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泰山頂上的亡國之君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春日早晨,一個七十二歲的老人,睜開了他那布滿血絲的眼睛,從徹夜難眠的焦慮和不安當中走了出來。他神色恍惚、步履蹣跚地邁上了那架前途未卜的馬車,邁上了一個太平天子從來沒有想像過的流亡生涯。
這個老人,或者說這個太平天子,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作為堂堂天子,他為什麼要跑?因為安祿山所率領的叛軍已經打到長安城來了。那他往哪裡跑?恐怕他的心裡也還沒有目的地,他知道的,只是一路向西南。因為只有那裡尚未暴露在戰爭的烽煙當中。
李隆基帶著為數不多的十幾個親眷和大臣,瘋了似的往西南方向跑。
當然,這一夥皇家旅行團,才剛剛走到馬嵬驛,就發生了分歧。分歧的原因,在於李隆基所帶領的那幫親信大臣,他們痛定思痛,覺得這個曾經風光無限、萬國來朝的國家之所以會落到這個地步,主要就是因為奸人當道,而這奸人,一是楊國忠,二則是楊玉環。於是,那些大臣們在馬嵬驛就反了水,逼迫李隆基誅殺這兩大奸人。在眾人的步步緊逼之下,李隆基為了保命,在哽咽了一下之後,揮了揮手,送別了這陪伴自己多年的二楊。同時,李隆基帶著幾個老婆繼續南下,一路跑到了成都,而此刻他的太子李亨,卻毅然北上,抗擊安祿山,並於不久後自立為唐肅宗,把遠在成都的老爹給「下崗」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李隆基感覺自己是真的老了。從長安城逃到馬嵬驛,再從馬嵬驛逃到成都,李隆基曾經所擁有的一切,都一樣樣離他遠去。他的大好河山、他的琴棋書畫、他的佳麗三千,他的一切,都被他的那個胖兒子安祿山給擊碎了。這個一度因為事業和愛情滋潤而變得容光煥發、神采奕奕的老人,現在是真的老了,不管是生理年齡,還是心理年齡。
此時此刻的李隆基,走在成都的街頭,也許所有的燈都熄滅了,可是並沒有人再挽著他的衣袖,似乎那個年代也沒有褲兜可以讓他把手揣進去,他所能做的,只有向著長安的方向,極目遠眺,而在他的眼裡,滿滿的都是自己曾經建立的那個開元盛世的樣子。
那是一個多麼多麼美好的年代。大詩人杜甫在《憶昔》詩中這樣描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杜甫這首詩,應該是古往今來對開元盛世最好的描述。用一些更專業的術語來講的話,李隆基的這個開元盛世,是一個「政局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力富強。水利疏通,道路通暢,倉庫充實,人口增加。吏法清明,糧帛豐富,行旅安全,軍力強大。物價低廉,商業興旺,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理想國度,相比於隋文帝的開皇之治甚至是李世民的貞觀之治,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當然,建立了這樣的不世之功,李隆基自然會志得意滿,泰山封禪也就成了一道不可缺少的程序。然而,這一次上了泰山之後,就成了李隆基執政生涯的分水嶺。這個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盛世之景的唐玄宗,開始陶醉在歌舞昇平的盛世迷夢當中,沉迷於有詩有酒有女人的生活,而且,他看上的還不是別的女人,偏偏是自己的兒媳婦,太子妃楊玉環,也就是在馬嵬驛被眾大臣逼殺的二楊之一。當然,情到深處的李隆基當然不會顧慮那麼多,時年五十六歲的他,還是毅然決然地迎娶了二十二歲的楊玉環。自此,長安城日夜大興土木,驪山宮、華清池、大液池,整個皇城都成了楊玉環的遊樂場,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她,是真真正在的讓六宮粉黛無顏色了。
當然,只是寵愛一個女人,還不至於讓李隆基敗得這麼慘,他更大的錯誤,在於寵壞了一個白眼狼「兒子」。坑他的這個「兒子」,可是個三百斤的大胖小子,當然,這不是他的親兒子,而是他和楊玉環一起收養的一個乾兒子,也就是前面說的那個率領叛軍兵臨城下的安祿山。李隆基對安祿山本來是很好的,不,應該說是非常好,安祿山本來也不是個說翻臉就翻臉的白眼狼,他只不過是喜歡耍點小脾氣,撒個嬌騙點糖吃,可是楊國忠等人成天在李隆基面前攛掇著說安祿山要造反,說得李隆基和安祿山心裡都在犯嘀咕,漸漸地,安祿山對朝廷的態度也開始發生轉變了,本來只想擺個迷魂陣的安祿山,這下算是徹底被「官逼民反」了。天天說老子造反,那就一句話,反他娘的。安祿山自范陽起兵,以所向披靡之勢席捲了兩京。
於是,再後面就出現了我們開始的時候講的那一幕,李隆基被打的一路向西,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萬世之君,就這麼差點成了一代亡國之君。當然,李隆基是幸運的,大唐沒有亡在他手上,他的兒子和一幫還算靠譜的大臣終究是扶大廈於即倒;不過,他也是不幸的,畢竟他一手造就的這個安史之亂活生生地將他好不容易建立的開元盛世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如果說人的一生是一本書,那麼李隆基無疑擁有非常華麗的封面和輝煌燦爛的正文,只可惜尾聲極其潦草,封底更是布滿了灰塵和污垢。
蘋果用戶任性讚賞通道
TAG:謙言Qian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