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丹 大漆之美 攝人心魄

張丹 大漆之美 攝人心魄

懂藝術的女人,更優雅。

張丹1980年生於成都,師從母親宋西平,為家族傳承人。宋西平是「宋氏漆藝」的創始人、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成都漆藝代表性傳承人。2015年11月,張丹榮獲「第三屆四川省民間藝術(漆器工藝)優秀傳承人」、「 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傳承人」 稱號。

如若有幸見到一次漆器,你一定會被它的溫潤雅澤、靈動優雅給折服,這並非誇張,古人就曾描繪,「工筆精刀摹美人,環姿燕色幻如真。晶瑩髹漆千層罩,月里嫦娥羨幾分。」

文|李子沫

圖|張丹提供

從新石器時代起,漆器就已經在中國產生,距今已有七千年了。歷經商周直至明清,漆器工藝不斷發展,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形成了中國四大漆器:福州脫胎漆器、揚州漆器、平遙推光漆器、成都漆器。其中成都漆器又因其歷史悠久、做工考究、光澤細潤、圖彩絢麗而著稱。

不過,詞語好像不能全然描繪漆器的美,除非你親眼見到,但漆器又並非街頭之物,所以不常見,因此漆器現在也處於一個尷尬的地位。不過,隨著越發多的年輕人開始走進博物館或觀看非遺紀錄片,對於手工之物也逐漸有了更多的認識,有了更多一觸即發的熱情。漆器,這種以往很難進入尋常百姓家的器物,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並且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命中注定

宋西平——張丹的母親,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成都漆藝代表性傳承人,是當之無愧的成都漆器製作的頂尖級人物和代表性人物。宋西平1972年進入成都漆器廠,師承成都漆藝大師陳春和老藝人,從事成都漆藝46年,其中,雕花填彩、雕錫絲光技法尤令人稱道。

代表作品有:「四季花鳥屏風」、「文君聽琴」、「蜀宮伎樂圖」、「雕漆隱花雙龍耳瓶」、「春色滿園大圓盤」、「雕錫絲光鳳紋方盒」、「雕錫絲光纏枝蓮紋瓶」等。

2005年,宋西平開了自己的工作室,雖然也有很多慕名而來的人想學漆器,也有自己的一些侄兒侄女來幫忙,但成都漆器從上灰、打磨到上漆,再到雕、嵌、描、繪、堆、貼,如果每一步都要學會至少要「五年方可出師」,工作辛苦、收入不高,很多人來了又走了。

宋西平感覺自己年紀越來越大,以前跟著一起學習漆器的侄兒侄女也因為種種原因,終止學習了。誰來繼承,誰來守護成都漆器工藝,她很焦慮。意識到母親的憂傷的時候,或者說非常深刻地認識到自己是宋西平的女兒的時候,張丹已經很成熟了。

大學學的是旅遊管理,畢業之後在北京一家著名的服裝品牌公司上班,薪酬和福利都還不錯,從董事長秘書做到企業文化的相關工作,也算是很穩定。從小就是乖乖女的張丹,想回來幫母親。但要做出如此重大的決定,相信任何人都會糾結、猶豫,張丹也是,思考了幾年之後,張丹在懷孕的時候,於2012年跟先生一起回到成都,開始幫母親打理漆器工作室。

雖然媽媽起初不太同意,覺得找到一份好工作並不容易,但張丹還是毅然決然地從零開始跟母親學漆器。除了單純學做漆器,張丹還要兼顧工作室線上線下的宣傳和維護。張丹笑著說,自己的白頭髮都多了很多了。雖然事情很多,有時候會很焦躁,但張丹覺得一點都不後悔,對於她來說,現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走得更遠,如何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而這種考慮又要比單純地幫別人打工的事情多很多,壓力也大很多。

80後的張丹,現在把漆器作為了自己現在乃至未來的選擇。正像她自己所說,這一切也許是冥冥中註定的,「我的名字是張丹,丹就是紅,紅色的漆,所以也就把自己製作的漆器叫做丹漆。」

器成,則有千年不腐之神奇

「成都漆器的製作成本高,製作周期長,工序繁複,從挑選木材、制漆、制漆胎、上灰、上漆、打磨、拋光等,一共有70多道甚至近百道工序,全手工製作,無法機器化替代,哪怕製作一顆漆珠,也得同樣工序同樣周期,所以,成都漆器回利很慢,一般人也都耐不住性子。

於是,有些人開始追求快速,一些添加了化學漆的假漆器充斥著漆器市場。」但成都宋西平漆藝,一直堅持「傳承天然古法,以居而用,為世而傳」,張丹也恪守這個準則,堅持使用大漆。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泛稱中國漆,為一種天然樹脂塗料。它是割開漆樹樹皮,從韌皮內流出的一種白色粘性乳液,這是一種經加工而製成的塗料,屬於純天然的產品。

「很多人對漆器不甚了解。因為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大家以為漆器是油漆的漆。比如,現在店鋪里,很多人一進來就會說這是油漆做的。有時候,你就得向他們解釋,告訴他們漆器是怎麼做的,而不是用化學漆、合成漆噴繪上去的。我們是純大漆,沒有任何刺鼻的味道,孕婦小孩都可以用,可以保存上千年。」張丹也透露,現在采割生漆的人大多都是老年人,現在年輕人很少做這個,生漆的價格也貴了很多。

在張丹眼裡,漆器藝人與蜀綉藝人不同,蜀綉藝人可以一邊聽著禪音一邊喝著茶工作,而做漆器的,一般都腰間圍著圍裙,不會穿太鮮艷的衣服,因為這就是個又臟又累的「力氣活」。「上灰就是賣力氣的,你需要端盆倒水,還有些雜活兒都是需要手勁的。做裝飾的時候,你得一直坐在那裡畫、雕,所以,通常我們會把雕和上灰兩個工藝交叉著做,這樣就可以緩解一下。」

除了頸椎病、肩周炎已是標配,還有做漆器特有的特徵,例如生漆過敏和指紋磨損。張丹對我們說,「絕大多數人沒有接觸過生漆。但接觸一段時間以後,你有可能會過敏。因為生漆裡面有一些分子,會讓你皮膚髮癢。但短時間接觸,不會。

像我們長時間做的,有一天就會爆發,有可能你摸哪兒,哪兒就會長疹子。像這幾天,我經常做灰,不小心摸到耳朵了,耳朵就會特別癢,但都是一點一點,不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另外,指紋也會磨損,因為打磨的時候,像是600、800、1000目的砂紙,基本是不能戴指套的。」

就像張丹所說,漆藝工藝雖然很看起來是個力氣活,但也需要一顆精細的心,因為你打磨的時候,有時候看不到的一些瑕疵,一上漆、一拋光,就會有凹凸不平的感覺,即使在裝飾的時候有些彌補,對於成品效果還是會有些影響。

對於這種情況,張丹說她們一般只能返工,重新徹底磨掉再來,但這樣時間成本又高了,所以現在每一道工序,她們都爭取做到最好。

「很多年輕人,來了又走,走了又來」

——GRACE對話張丹

GRACE:要完整掌握漆器這門技藝,大概要幾年?

「如果有這方面基礎的話,會快一點。沒有基礎的話,教起來會困難一些,但只要多做就會掌握。像我,學習了六年也沒有完全學完。因為還要忙其他事務,所以就沒有時時刻刻地坐在那裡學。但我在髹漆(漆工)方面,已經完全沒有問題,如若是髹飾(裝飾)的話,要弱一些,還需要繼續學習。如果要全部拿下來的話,每天研習,至少要三年吧。一年的話,要做一件簡單的東西是沒有問題的,但因為髹飾技法又分很多種,有雕的,有繪的,有機理紋的,甚至包括漆工也分很多種,所以想要透徹掌握,還是需要長期的積攢經驗。」

GRACE:如何區分大漆和化學漆?

「一是看顏色。紅色、黑色是大漆基本色,所以漆器也多是這兩種顏色,不過也有綠色、藍色、黃色等,但都比較偏暗。相反,那種比較艷麗、鮮亮的就不會是大漆,一般就是化學漆;二是辨味道。大漆是沒有味道的,化學漆有刺鼻味道;第三個是看光澤。化學漆剛噴出來很明亮,賊亮,大漆就會比較自然,溫潤,透水的感覺。化學漆無論你如何擦拭,它的光很死板,年頭久了漆面還會皸裂。而大漆,只會越擦越亮。還有,你可以嘗試燒一些開水,然後把漆器丟在開水裡面,漆面鼓包的,那就是化學漆。大漆耐高溫,不會有反應。」

GRACE:為什麼說「一方抵四圓」?

「這是收藏界的說法。因為方盒的話,你需要用手去打磨每一個邊角,包括上灰、上漆,這是很難的,所以方盒的價值比起圓盒也要高很多,更適合收藏。」

GRACE:漆器如何保養?

「漆器耐久,可以放上千年。如果你覺得哪裡有污跡,用手指蘸些植物油在漆面上來回擦就乾淨和光亮如新了。平時注意不要用尖銳的利器去劃它,也不要從高處去摔它。正常使用的話,只會留有正常使用的痕迹而已,是用不壞的。如果不小心摔壞了,也可以修復。像我們這裡,也有很多是從日本買的,拿過來修復的,當然也包括時下流行的金繕。」

GRACE:來學習的年輕人多嗎?

「很多年輕人,來了又走,走了又來。他們很多都是在淘寶、微信、微博上看到的,像我們現在工作室的,都越來越年輕。85後的美術老師,她是在淘寶上看到我們的,然後就過來拜訪並學習,她現在已經能夠很熟練地掌握一些漆器工藝了。還有90後的河北小夥子,他是學漆畫的,他也是在網路上看到宋老師的介紹和視頻,畢業之後過來的,現在已經學了差不多半年了。」

GRACE:對於工作室未來的規劃?

「雖然現在倍感壓力,但從來沒有後悔自己的選擇。對於未來,我希望我們能夠繼續堅守自己的工藝特色,在圖案設計上、器型設計上,要有所突破和改變,深入開發一些已有的漆器品類的款式,使得它再豐富和豐滿些,這樣,大眾可選擇的範圍才會多一些。同時,也要製作價格適中的漆器,就是想讓更多普通人也能用得起漆器,並且欣賞它的美。另外,也會考慮跨工藝形式的延展嘗試,譬如漆與竹、漆與綉、漆與銀等等,希望今年能夠出來第一款跨界作品吧。」

張丹&宋西平 漆器作品欣賞

▼春色滿園大圓盤

▼雕錫填彩纏枝蓮紋梅瓶

▼雕錫填彩鳳紋寶盝盒

▼朱紅雕錫絲光鳳紋寶盝盒

▼梅蘭竹菊茶碟

▼嵌銀牡丹團花漆碗

▼隱花菊花紋圓盒

▼貼金小杯碟(套)

▼嵌銀斗笠杯

本文來自《優雅GRACE》雜誌4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優雅雜誌 的精彩文章:

黃璐 讓所有人喜歡,那會太平庸

TAG:優雅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