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肺癌如何靶向治療?

肺癌如何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的治療方式(該位點可以是腫瘤細胞內部的一個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個基因片段)。

可設計相應的治療藥物,藥物進入體內會特異地選擇致癌位點來相結合發生作用,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療又被稱為「生物導彈」。

除了常規的手術、放療、化療、生物治療和中醫中藥治療外,針對腫瘤在器官組織、分子水平的靶點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靶向治療技術進行靶點治療。局部的病灶靶點可以用局部靶向消融治療、靶向放射治療、放射性粒子植入靶向內照射治療、高能聚焦超聲治療、血管內介入治療和局部藥物注射治療。分子靶向治療的靶點是針對腫瘤細胞的惡性表型分子,作用於促進腫瘤生長、存活的特異性細胞受體、信號傳導等通道,新生血管形成和細胞周期的調節,實現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或促進凋亡的抗腫瘤作用。與傳統細胞毒化療不同,腫瘤分子靶向治療具有特異性抗腫瘤作用,並且毒性明顯減少,開創了腫瘤化療的新領域。

晚期肺癌的基因檢測非常重要

在病理上確診肺癌,尤其在晚期肺癌的治療中非常非常重要,試問都沒從活檢病理確診的肺癌,談何治療。拍片子再像,血化驗CEA(癌胚抗原)再高,都不是確診肺癌的依據,唯一的確診標準就是從病理上發現了癌細胞,看見了成團的癌細胞。

不管付出多少努力、耗費多少時間、承擔多少風險,都要想方設法搞清楚肺癌的病理類型,是腺癌、鱗癌、大細胞癌、小細胞癌又或是混合癌,最常見的混合癌是腺鱗癌。搞清楚病理分型,是接受一切治療的基石,對於晚期肺癌來說,無診斷不治療,不診斷無治療,這是前提中的前提。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高,這裡提到的晚期肺癌,指的是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得治療有他自己的特殊性,這裡暫不做涉及。

知道了肺癌的病理類型還不夠,我們需要進一步搞明白肺癌是否存在驅動基因,也就是說要做一個基因檢測,目前「高大上」的檢測方法是NGS(二代測序),當然選擇何種檢測方法,這完全是病理科醫生的事,我們病人只需要明白,我們的肺癌需要做這樣的檢測。非小細胞肺癌中最常見的就是腺癌和鱗癌,診斷了肺腺癌肯定要做基因檢測,了解EGFR基因的突變狀態和ALK基因的融合狀態,目前針對EGFR突變和ALK融合分別有上市成熟的藥品,即所謂的靶向藥物治療。目前有50%以上的肺腺癌都可以檢測到已被人類認知到的驅動基因,所以晚期肺腺癌必須做了基因檢測再選擇治療方案。能夠發現鱗癌的驅動基因概率特別低,比如最常見的EGFR突變在鱗癌中的陽性率僅有2.7%,所以指南上也只是推薦鱗癌患者可以考慮(consider)基因檢測。保險起見,我們只要被診斷了晚期肺癌,都應該做一個全面的基因檢測。有的時候因為「沒錢看病」,我們在做的檢查檢測上確實也只能打一些折扣,在病人沒有全面檢查檢驗的時候,就籠統的給病人制定了治療方案,也屬於醫生的無奈之舉。在癌症的治療面前因為病人經濟水平不同而選擇的治療方案也會有所差異,這算是一種對生命的不公嗎?!也只能在這裡吐槽一下。深度吐槽:肺癌病人做全身PET/CT分期一萬多,自費;「高大上」的穿刺活檢和基本的病理診斷花費也在1萬上下;NGS基因檢測費用1萬多,自費;肺癌還沒開始治療,已經自費花去3萬多了,把這幾項都搞清楚,更是要花去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外地病人來北上廣看病,傷不起啊傷不起。

什麼樣的身體條件能承受化療或靶向治療?

靶向藥物治療肺癌的有效率均在70%以上,而化療僅有40%以上的有效率。靶向藥物適合於那些有突變的人群,副作用小,基本上都能耐受。化療呢,對於基因突變沒有選擇性,基本上診斷了肺癌就可以用,但因為化療副作用略大,有少部分人耐受性確實差,所以目前推薦PS評分在2分或以下的病人使用。

PS評分是體力狀況評分,反應腫瘤病人生存質量的。分為5級。

0分 活動能力完全正常,與起病前活動能力無任何差異。

1分 能自由走動及從事輕體力活動,包括一般家務或辦公室工作,但不能從事較重的體力活動。

2分 能自由走動及生活自理,但已喪失工作能力,日間不少於一半時間可以起床活動。

3分 生活僅能部分自理,日間一半以上時間卧床或坐輪椅。

4分 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5分 死亡。

PS介於0-2分的病人都是可以耐受化療的,所以以後不要向醫生傳達一個從未做過化療且「活蹦亂跳」的病人不能耐受化療的誤導信息,耐不耐受的了化療,不是我們想當然的決定,體力狀態好,都值得去試一試。

那麼靶向藥物治療什麼樣的人能耐受,4分及以下都能耐受,換句話說,只要還沒死,都可以嘗試服用靶向葯。

明確了病理類型和基因分型的晚期肺癌病人,該怎麼治?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癌症治療觀念正在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即由經驗科學向循證醫學、由細胞攻擊模式向靶向性治療模式轉變。應用靶向技術向腫瘤區域精確遞送藥物的「靶向治療」和利用腫瘤特異的信號傳導或特異代謝途徑控制的「靶點治療」是腫瘤研究的熱點。

根據靶向部位的不同,又可以將腫瘤靶向治療分為二大類,即腫瘤細胞靶向治療和腫瘤血管靶向治療。腫瘤細胞靶向治療是利用腫瘤細胞表面的特異性抗原或受體作為靶向,而腫瘤血管靶向治療則是利用腫瘤區域新生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表面的特異性抗原或受體起作用。雖然那些針對腫瘤細胞的單克隆抗體的靶向特性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局部腫瘤組織內的濃度,但由於這些大分子物質要到達腫瘤細胞靶區,仍然需要通過血管內皮細胞屏障,這一過程是相對緩慢的。而血管靶向藥物則有很大的優勢,在給葯後可以迅速高濃度地積聚在靶標部位。

在線諮詢有關靶向治療的相關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肺癌 的精彩文章:

一名媽媽從咳嗽變成肺癌晚期:疾病面前再也別僥倖!
黃勇老師漫談肺癌影像知識點

TAG: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