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玉米最有用的部分丟掉,難怪營養吸收不了!這才是最值錢的吃法!
【大臉說】中醫認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經、腎經、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健脾滲濕、平肝利膽的功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開胃的功效。《本草綱目》認為其「調中開胃」,《本草推陳》則稱其為「健胃劑」。所以胃口不好的人,比如老年人、兒童、久病在床的人,平時適合多吃點玉米。
玉米種類比較多,不同顏色、不同口感的玉米所含的營養成分也不同。
不同玉米的特殊功效
黃色玉米含有葉黃素和玉米黃質,有助於保護眼健康;紫色玉米富含花青素,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更強;黑色玉米中的黑色素、氨基酸、硒元素等含量遠高於普通玉米,營養成分更高。
甜玉米: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2倍,硒含量高8-10倍,氨基酸含量也高於普通玉米。但其含糖量高,不適宜高血糖患者;
糯玉米:蛋白質含量比較高,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1等,其中支鏈澱粉含量非常高,也不適合糖尿病病人食用;
老玉米:中粗纖維含量較高,可溶性糖含量低,對於減肥人群、糖尿病人群是非常好的選擇。
丟錯了的「玉米之寶」
玉米的功效如此之多,大多數的人都以食用玉米粒為主,但在營養學家眼裡,其有效成分遠不止這些。
玉米水:預防癌症
亞硝胺是一種強致癌物,而玉米黃酮可以降低它對人體細胞的傷害,輔助預防胃癌,但玉米黃酮在玉米粒上的含量比較少,主要在玉米水中。
煮玉米時,剝去玉米外層皮,留下玉米內層皮及玉米須,洗凈後放入鍋中烹煮,可以最大限度的獲取玉米黃酮。煮熟後,可吃玉米,喝玉米水。
2、玉米須:去水腫、調慢病
很多人吃玉米,都把玉米須丟掉不要。但其實,玉米須是一劑良藥。中醫認為,玉米須味甘、淡,性平,具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等功效。可用於水腫、小便不利、黃疸、膽囊炎、膽結石、高血壓病、糖尿病、乳汁不通、慢性腎炎等多種病症。
怎麼用呢?一般泡水喝就可以了:取玉米須50克,先用清水沖洗兩遍,然後放入杯中,沖入沸水,再蓋上蓋,悶幾分鐘,當茶飲。又或者煎取濃汁,早晚兩次溫服。
除了這些最基礎的做法之外,你也可以往裡面添加諸如冬瓜、排骨等食材煲湯喝,對身體也有很好的效果。
「龍鬚」的多種奇特功效
玉米須燉豬胰
用玉米須燉豬胰,玉米須燉豬胰,是出自《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的食療方。取玉米須30克洗凈,豬胰150克洗凈切塊,兩味同用水煮40分鐘,加入適量調味料,取湯飲服,1日分2次飲完,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豬胰味甘性平,清肺胃虛熱,搭配玉米須,可用於治肺痿咳嗽、消渴(糖尿病)等症的調理。
玉米須茶
將玉米須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取汁飲用。
功效:泄熱通淋、平肝利膽,可用來治療膽結石,膽囊炎,糖尿病。
玉米須薺菜湯
鮮玉米須、薺菜花、白茅根,將上述三味葯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取汁飲用。
功效:養陰清熱、涼血利水,可用於治療陰虛的尿血兼有水腫患者。
玉米須煮雞蛋
將玉米須和雞蛋分別洗凈,加水同煮,蛋熟後去皮,復煮片刻,吃蛋喝湯。
功效:平肝清熱、利尿祛濕,可用於治療肝鬱氣滯型前列腺增生患者。
茵陳玉米須茶
玉米須30克,茵陳、蒲公英各15克,將上述三葯放入鍋內,小火煎煮一個小時,取汁飲用。
功效:清熱利濕,利膽退黃。本方以玉米須、茵陳、蒲公英清熱利濕,解毒利膽退黃。方中玉米須甘平、無毒,有利膽、利尿、止血、降壓的作用。茵陳為利濕退黃要葯,蒲公英清熱解毒,三葯相合,相得益彰。
玉米須的食用禁忌
玉米須無毒,正常人均可以食用,但是因為其有明顯的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因此患有低血壓、低血糖、低血脂的患者不宜服用。
【尾記】 關於大臉君
大臉君,權威健康營養師,實用不啰嗦的養生資訊,10萬達人的健康選擇。如果您有健康養生方面的疑問,歡迎留言,大臉君會為您撰寫文章解答疑問!
※荸薺與紅糖一起煮太神奇了,解決了所有家庭的煩惱,生吃太可惜了!
※腳氣是濕不是病!紫蘇葉泡腳,茯苓湯內補,排出濕毒腳氣再不複發
TAG:大臉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