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為何懷念情景喜劇的黃金時代

我們為何懷念情景喜劇的黃金時代

文丨劉佳璇

從「葛優躺」開始,互聯網上出現了大批以經典國產喜劇場景截圖為藍本的表情包。《我愛我家》里的紀春生和爺爺傅明、《武林外傳》里的佟湘玉和白展堂、《家有兒女》里的劉星……他們「無一倖免」,成為了年輕人互聯網交流時的「表情包寵兒」。

如今,不少年輕人都將經典國產情景喜劇重拾起來,作為自己的「下飯伴侶」。去年,《我愛我家》演員在綜藝節目上重聚,更是引起了網友的熱議與追懷。

微博上搞笑段子層出不窮,電視綜藝上明星們拚命逗貧,今天,我們並不缺乏幽默的調劑,為什麼還會去懷念情景喜劇帶來的歡樂?

「陪伴成長」的二次效應

「80後」「90後」對國產情景喜劇難以忘懷,一個重要原因是懷舊。

在「80後」「90後」由童稚走向成年的時候,正是國產情景喜劇產量最為豐富的年代。1993年,英達執導的《我愛我家》播出,情景喜劇開始在中國紮根生長。此後,《閑人馬大姐》《東北一家人》《家有兒女》《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傳》等國產情景喜劇接連熱播。

由於播出後收視率高,《我愛我家》《武林外傳》等作品反覆在電視上播放,成為了「80後」「90後」的暑期伴侶——在無所事事的暑假,一邊吃零食一邊在電視機前看著同福客棧中的故事,已經成為一種難以磨滅的回憶。

在移動互聯網興起、互聯網文化產品大量產生之前,解壓性的文化產品並不像如今這樣多得令人眼花繚亂,輕鬆幽默、老少咸宜的國產情景喜劇,便發揮了一種難以替代的 「陪伴成長」的功能。

互聯網興起之後,當初在國產情景喜劇陪伴下成長起來的觀眾,已經變為互聯網上的資深網友。在視頻網站嗶哩嗶哩上,有大量點擊量極高的國產情景喜劇片段剪輯,而在微博微信上,則出現了國產情景喜劇表情包的「量產」。

這些現象,正是「陪伴成長」功能在網友的懷舊情懷下所發揮出的二次效應,是共同的影視記憶在互聯網中的復活與狂歡。

抓住痛點,笑點才經久不衰

如今最被人津津樂道的國產情景喜劇,要數《我愛我家》和《武林外傳》,以這兩部作品的劇作本身為例,可以窺得經典國產情景喜劇為何讓人反覆回味。

《我愛我家》是國產情景喜劇開山之作,在這部劇中,以梁左為核心的編劇團隊利用家庭場景展開了一幅上世紀90年代市民階層的「浮世繪」。離退休老幹部、中年知識分子、遊手好閒的「高幹子弟」、進城務工的小保姆等不同的人物形象,聚集在「我家」之中,面對急劇的社會變革,他們有各自的應對方式,在「家」的情感凝聚下又能和而不同。

雖然距離《我愛我家》首播已經25年,但是這部劇集對社會變革中種種現象的戲劇化反映和喜劇式反思,卻並不過時。

而《武林外傳》則誕生在互聯網文化漸漸勃興的2006年,與《我愛我家》等「英氏喜劇」不同,它更貼合當時網民的審美趣味,將武俠經典中的江湖進行了解構。

《武林外傳》中的江湖,滿足了剛步入職場的「80後」們對社會的想像,劇集對於江湖人際關係的解讀,也表達了他們對夥伴的嚮往:主角們能夠相互扶持,完成共同成長,即使沒成為「大俠」,也有自己的生活坐標。

上述經典的國產情景喜劇能讓人反覆回味,是因為它們抓住了時代的某些痛點,平衡了喜劇性和教育性,讓其中的笑點得以經久不衰。反觀如今的喜劇類綜藝和互聯網搞笑視頻,更多體現出碎片化的特點,有喜劇的形式,卻少見《我愛我家》《武林外傳》中尖銳的諷刺、嚴肅的反思和人文關懷。

「傳奇」難以「江湖再見」

人們懷念國產情景喜劇的原因,還在於那些經典已經難以復刻。

自2014年《愛情公寓》第四部播出後,國產情景喜劇在熒屏上沉寂下來,再沒有出現有所反響的作品。

國產情景喜劇確實擁有過一個產量豐富、佳作頻現的黃金時代,為何在影視文化產業日益繁榮的今天,這個曾經輝煌的影視類型卻萎靡不振了呢?

有業內人士認為,一個不能忽視的外部原因是,互聯網文化興起後,能夠替代情景喜劇為人們疏解壓力的文化產品更多,觀眾更挑剔,情景喜劇的市場需求已經殆盡。

從內部的生產鏈條上來看,國產情景喜劇則面臨創作難度高、回收成本難的困境。

相比於喜劇類綜藝,情景喜劇的開發和製作周期漫長;相比於IP劇、喜劇電影等其他影視類型,情景喜劇收益少、資金迴流慢,投資方難以對其產生興趣。

在這樣的情況下,本就有限的喜劇編劇和演員,很難有參與情景喜劇的意願,多年沒有收視佳作,更讓播出平台沒有收購情景喜劇的信心。這樣一個糟糕的循環,造成了國產情景喜劇的「絕種」。

即使是《愛情公寓》這部最後的熱播之作,也因為抄襲問題備受質疑,國產情景喜劇的創作力在當時已嚴重萎縮。

英達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如今情景喜劇根本請不起名演員,也難以尋找到梁左這樣的喜劇創作大師。《我愛我家》演員以北京人藝演員為重要班底,由於是現場演出,演員要進行反覆討論和排練;編劇團隊在劇組中具有核心地位,酬勞高於演員片酬——這樣的創作場景,如今已經很難想像。

2017年《我愛我家》劇組在某綜藝節目上重聚後,網友們紛紛轉發消息,感慨萬分,豆瓣網友「格格巫種棉花」發布了一篇懷念文章說道:「人們談論最多的是重聚,其實如今的種種『不能』,世態炎涼,才更是真實。」

人們懷念國產情景喜劇的黃金時代,更多懷念的是那樣一種純粹、質樸的創作所帶來的「嚼頭」,以及當時創作者的藝術創作追求。

作為一種舶來的影視類型,情景喜劇的落寞也許證明,它在如今的中國市場上終究迎來了一場遲到的「水土不服」。或許,未來的國產情景喜劇也難以在激烈的競爭中鹹魚翻身。

真正值得關心的是,那個黃金時代里真誠的創作傳統,是否還會延續呢?

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總監製:金風

監製:劉新宇 、顧佳贇

編輯:張靜、萬宏蕾

實習生:姜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瞭望東方周刊 的精彩文章:

到了總結的時候:「清流」為何井噴
關於區塊鏈,法律怎麼說

TAG:瞭望東方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