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本給予了厚望的出雲級驅逐艦深陷醜聞?日本媒體都看不下去了!

日本給予了厚望的出雲級驅逐艦深陷醜聞?日本媒體都看不下去了!

加賀號航空母艦是舊日本帝國海軍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原始設計是戰列艦,作為「八八艦隊計劃」的一部分,1920年7月開工,由神戶川崎船廠建造。1921年11月17日下水。按照1922年簽訂的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加賀」號1922年停工,日本將停建的主力艦的「天城號」、「赤城號」改裝為航空母艦。1923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在船廠的「天城號」因龍骨被扭曲而報廢,日本遂將原定停建銷毀的艦體稍小的戰列艦「加賀」號接替「天城號」,改造為航空母艦。「加賀」號航空母艦的布局形式與赤城號相似,採用雙層機庫,且受英國皇家海軍暴怒號航空母艦的兩段式飛行甲板影響而採用3層飛行甲板的三段式構造。三段式的想法是將起飛、降落的空間隔開,最上層甲板作為降落用、第二層甲板作為戰鬥機等小級機種起飛用、最下層也是最長距離的甲板則作為轟炸機等重級機種起飛用,藉此提高出擊及回收效率。加賀號改造時將艙間簡化,以犧牲艦體損管控制的代價下獲得日本帝國海軍航艦中最大容量的艦載機搭載能力。

中途島海戰時加賀被美軍擊沉,繼日本的加賀號航母被擊沉之後,日本建造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也被命名為加賀號,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正在建造的大型直升機驅逐艦,亦為海上自衛隊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作戰艦艇。本級艦共兩艘,繼兩艘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之後,將取代兩艘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首艦於平成22年完成防衛預算下撥,因此首艦也稱之為22DDH,二號艦在2012年完成防衛預算下撥,也稱之為24DDH。首艦於2013年8月6日下水,依照日本古國而命名為出雲號。本級艦滿載排水量26000噸,除了艦體規模相前級日向級更為龐大外,還擁有的日向級所不具備的兩棲部隊運輸能力和海上補給能力,舷側設有兩棲部隊滾裝艙門,艦尾設有燃料縱向補給設施,多任務能力有較大提升。出雲級是日向級的放大改良版,仍沿用全通式飛行甲板、右舷艦島等類航空母艦布局,全艦長增至248米,飛行甲板寬38米,標準排水量達19500噸 (日向級為13950噸),可容納14架直升機(日向級為11架),同時起降操作五架直升機。

由於日本希望出雲級的預算能控制在只比日向級增加11%,但出雲級排水量卻比日向級增加40%左右,因此出雲級的作戰裝備經過簡化,以降低成本。相較於日向級,出雲級取消了MK-41垂直發射系與艦載的HOS-303 324mm短魚雷發射器;上層結構設置四個相控陣雷達天線,稱為OPS-50對空雷達系統,是FCS-3A的衍生型,只保留原本的主陣列,省略用來導控導彈的X波段照明陣列以及後端的零零式火控系統,主要擔負對空搜索/監視以及航空管制;相較於FCS-3改,OPS-50經過進一步改良,最大搜索距離增加到360公里以上。此外,出雲級另外增設日向級所沒有的車輛滾裝甲板,可容納陸上自衛隊3.5噸級卡車50輛,並可輸送400名部隊,艦上還可儲存3300噸的補給用燃油,能為三艘海自驅逐艦進行海上燃料補給(採用艦尾縱向補給)。 艦上編製470名官兵,並且另可搭載500名人員。有數據宣稱出雲級最多能容納4000人,但這個數字顯然只可能是非常狀況情況下以最大密度運輸平民 。

總體而言,出雲級本身的正規作戰裝備較日向級簡化,但增加了能有效支援國際維和與人道支援任務的設施,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支援登陸作戰的能力,使其不再如過去海自的DDH一樣,專門針對艦隊反潛作戰進行優化,轉而由海向陸。但是在缺乏滑躍式甲板的情況下,出雲級仍然沒有有效部署F-35B進行攻擊性任務的能力。 這艘驅逐艦日本是十分重視的,或者也可以說是給予了厚望,可惜的是這艘航母還沒有進入服役期、走上戰場,就陷入了醜聞之中,一名80歲日本老人在加賀號墜亡。那是加賀號開始對公眾開放的時候,公眾也可以到艦艇上參觀,然而就在參觀過程中,某位80歲老人在參觀時掉入了升降機和機庫甲板之間的空隙之中,最後墜落在艙室的時候已經呼吸困難,最後在醫院身亡。這件事在日本掀起了全民熱議的風潮!結果這樣備受矚目的大型驅逐艦,卻沾染上了這樣的醜聞,因此很多人紛紛猜測這艘艦艇的安全性是否可靠,或者是設計是否有問題,當然,日本官方的答覆自然是否定的。截止到目前位置日本方面似乎並沒有對這件事做出任何補救的措施,這樣的言論讓日媒都看不下去了,聲稱自衛隊不想賠錢就直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只是一個平凡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中國特種部隊戰鬥力全球頂尖?他們擁有全人類最值得學習的精神?
美軍面對中國反介入戰術至今無解?俄:次招不破再多航母有何用?

TAG:這只是一個平凡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