、林間草地、疏林下及草甸等處,是一種較名貴的中藥材,以根入葯。它是高40- 70 厘米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而長,圓柱形,誚帶木質,外皮灰黃色至深棕色,莖直立,上部分多技,單數羽狀複葉,植圓形,寬植圓形、寬卵形、矩圓形或矩圓狀倒卵形於技項部腋生,總花梗較葉長,有5- 20 朵花,黃色,較稀疏,花期7~8月,果期8~9月。

黃芪是百姓經常食用的純天然品,可能你沒聽說過早在清朝綉宮內,就有人稱其為「補氣諸葯之最」,在民間也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煎湯或用黃芪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因黃芪和人蔘均屬補氣良藥,而人蔘偏重於大補元氣,回陽救逆,常用於虛脫、休克等急症,效果較好,黃芪則以補虛為主,常用於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

或者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常服黃芪也可以讓經常性的感冒遠離你。黃芪食用也很方便,可泡水、煎湯,煎膏,浸酒,入菜肴等。如此有用的又平民的好東西怎麼使用呢?一般供我們食用的是成品黃芪,是在春秋兩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根頭,晒乾,切片,生用或蜜炙用,有補氣固表,托毒排膿,利尿,生肌的功效。

可也用於氣虛乏力、久瀉脫肛、自汗、水腫、子官脫垂、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瘡口久不癒合等。另外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內含而多種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因此還能用於預防某些傳染病的發生,因此無論從中醫治療,還是現代醫學觀察,黃芪均是一味好葯。所以,民間自古就有「冬令取黃芪配成滋補強身之食品」的習慣。

但是由於長期大量採挖,近年來野生黃芪的數量急劇減少,若不加強保護和人工繁殖,有趨於絕滅的危險。為此確定該植物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為了保護好野生資源應適當限制采刨,要采刨季節也應在種子成熟落地之後,嚴禁採挖幼株。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小編身邊就真的有人每天都用黃芪煎水裝在保溫杯堅持喝,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反正她皮膚又白又嫩超級好,如果你也想試試,小編專門請教了兩種簡單的喝法,分享給你們,如果你還有更好的用法,也歡迎留言區交流分享哦! 每天用黃芪5~10克左右,開水泡10~20分鐘後代茶飲用,可反覆沖泡。 ?每天用黃芪30克,枸杞子15克,水煎後服用,或水煎好後代茶飲用,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教室 的精彩文章:

綠豆「清熱解毒」,但是絕對別和它一起吃,別等進了「醫院」才後悔

TAG:健康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