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文物精品展示——牛角梳
◆◆◆
武威文化遺產資源豐厚,全市現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1029處,漢、明長城629公里,國有收藏單位收藏各類文物51710件,是全省文物大市。為提高博物館藏品社會教育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推進文化遺產「活起來」,讓人民群眾更多的了解、關注我市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從3月26日起,「武威文化」公眾號將每天推出一件武威文物精品進行展示。
(牛角梳)
牛角梳
梳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掘出土文物證實,我國早在商周時期已經使用骨制和銅製的梳子。戰國時期由於漆器手工業的發達,流行彩繪髹漆木製的梳子。到了唐代,出現了有金、銀、玉、翠、象牙等製作的梳子。這時的梳子不僅僅是梳理頭髮的實用器具,而且也是當時婦女打扮裝飾用的髮飾。在唐詩中就有「滿頭行小梳,當面施圓靨」,「舞處春風吹落地,歸來別賜一頭梳」。形象地描述了唐代婦女用梳子作髮飾的情景。同時這一時期在梳子上雕鏤或鑲嵌有龍鳳、花鳥、人物等各種圖案。1980年在武威市城南15公里的南營鄉青嘴灣,在一座唐代吐谷渾慕容氏王族五原公燕王慕容曦皓之妻、武氏夫人墓中,出土了一件唐代開元年間下葬的梳子。此梳質地為牛角。在梳背的兩側面鑲嵌螺鈿綠松石,其圖案精美,色彩絢麗華貴,五光十色,光彩奪目,反映了盛唐時期鑲嵌製作水平的高超技藝。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牛角梳,長10厘米,寬5.5厘米,梳齒細而密。梳背兩面採用鑲嵌工藝。用螺鈿鑲嵌石榴、桃子、梅花、靈芝等八寶圖案,富麗、絢爛,精美絕倫;花朵的蔓莖用貝殼片鑲嵌,線條精細、柔美、流利;舒展在蔓枝中的花葉又用綠松石鑲嵌,顯得翠綠,給人以真實感。用貝殼片鑲嵌的三隻蝴蝶,飛舞花朵和果實之間,給人以動感;最周邊用綠松石和貝殼交替鑲嵌半圈連珠紋,紋飾錯落有致,顯得疏密勻稱。整個構圖結構嚴謹,色彩斑斕,有靜有動,給人以真實自然之感,表現了盛唐時期高超的鑲嵌工藝。
螺鈿又名「螺甸」、「螺填」、「鈿嵌」、「陷蚌」等,是利用蚌殼薄片製成人物、花草、鳥獸等形象,鑲嵌於器物上的一種裝飾工藝,硬螺鈿使用的鈿片,是由質地較厚實,色彩單一,不很鮮艷的老蚌、玉珧、硨磲等的貝殼製作,常用的鈿片厚在05—2厘米之間,硬螺鈿又稱厚片螺鈿,軟螺鈿則採用虹彩濃艷的鮑魚殼製作,具有美麗動人的珍珠光澤,在受到光線照射時,更是五彩紛呈,閃爍變幻,絢麗多彩。這件牛角梳鑲嵌的螺鈿,具有軟螺鈿鑲嵌的特點。
螺鈿鑲嵌器物裝飾圖案,即是中國傳統的鑲嵌工藝,又是髹漆工藝的裝飾手段。它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殷商時代,當時已出現了在漆器上粘貼金箔和鑲嵌松石的做法。唐代螺鈿技術技法極為盛行,並開螺鈿技術運用於鑄鏡的先河。1955年在河南洛陽市澗西出土的一面唐代銅鏡,正面光素平滑,可以照人;背面裝飾是用螺鈿鑲嵌的飲樂圖。有人物、樹木、花鳥、明月,構圖滿地落花紛紛,一派鳥語花香、樂聲悠揚、詳和溫馨的氣氛。圖案以載片螺鈿平復鑲嵌,生動逼真,充滿生活氣息。到唐玄宗時期,螺鈿鑲嵌技藝達到了極高的水平。武威唐墓出土的這件牛角梳子來源於皇室,並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埋葬的墓中出土,再現了這一時期高超的螺鈿工藝水平。它嫻熟地運用了軟螺鈿虹彩濃艷的魚殼鑲嵌,又與綠松石搭配,使其光彩瑩潤,絢爛異常,達到極高地藝術效果,是一件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觀賞價值的精美作品。牛角梳現藏武威市博物館。
往期精彩
TAG:武威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