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聖」王羲之抄《道德經》,換肥鵝的目的是什麼?

「書聖」王羲之抄《道德經》,換肥鵝的目的是什麼?

東晉時代,曾出現過我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羲音xi),人們喜愛他寫的字,讚賞他的人品,把「書聖」這個美名贈送給他。王家在東晉是一個名門望族。王羲之的長輩都做過東晉的大官。富裕的家庭環境固然是王羲之成才的一個條件,虛心刻苦,堅持不懈才是王羲之成為「書聖」的根本原因。

王羲之從七歲起就跟著叔父練習寫字。他酷愛寫字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傳說他平時走路時也用手指在身上划來划去,時間一長,衣服上就有了裂縫和窟窿。他家的後院有個小池塘,王羲之練完字就到池塘去洗筆。當他寫的字受到大家讚美時,那池塘的水已變得烏黑了。除了刻苦練習,王羲之還善於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

少年時他學習三國時期著名書法家鍾繇(音yao)的楷書一個筆劃就要練好幾張紙。以後他又向女書法家衛夫人學楷書,同樣勤奮認真。青年時期他遊歷了許多名川大山,深入地研究晉朝以前有名書法家的書法。他廣泛吸收別人的優點,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的楷書很好,草書最佳。由於他才華出眾,加上伯父、叔父都是朝廷重臣,東晉皇帝委派他做過刺史,還讓他當過右軍將軍。

所以後人也稱他為王右軍。他不愛京城的繁華,一生中很多時間都住在風景秀麗的會槽。 公元353年春末夏初,王羲之邀約一批朋友到會稽物山明的蘭事舉行宴會。大家一面喝酒,一面寫詩公期會快眼完了的時候,大家一共寫了三十七首詩。有人建 又把它匯成集子,取名叫《蘭亭集>;並請王羲之寫一篇序。羲之高興地答應了。

他一邊磨墨,一邊思索,展紙握筆,揮筆寫下了千古傳誦的《蘭亭集序》。在這篇序里王羲之對如何度過短暫的一生,如何評價別人的一生,想出了獨到深刻的見解。由王羲之親筆書寫的《蘭亭集序),歷來被認為是我國書法藝術的瑰寶,可惜它已經失傳了。人們敬仰王羲之,喜歡他寫的字,並因此而編撰了許多有趣的故事。

據說有一次,一位老太婆抱著一捆自編的六角扇,到集市叫賣。這六角扇做工雖然牢實,但結構單一,形式呆板,更沒有什麼裝飾。老太婆在集市上喊了半天,喊得口乾舌燥、聲音都嘶啞了,一把也沒有賣出去。這時王羲之路過這裡,看到這情景很同情老太婆。他走上前去對老太婆說:「老媽媽,你的扇子上面沒有寫字作畫,大家怎麼會買呢。」老太婆看看這個態度和藹的陌生人,嘆了口氣,說:「我家沒人會寫字作畫呀!」

王羲之對老太婆說:「這樣吧,由我在你扇子上寫幾個字,可以嗎?」老太婆正擔心自己一家人起早貪黑編出的扇賣不出去,眼下有個好心人願意幫助自己,怎麼會不答應呢? 老太婆急忙點頭表示同意。王羲之就到街旁的店堂借來筆墨,挽起袖子,在老太婆第五擁六角廊,把把都被王羲之寫上了害可交期老太婆對滿頭大汗的王羲之不盡感激的話。離開的時候,王羲之對老太婆說:「等會你告訴那些來看扇子的人,說扇子上面的字是王右軍寫的。」

王羲之走後不久,有一個人走過來就拿起一把扇子仔細打量。老太婆就說:「那上面的字是王右軍寫的。」那人聽了老太的話,一下就買了五把扇子,高高興興走了。不一會,老太婆那一捆扇子,就被聞訊從四方趕來的人買光了。浙江紹興市有個題扇橋,傳說就是王羲之題扇 的地 方。 還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山陰地方有個道士。他非常喜歡王羲之寫的字,很想請王羲之給他抄-卷《道德經》。但他同王羲之不太熟悉,不大好意思開這個口。後來,他打聽到王羲之非常喜歡鵝,他心頭便有了個主意。 有一天,王羲之同幾個朋友乘舟遊玩,忽見下游一一處地方,有一群大白鵝在江面戲水。那群白鵝經過主人精心飼養,一個個長得羽毛潔白光潤,肌肉豐滿結實,長喙(音hui)鮮亮挺直。看著,看著,王羲之含著讚歎的神色呆住了。他決心要找到主人,將這群鵝全部買下。這時鵝的主人出現了一就是那個道士。他對王羲之說:「既然王公喜愛這群鵝,我也只好忍痛割愛。不過,我不要銀兩...." 「那你要什麼?」王羲之急切地問。 道士說「我別無所水,只想請王公替我抄一卷老子的《道德經》。」王羲之聽了這話,爽朗地笑了,然後說:「這好辦,我證想談讀《道德經》呢! 那我們就成交了吧。」王羲之抄了一卷《道德經》,換回來一群大肥鵝。有關王羲之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它的主題都是表現後人對這位技藝高超的書法家的無限仰慕與熱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汪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帶領36名將士,先後將西域五十多個國家都歸附了東漢

TAG:小汪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