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新華女記者,不辭勞苦到五台,深山採訪,神秘老人

新華女記者,不辭勞苦到五台,深山採訪,神秘老人

1、女記者採訪筆錄摘要

新華社女記者馬誌異與作者的對話記錄(提要) 2012年4月22日上午,新華社女記者馬誌異來五台縣溝南鄉作者家中採訪,下面是採訪問答的部分記錄。

馬問:

我們這次來面對面採訪的目的,一是想了解你身為農民,能堅守十二年如一日,鍥而不捨的寫成《五台山民間傳奇》的全過程;二是儘力做成視頻,讓更多的人直觀你寫書的精神和歷程。

王答:

新華社記者能遠道而來採訪一個普通農民,我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馬問:

我看到作者年事古稀,氣色很好,特別精神。首先想知道的是作者的簡歷?

王答:

我1945年1月出生於家鄉劉家莊,1962年7月初中畢業於五台一中,1966年7月入黨,七、八十年代常二度上講台出任名辦教師5年,教語文和歷史。終身酷愛寫作,曾在省地縣報刊發表各類文章一百五十多篇,共十五萬次。至今身為農民,以種地為生,經十二年業餘時光的付出,堅守寫成《五台山民間傳奇》一書,共二十餘萬次。

馬問:

寫作此書從何時起寫?

王答:

1999年冬作者有事在太原高新區暫住開始動筆,邊收集邊整理,修改成文,至今已經歷十二年寒暑苦樂。

馬問:

你怎麼想起要立志寫五台山傳奇故事?

王答:

當時想自己的同學同齡人同事都比自己有出息,都比自己對國家的貢獻大,他們吃皇糧領工資生活無憂。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從小至老沒有離開家鄉黃土地,難道就不能為國家貢獻嗎?當時年近花甲,向自己提出了挑戰,五台人寫五台,特別是身在五台山佛教聖地,留住佛教故事,也算著為國際貢獻。

馬問:

《五台山民間傳奇》對全書的主題,作者自己怎麼定位?

王答:

書中以傳奇故事直接表達廣闊佛教聖地的佛教文化的精深博大,展現佛法真諦;另以表達傳統文化與佛教有關的人文故事,反映五台山區人民的勤勞勇敢,吃苦耐勞追求幸福的淳樸風貌,從而給讀者以崇尚佛教、為善修德、堅持正義的感染,達到用佛堂教義教化人的目的。促進社會和諧和樂。

馬問:

書中有傳奇、故事、神話、傳說共多少篇多少萬字?分多少單元?

王答:

全書共九十篇文章,二十多萬字,其中包括直接傳到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兩篇散文和四篇遊記,其餘全部是故事。全書以故事主題分類,分成九個單元:

一、懲惡揚善

二、佛法人生

三、人物傳奇

四、善惡果報

五、聰明才智

六、愛在五台

七、風物神話

八、雙全傳奇

九、山的史話。

馬問:

漫長的十二年寫作此書,最使你難忘的艱辛是?

王答:

2009年7月29日我隻身去青山堖抄寫碑文,攀登中途迷路,誤入歧途,跌入深柴,進退兩難,索性秋陽高照,如果當時或遇大雨傾蓬或遇毒蛇猛獸,後果不堪設想。2007年初冬步行西雷村採訪,返回大王村已是萬家燈火而無處投宿,別說饑渴難耐??????2006年夏,本村與佛教有關的出土幢文被玉次賣醋人誑走,我乘車追至太原南宮,已無蹤影。又從太原乘車返回南茹村,直面玉次人,方知幢文在太原被西安人買走。這次往返奔波一路艱辛,無功而返。

馬問:

十二年一路走來家庭是支持還是反對?

王答:

可以說子女們不反對也不支持任你寫去。妻子持反對態度,顯難看的臉面,有一層因素可以理解,十二年寫來寫去,儘管付出,不見經濟收穫。所以我寫此書無固定的場所,在地頭在鬧市,在飯館角落,除了珍惜光陰的概念就是家中寫作受被動冷遇。

馬問:

假如此書一直不能出版問世你抱怎樣的心態?

王答:

一是再做修改力爭篇篇成為精品,二是在采精彩故事,豐富書中內容。以飽滿的熱情等待問世。

馬問:

寫成《五台山民間傳奇》你心中覺得最有成就感的是什麼?

王答

一、留住了五台山佛教故事,放落在民間的好故事再不會失傳。

二、發掘了五台山不為人知的佛教故事。

三、開掘了無人關注的好故事。

馬問:

你覺得出版此書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王答:

出版此書最大的困難是:如果出版六千冊需六萬元出版一萬冊需十萬元。作者年事古稀,收入是三畝土地的糧食,另外就是國家每月發給的養老金55元,所以現在無實力出版。

王隆和與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山西省佛教協會會長妙江大和尚

2、妙江大和尚為《五台山傳奇故事》作序:

五台農民王隆和歷經十多年的業餘時光,辛勤收集整理成《五台山民間傳奇》,我初閱後有以下粗淺感受。

書中的民間傳奇故事搜集於五台山環基五百里這個聞名世界的佛教聖地,故事所表達的主體內容和思想是雄渾壯闊的五台山區的佛教歷史文化和傳統歷史文化。且不說故事所表達的傳統文化反映五台山區人民的勤勞勇敢、堅強奮進、追求幸福和樂的淳樸情感。只說書中故事所表的佛教文化,展現出佛法真諦,不少故事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去選材和刻劃,讀後給讀者以崇尚佛教的影響,給讀者以為善修德、善行為旨、堅持正義、捨己為人、熱愛本土的感染,達到了用佛陀教義教化人的目的。例如:書中傳奇故事《陳公道》、《底襟相連》、《涸地舍水》、《舍山造林》、《二十吊錢的報應》、《報應江心》、《藏明和尚在高家莊》、《為孝子延壽》等故事即具代表性。

要說人文故事是佛教文化的一個分支,書中好多故事直接地或間接地道出了壯闊的五台山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作者與妙江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不僅寺廟多、佛塔多、僧人多、古迹多,而且有情有趣、與佛教有關的傳奇故事更多。但願天下廣大讀者以故事興趣領略五台山佛法宏深。普通農民王隆和,頑強堅持十多年如一日,自費採訪編寫成此書,很不容易,我被他執著的追求和為五台山奉獻的舉動所感動,遵囑以此寥寥數語為短序,願與眾多讀者共享。

妙江

2011年5月

3、千年法寶現五台 守護古剎十餘載

王隆和,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是古南台西明寺的義工

農民草根作家王隆和

1989年金秋之日,老人正在遊歷西明寺舊址,在古南台山腳下有一個「石頭柱子」突然出現,經過仔細辨別,這塊大型的石柱,原來是《五台山西明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經幢的建造時間為唐代大順元年,據今已有1128年的歷史,是文殊菩薩指點印度尊者佛陀波利取到五台山的法寶,五台山西明寺,這座一千多年的寺院,清末戰亂遭到破壞,五台山超過一千年的法寶屈指可數,這塊《法寶》的突然出現,或許就是文殊菩薩的化現,或許是文殊菩薩點化老人應該恢復這座千年古剎,於是,老人每天不顧年邁的身軀,在崎嶇的山上,修石階,整修古洞、餓了就啃一個饅頭,渴了就喝山上的涼水,累了就在石頭上睡一會,經過多年的辛勤勞作,在十方信眾的支持鼓勵下,文殊洞、金剛洞、禪堂、寮房等一一恢復建成......

老人十餘載如一日,以寺為家,期待文殊大殿早日建成,度化更多的眾生。

前來朝聖的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大陸的信眾,每每與老人道別之後,稱老人就是他們五台山遇到的「文殊老人」。

1128年前的法寶(大順元年)

五台山西明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經幢

王隆和老人在五台山最早的古迹公元前190年《漢文帝靡馬座》

王隆和老人在寺院勞動

午休時間

中午吃乾糧

4、野蜂菩薩落西明 文殊大士賜眾生

2015年農曆七月二十二日,文殊洞修繕完工之日,在西明寺天然石佛「文殊老人」前,突然遮空蔽日,嗡嗡作響,老人抬頭仰望,只見上萬隻野生蜜蜂飛舞盤旋,十餘分鐘後,蜜蜂們彷彿在興高采烈地隨喜文殊洞的圓滿恢復,短暫的「慶祝」之後,落在「文殊老人」坐下,集結成一個籃球大小的球狀蜜蜂團,第二天,老人看到蜂團依然停留在「文殊老人」坐下,不願離去,蜜蜂團隨時有被風雨侵襲的可能。

老人慈悲,於是下山背來蜂箱等用具,成功將這群文殊菩薩賜予的野蜂導入蜂箱,給「野蜂菩薩們」安住一個安全完美的「家」。

當時的一群野生蜜蜂,如今成8群,老人經過小心謹慎的操作,保證不損傷每一隻幼蜂的前提下,收取了一些野生蜂蜜。

據老人說,五台山的這種本地野生蜜蜂,適合零散的花源採集,無需像國外引進的「意蜂」那樣,不停地搬家追花奪蜜。適應定地採集古南台山頂環保、綠色、潔凈的野花花源。

文殊石佛下面的野生蜜蜂

老人在精心護理野生蜂群

野生蜂蜜來自古南台頂清潔的野花

5、老人的心愿

老人古稀之年,壯心未老,他的心愿概括為三個:

第一,希望早日和大家一起將文殊大殿等寺院主體恢復。以便更多的人能聽聞正法,也希望有高僧大德能入住這裡弘法利生。

第二,早日出版《五台山民間傳奇故事》一書,第一版大約需要書款11萬元,2017年浙江一位女施主捐助5萬元,還有6萬元的缺口就可以出版面世,早日利益大眾。

第三,「文殊老人」賜給的古南台頂野生蜂蜜,老人願意結緣給即將考試的學子門、老人、危急病人......

希望學子們開啟智慧、金榜題名,成為國家棟樑,利益眾生。

希望天下老人們,晚年幸福,家庭和睦,兒女孝順,身體健康,好好念佛,往生極樂。

希望危急病人度過難關、早日康復、早聞正法。

6、老人聯繫方法:

王隆和老人:

老人沒有微信,持五台話,直接到五台山面見老人,助建寺院、助印《五台山傳奇故事》一書、結緣古南台頂野生蜂蜜,可以直接電話聯繫老人。

現在郵寄野生蜂蜜、通過電話、網路,若與老人溝通不便,可以由梁居士代轉。

梁居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雨 的精彩文章:

真正「唐僧」是另一幅模樣,四句話最戳心
何為佛教中的內外供養

TAG:法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