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崖山啊崖山?華夏民族的浩劫

崖山啊崖山?華夏民族的浩劫

原標題:崖山啊崖山?華夏民族的浩劫


崖山海戰 ,又稱崖門戰役、崖門之役、崖山之戰、宋元崖門海戰


崖山海戰 ,又稱崖門戰役、崖門之役、崖山之戰、宋元崖門海戰 等,是1279年(南宋祥興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軍隊與蒙古軍隊在崖山進行的大規模海戰,也是古代中國少見的大海戰。


崖山位於今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0公里的崖門鎮,銀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漲退的出入口。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兩山之脈向南延伸入海,如門束住水口,就像一半開掩的門,故又名崖門。


崖山海戰直接關係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間的決戰。戰爭的最後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南宋滅國時,陸秀夫背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


此次戰役之後,趙宋皇朝的隕落, 同時也意味著南宋殘餘勢力的徹底滅亡,蒙元最終統一整個中國。 中國第一次整體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南宋的滅亡標誌著中國古典時代的終結,部分人認為這場海戰標誌著古典意義華夏文明的衰敗與隕落,有「崖山之後無中華」這一說法。



崖山海戰使得一脈相承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由此產生斷層,其影響深遠延續至今。[7] 之後明清的文明形態跟之前大不相同。宋朝的滅亡讓中國從農業帝國向商業社會轉型的一次嘗試化為泡影。正是因為宋朝嘗試放棄集權農業帝國的形態,所以才會在軍事上持續弱勢。在冷兵器時代的東亞季風區,集權農業帝國或許是文明延續的最優選擇。



宋元戰爭,1271年之前又叫宋蒙戰爭,是大蒙古國(1271年改國號元)對南宋的戰爭,從第一次1235年-1241年和第二次1253年-1259年,到第三次1267年-1279年。與蒙滅西夏之戰和蒙金戰爭不同之處就是蒙古對南宋戰爭曾因中間內亂與南宋時戰時和,而蒙古騎兵也並沒有像對西夏一樣在南宋長江淮河邊疆一帶進行不斷地洗劫或襲掠。不過傳統上,仍認為宋元戰爭是蒙古帝國對一個政權最持久的戰爭。最後元世祖忽必烈滅亡南宋,統一中國。



過程。


1271年元朝建立,次年分水陸兩路南下攻打南宋。


元軍在襄樊之戰大破宋軍以後,直逼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德祐二年(1276年)宋朝朝廷求和不成,於是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

宋度宗的楊淑妃在國舅楊亮節的護衛下,帶著自己的兒子即宋朝二王(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出逃,在金華與大臣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文天祥等會合。接著進封趙昰為天下兵馬都元帥,趙昺為副元帥。元軍統帥伯顏繼續對二王窮追不捨,於是二王只好逃到福州。不久,剛滿7歲的趙昰登基做皇帝,是為宋端宗,改元『景炎』,尊生母、宋度宗的楊淑妃為楊太后,加封弟弟趙昺為衛王,張世傑為大將,陸秀夫為簽書樞密院事,陳宜中為丞相,文天祥為少保、信國公並組織抗元工作。[9]


趙昰做皇帝以後,元朝加緊滅宋步伐。


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福州淪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奔泉州。張世傑要求借船,卻遭到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壽庚拒絕,隨即早有異心的蒲耿壽庚投降元朝。張世傑搶奪船隻出海﹐南宋流亡朝廷只好去廣東。宋端宗準備逃到雷州,不料遇到颱風,帝舟傾覆,宋端宗差點溺死並因此得病。左丞相陳宜中建議帶宋端宗到占城(今越南南部),並自己前往占城,但後來二王數次召其回來都不返;最後逃到暹羅(今泰國),死在那裡。


宋端宗因落水染病,不久崩逝,由弟弟7歲的衛王趙昺登基,年號祥興。趙昺登基以後,左丞相陸秀夫和太傅(太子的老師)張世傑護衛著趙昺逃到崖山山,在當地成立據點,準備繼續抗元。不久﹐在現時廣東和江西二省抗元的文天祥得不到流亡朝廷的支援,被張弘范部將王惟義在海豐縣的五坡嶺生擒,在陸地的抗元勢力覆滅。


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降元之將張弘范率元軍攻至崖門,元軍浩浩蕩蕩陸續抵達崖山,對南宋形成三面包圍之勢。



祥興二年(1279年)二月六日癸未,張弘范預備猛攻,元軍中有建議先用火炮,弘范認為火炮打亂宋軍的一字陣型,令其容易撤退。祥興二年(1279年)三月十九日,崖山海戰結束,大宋王朝宣告滅亡。趙昺bing的船在軍隊中間,四十三歲的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背著八歲的趙昺投海,隨行十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



此戰,歷時12年,由於忽必烈攻宋方略正確,善擇伯顏等良將,注重發展水軍和大力實行招降安撫政策,形成了軍事、政治優勢,致宋軍於被動挨打境地,終於滅亡南宋,統一中國,在中國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南宋則因政治腐敗,治國、治軍方針迂腐,奸相當權,排斥異己,任用庸才,賞罰失律,致使朝野上下,離心離德,招致敗亡。


趙禥(1240年-1274年8月12日),即宋度宗(1264年—1274年在位),南宋第六位皇帝,宋理宗趙昀之侄,榮王趙與芮之子,初名孟啟,又名孜、長源。

因宋理宗無子,趙禥被收為養子,先後被封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1] 景定元年(1260年),被立為太子。景定五年(1264年)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咸淳」。即位時,金國已經滅亡多年,而北方蒙元的軍隊大舉南下,國難當頭之際,他卻把軍國大權交給賈似道執掌,使南宋偏安江南的錦繡江山處於暗無天日之中。


趙禥在位10年,咸淳十年(1274年)駕崩於臨安,終年35歲,謚號端文明武景孝皇帝,[2] 廟號度宗



宋端宗趙昰,楊淑妃所生。


趙昰(shì)是宋度宗的庶長子、宋恭帝的長兄,曾被封為建國公、吉王、益王等。宋恭帝德祐二年正月十八日(1276年2月4日),元軍攻克臨安時,5歲的宋恭帝和謝太皇太后相繼被俘。


就在臨安城投降前夜,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在駙馬都尉楊鎮、國舅楊亮節護送下潛出城外,逃往婺州(今浙江金華),後又至溫州,為趙宋王朝保留了一絲血脈。此後,張世傑、陸秀夫也陸續率殘部到溫州江心寺會合。謝太后曾號召天下兵馬赴臨安勤王,響應者寥寥,唯有張世傑慷慨赴會,舉朝震驚。張世傑是南宋末年主戰派的代表人物,都統卞彪降元後充當說客,張世傑大怒,令人將他舌頭割下,拖至巾子山磔殺


宋恭帝趙顯,全皇后所生。


度宗於咸淳十年(1274)七月去世,留下三個未成年的兒子:楊淑妃所生的趙昰7歲,全皇后所生的宋恭帝4歲,俞修容所生趙昺3歲。


謝太后召集群臣商議立帝,眾人以為楊淑妃所生趙昰年長當立,但賈似道和謝太后都主張立嫡子,於是宋恭帝被立為帝。恭帝此時年紀尚幼,因此由太皇太后謝氏垂簾聽政,但朝廷實權實際上仍掌握在宰相賈似道手中。在理宗和度宗統治時期,宋朝的滅亡已經不可逆轉,恭帝即位不滿二年,宋廷就投降了蒙古。宋室江山是太祖趙匡胤從後周孤兒寡母手中奪得,最後又失於孤兒寡母之手。後人寫詩譏諷道:


當日陳橋驛里時,欺他寡婦與孤兒。誰知三百餘年後,寡婦孤兒亦被欺。

二月初五,臨安皇城裡舉行了受降儀式,宋恭帝宣布正式退位。三月二日,伯顏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臨安。元世祖下達詔書,要伯顏送宋朝君臣速往大都朝見,趙同母親全氏和少數侍從離開臨安,踏上前往大都的路程。謝太后因有病在身,並未同行,但不久也在元軍的逼迫下啟程北上。至此,延續了近320年的趙宋王朝正式結束


宋恭帝出家學佛的地方是土番,即西藏。其後漢文史籍再也沒有了記錄,但在藏文材料中偶有蹤跡。宋恭帝十九歲到西藏喇嘛廟裡出家,得法號「合尊」,此後為了忘卻曾經傷心事,潛心學習藏文。元英宗至治三年,即公元1323年,宋恭帝才結束他作為喇嘛的生活,也結束了他47年的俘虜生活,這一年他54歲了。算下來,他在西藏定居了35年,其間再也沒有踏入中原和那思牽夢繞的江南故鄉



宋懷宗趙昺,俞修容所生。趙昺是南宋第九位皇帝,也是最後的皇帝,史稱宋末帝、宋帝昺、宋少帝、宋幼主或祥興帝。景炎三年(1278年)至祥興二年(1279年)在位,在位313天,卒年8歲。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開慶元年(1259年),補授承事郎 、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 ,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因草擬詔書有諷權相賈似道語,被罷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沿長江東下,文天祥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臨安。旋為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將援常州 ,因淮將張全見危不救而敗 ,退守餘杭。旋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赴元軍議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顏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歸。五月,在福州與張世傑、禮部侍郎陸秀夫、右丞相陳宜中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建策取海道北復江浙,為陳宜中所阻,遂赴南劍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范將其押赴厓山(今新會南),令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 [2]


後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於大都就義。 [2] 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後錄》、《正氣歌》等。


陸秀夫(公元1236年—公元1279年),字君實,一字宴翁,別號東江,楚州鹽城長建里(今江蘇省建湖縣建陽鎮)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與文天祥、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崖山海戰兵敗,背著衛王趙昺赴海而死,時年四十四歲。


張世傑(?—公元1279年),涿州范陽(今屬河北范陽)人。宋末抗元名將,民族英雄。太傅,樞密副使,封越國公。與陸秀夫、文天祥並稱「宋末三傑」。先後擁立南宋二帝,誓不降元,最終兵敗崖山海戰,因颶風毀船,溺死於平章山下


張弘范(1238—1280年),元初大將,張柔第九子,字仲疇,今保定市定興縣河內村人。[1] 曾參加襄陽之戰,後跟隨元帥伯顏南下攻打南宋,是忽必烈滅宋之戰的主要指揮者,曾擊敗南宋將領文天祥與張世傑,官居江東道宣慰使,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至元十七年(1280年)正月十日病死,時年四十三歲。元世祖贈予銀青榮祿大夫、平章政事,予謚武烈。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加贈推忠效節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齊國公,改謚忠武。元仁宗延祐五年(1319年),加贈「保大功臣」,加封淮陽王,予謚獻武。


我們知道「張弘范」這個名字,大多歸功於一個在民間流傳甚廣的段子,他使弟張弘正為前鋒,俘文天祥於廣州五坡嶺,次年崖山擊敗南宋張世傑大軍,在石壁上刻「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十二個字而還, [30] 後來,有個秀才,在他這七個大字前面又加了一個「宋」字,於是變成「宋張弘范滅宋於此」。春秋筆法,褒貶之意,不言自明。這樣一來,張弘范便是自取其辱。



「崖山之後無中國」是哪兒來的?


根據@Cavier 兄在這一答案下( 如何理解「崖山之後無中國」? ),以及本人的考證,這句話出自田中芳樹(田中大神,諸多空想歷史科幻小說以及《銀英》作者。)1997年的小說《海嘯》。日本懂中國、懂中國歷史的作家相當不少,執牛耳者有司馬遼太郎和陳舜臣(其實台灣人)兩位,在歷史方面,田中芳樹遠未夠班,即便曾是他的腦殘粉,我也只能這麼說:田中的史觀是唯物論、宿命論的,空想過於實際。所以在看他的作品時,戰爭場面固然精彩,但在戰略決策上的人物總是太戲劇化。簡單地說,田中的歷史小說,並算不上佳作。《海嘯》這部作品,在日本更是反應平淡。而從一個外國的小說家的一部不賣座的小說中摘出的這麼一句「崖山之後無中國」,竟然在我國被發揚得如此廣大,信者之眾之腦殘,恐怕要嚇到田中本人了。更有好事者,把這句話補了下半句:「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您以為這是過年貼春聯呢?橫批呢?「苟延殘喘」?2. 為什麼日本人會這麼寫?因為日本人有其可笑之處。宋朝之前,日本對中國的態度,向來是「天朝上國」。儘管在唐朝時日本人和中國/高麗聯軍打過一仗,但畢竟兩國沒有直接利益衝突,而且民間頗多貿易文化來往,使得日本一直與中國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然而宋被元滅後,元朝積極向東擴張。先滅了朝鮮半島的高麗,隨後帶了高麗的降兵開始征討日本。國內諸多謬傳是,元朝的遠征船隊悉數被「神風」吹翻,隨後日本人信仰神風並組織神風自殺攻擊隊云云,但這根本是故事會。元朝征日共有兩次,兩次都是登上了日本本土,並且頗多激戰。細節不表,上陸的元朝軍隊和高麗軍隊無功而返,除了深深地傷害了鎌倉幕府的心靈以外,也給日本民眾種下了恐懼,從此中國便是虎狼之國。轉機發生在明滅元之後,兩國又恢復了雙邊貿易。儘管先後有倭寇和中國海盜(所謂後期倭寇)的滋擾,但中日雙方的官方貿易仍維持了150年之久。日本又再次開始有來自明朝的文化不斷傳入,程朱理學也是這一時期傳入了日本。清滅明的時期,明朝有一儒學者,名朱舜水,本是布衣,投靠朱以海和鄭成功,投身反清鬥爭,後無落腳之處而流亡日本,被水戶黃門厚待,開始在日本傳授儒學。從此舜水置反清事業與不顧,在日本過得風生水起,儼然成為一代宗師。然此人在中國時學問並不見長,而其他流亡至日本的儒生,前前後後也不過30來人。但即便如此,這30幾名窮酸秀才的「儒學思想」,竟然被日本人尊為「華夏思想精髓」,並命名為「水戶學」,廣泛流傳於德川幕府。朱舜水因為其家園不復,曾在日本說出「夷狄所治者並非中國,日本才是我家鄉」這樣的話,不禁令人想起那位偉人說過的「此間樂,不思蜀也」。---------------------------------水戶學到了江戶幕府末期,已經影響頗廣。日本學者們提出的思想是:1. 儒學講究君臣之禮,而中國自隋唐起,各朝各代都是亂臣賊子作亂弒君,早已喪失了中華思想的品性。中國自隋唐起已不是中華。2. 清朝是夷狄之治,並非中華。3. 日本自神代開始,天皇代代相傳,君君臣臣,這才是真正的中華精神。4. 日本既然繼承了中華精神,就應當世代保持,成為萬世楷模。這些拿著雞毛當令箭的日本人真是認真得愚蠢。而就是在這種思想的支持下,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輿論,普遍認為清朝愚昧可欺,而日本方為上國。所以才有之後日本與清朝的諸多摩擦。而對華戰爭開始之後,日本的這一「中華」思想更是得到了實際的升華:成為了用「民族主義」分裂中國的工具:1. 日本支持孫中山等人的革命行動,不單對同盟會在日本的行動不加阻撓,更有很多日本人加入了孫中山發動的幾次反清起義,成為了反清運動中不可忽視的力量。而同時日本也與清政府保持著外交關係,不僅割走了台灣和澎湖列島,還積極向清政府提供財政支援,在中國建鐵路,加強經濟滲透,頗有兩面逢源的意思。2. 充分利用民族矛盾,挑起漢、蒙、滿各族矛盾。在辛亥革命勝利後,更是一面積極扶植北洋政府中的親日派,以抑制親俄派、保皇派、親歐派的行動,另一面準備讓滿族貴族勢力在吉林復辟,建立滿洲國。又是一手分裂圖謀,讓原本自己想侵佔的東三省,成為了名正言順的「獨立國家」。3. 煽動回族、維族地方武裝,使其與西北軍、共產黨反目,使日軍勢力可以輕鬆滲透進黃河以西的民族混居地區。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日本對自己有「中華思想正統繼承者」的認識,才在日本社會的輿論中,得到了大量的支持,讓對中國有野心的政客可以對中國虎視眈眈,甚至認為自己是在為中華思想正名。而我們現在卻反過頭來,承認當時的日本人說的是對的?==========================================================我認為判斷一個文明是否滅國了,應當以其代表性的文化是否滅亡為準繩。舉個幾個「文化滅亡」的例子:羅馬人在布匿戰爭中征服迦太基,在他們所有可耕種的土地上灑滿鹽,把所有的房屋燒毀,讓迦太基人學習羅馬文字。迦太基文明滅亡。阿茲台克人被西班牙人征服,城市被血洗,民族文字消失,所有阿茲台克後裔今天都在說西班牙語,用西班牙的名字。這是文明滅亡。蘇美爾人被巴比倫人所滅,城市僅存廢墟,居民下落不明,文字沒有人認得。這是文明滅亡。賽德克人被日本人強制同化,結束傳統生活方式,講日語,用日本文字。這是文明滅亡。而中國呢?元朝滅宋,來的是蒙古人。蒙古人官方文件使用漢字,官員任用漢人,文化更不用說:尊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採用程朱理學為主的科舉關漢卿、馬致遠等等元曲名家《西廂記》《竇娥冤》等故事,直至今日都深入民心。《三國演義》、《水滸傳》的成書時間,都是元末明初。蒙文轉化為八思巴文,並且大多用於對漢字注音。好吧,我們有太多的誤傳,說是元朝只用蒙文,漢人不許識字云云。來看看蒙古人給日本的國書,內容為《促日本投降》,諸位看看是漢字還是蒙古字:



關於國書,我理解也許並不準確。據我所知,各國的國書,都代表了一國之尊嚴,鮮有用他國文字書寫本國國書的例子,當然,那些沒有文字的國家除外。而使用了漢字漢語作為國書語言,並不是忽必烈為了「照顧」日本人看不懂-----事實上給日本人帶去個翻譯就夠了,宋朝降民中有很多與日本通商的商人-----而是真正地將漢字漢語作為一種官方語言在使用。至於漢語和蒙語,哪種地位高,這個不能想當然。如果你Baidu一下,你會發現絕大多數網頁都在說「因為蒙古人不懂漢語,所以官僚貴族用蒙語,普通老百姓用漢語。」我擦...根據北大這篇論文的考證:元朝詔敕制度研究 ,元朝最重要的兩類中央文件:聖旨 和 詔書,分別是用 蒙語 和 漢語 書寫的。聖旨用蒙語,內容基本是皇帝對某一官員某一機構的特別指示;而詔書則是詔告天下的 政策、訓誡,使用範圍更廣,由翰林院用漢文起草。所以你看到的所有元朝法典、外交文書、史官記載,都是漢字漢語。元朝並沒有強迫推廣漢人學習蒙語,反而是將很多漢籍譯為蒙文,供不懂漢文的蒙古官員學習。元朝一沒有剿滅漢語,二沒有禁用漢字,三沒有停止非蒙古人學習文化。所以這完全談不上文明滅亡。而從我們現在的生活來看,元朝誕生的種種文化,直至今日都在發揮著作用,早已成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所謂「崖山之後無中國」....列位自己覺得靠譜么?至於「明亡之後無華夏」,更是扯淡。按照我前面列出的幾個文明滅亡的例子,我們難道可以自認為是「華夏文明已經滅絕」的中國人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千文史彙編 的精彩文章:

TAG:大千文史彙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