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本周知乎熱榜 | 有哪些能讓人變得健康、漂亮的小習慣?

本周知乎熱榜 | 有哪些能讓人變得健康、漂亮的小習慣?




本周知乎熱榜


(4.22 - 4.27)




「知乎熱榜」彙集當下最熱的「提問」和「文章」,你將在「熱榜」頁面看到知乎站內,以及社會中最熱議的內容,快速便捷地找到熱點話題的相關討論。




「熱榜」入口就在知乎 App 首頁的「熱榜」標籤下,在這裡,你可以看專業的人,聊熱議的事兒。





1




有哪些有利於人保持年輕、健康、漂亮的狀態的細微的好習慣?




熱榜曝光次數 

17,318,658



知乎機構號:丁香醫生

(4700+ 贊同,醫學話題優秀回答者)




兩個字:防晒;




四個字:注意防晒;



十個字:隨時隨地都要注意防晒;




不要嫌我啰嗦,皮膚狀態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是否看起來年輕、健康、漂亮。




不信?




先給你你們看兩張圖:







你們是不是覺得我想說,這是一個人不注意防晒後導致皮膚老化的前後對比圖?




錯!!!



這其實是同一個人、同樣年齡下的、同一張臉,只是上面兩個圖分別是用左右臉做出的鏡像圖。




這張照片的原圖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這是在皮膚學領域是非常著名的一張照片。




照片里的老人是一個有著 28 年駕齡的司機,因為長期從事駕駛工作,面向車窗一側的臉比面向副駕一側的臉更多的暴露在日晒下,結果長期嚴重的日晒造成了臉部不對稱的皮膚衰老,最後呈現出了這樣一個結果。




看起來是十分嚇人了吧。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防晒的重要性,但大部分人防晒,只是為了防止晒黑,然而實際上,陽光造成的光老化,是導致皮膚衰老的主要原因。




當陽光照射到皮膚上時,其中的紫外線可以穿透到皮膚 4~5 mm 深的位置,不僅會形成各種氧化自由基,破壞膠原蛋白合成,還會導致皮膚細胞死亡、細胞 DNA 損傷等,最終引起皮膚過早衰老,出現皺紋、鬆弛,甚至升高皮膚癌的風險。







其中,對人體傷害最大的紫外線主要是 UVA 和 UVB:






  • UVA 穿透力強,能深入真皮層,刺激黑色素增多,導致皮膚晒黑,出現色斑、皺紋;






  • UVB 能量高,會引起皮膚即刻曬紅、晒傷,出現紅斑、水皰、疼痛等問題。




總之:




想皮膚保持年輕,就一定要防晒。




想皮膚保持年輕,就一定要防晒。




想皮膚保持年輕,就一定要防晒。







然而對於防晒這件事,雖然人人都很熟悉,但是總會忽視很多細微的地方。




比如,陰雨天的防晒很重要。




雖然,「夏天 + 晴天」這樣的日子,紫外線最強烈,對皮膚的傷害也最大,但是看起來沒有陽光的陰雨天,其實紫外線強度能達到晴天的 70% 左右。




舉個例子,下面這個圖是南寧市在不同天氣、不同季節季節的紫外線強度對比圖





圖片來源: 李雄. 南寧紫外線輻射強度變化及原因分析[J].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2007(6):5-9





所以,別看春秋季陽光沒那麼刺眼,但紫外線強度還是挺高的。




如果每次都是等夏天來了才想起防晒,那皮膚其實已經受到不少紫外線的傷害了。畢竟夏天才 3 個月,但春秋冬可是有 9 個月的。




再比如,室內防晒也很重要。




雖然現在工作或者家庭環境里,由鈉鈣硅酸鹽組成的常見平板玻璃可以阻擋大部分短波紫外線。




但是!仍有少部分穿透力強的長波紫外線 UVA1(340~400nm)可以透過。而且除了紫外線,還有大量的紅外線也能透過玻璃,也會引起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出現紅斑等現象。




如果你的工作位置就在窗戶邊,那麼日積月累下來,還是會對皮膚產生傷害。




比如開頭那個司機,就是個很好的證明,畢竟再厲害的老司機,開車也會搖車窗的。





丁丁醫生啊,你說了那麼多,那防晒到底該怎麼做呢?




防晒很重要,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 365 天都一定要把自己塗滿防晒霜。




因為防晒可以分為「硬防晒」和「軟防晒」兩類:






  • 硬防晒,指使用防晒服、防晒傘、遮陽帽、面罩、長袖衣褲等,哪有陽光遮哪裡,直接遮擋紫外線的直射;







  • 軟防晒,指使用防晒霜或含有防晒霜的化妝品,全方位覆蓋皮膚,保護皮膚不受紫外線刺激。




具體選擇哪種方式,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判斷。




例如,冬天出門可以戴口罩和帽子防晒,但夏天最好還是塗防晒霜或打遮陽傘;正在學車,那就……塗好防晒,帽子、墨鏡、口罩都戴上,捂嚴實點。




如果實在不知道應該選哪種,那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參考「看紫外線指數」







對的,就是那種現在幾乎所有手機的氣象軟體都有顯示的紫外線指數。




這個指數怎麼看,看完以後怎麼防晒,很簡單,給你一個圖:





圖片來源:楊青, 葉龍媒. 紫外線強度的計算及預報方法研究[J].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00(1):13-15.





把手機上紫外線指數和這個圖上的建議防護措施對應,你就知道怎麼做了。




當然,紫外線指數只是一個參考,具體怎麼做,還得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




但有幾個關鍵點,大家一定要注意:






  • 買防晒衣或防晒傘,要查看 UPF 值(>40);



  • 買防晒霜,要注意 SPF 值和 PA 值;



  • 防晒霜一定要塗夠量,按 2 mg / cm2 的用量使用,臉部約需一個一元硬幣大小那麼多;



  • 防晒霜最好每 2~3 小時補塗一次,保證它在皮膚表面均勻分布。




總之,想要擁有好皮膚,保持年輕、健康、漂亮的狀態,那麼請從認真防晒做起。




另外,一定要記住一點:




就算你用再好再貴的美白、去皺、抗衰老精華的護膚品,都比不過陽光把你皮膚晒黑、曬老、曬撲街的速度。




所以,與其等到皮膚已經出現老化時才想起來花大把大把的毛爺爺來補臉上的褶皺窟窿,不如早早做個預防,把精力用在平時。





長按二維碼查看另外 1,072 個回答





2




如何理解陳佩斯所說的


「喜劇都有一個悲情內核」?




熱榜曝光次數 

1,711,351



知友:陳佩斯

(20000+ 贊同,喜劇工作者,大道文化創始人,知乎編輯推薦)




沒想到這個問題有不少討論,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如果把每一組喜劇行動、每一部喜劇作品,哪怕是一個簡單的行動,往下分析行動的內因,都能找到一個悲情的內核。所有創造笑聲的行為,其中都有一個悲情的內核,它是生成創造笑行為的行動線,是內驅力,是最核心的東西。




如果你想出一套喜劇的行動,其中這些核心的東西必然存在。每一部喜劇作品、每一組喜劇行動、甚至其中一個創造笑聲的行動,最簡單的一個磕絆、一個結巴,都有一個悲情內核在其中。




舉一個例子,我看宋丹丹演的電視劇《美好生活》,她的角色就有很多悲情內核。




宋丹丹演的角色給別人介紹對象,自己卻成了別人的冤家,適得其反,好心不得好報。因為她的對手是個退休的老警官,頭腦很簡單、說話很耿直、性格很剛烈,兩個人說不到一塊兒去,什麼事情全都擰著。於是,他們兩個人各自行動中都有各自本身個體的質量,有殘缺。




質量有殘缺,這就是悲情的內核。他們兩個延伸出來的行為,一定會形成衝突,形成矛盾,一定會碰撞,所以他們倆一見面就掐就打,這就是喜劇行為。這是由自身角色的性格缺陷產生的一系列行動。




再比如張嘉譯演的徐天,好好的人心停跳了,這是最大的質量殘缺。整部戲都是徐天心臟殘缺引起的,於是換了別人的心臟,心臟是個年輕的警官捐獻的。




年輕警官一直在追求著他剛剛結婚的愛人,他放心不下,這顆心一直在追求這個女人,這個跟徐天素不相識的女人,於是產生了一系列的故事。推動整個故事架構,這是一個最核心的東西,整個劇最核心的東西就是質量的殘缺,這就是悲情的內核。




這個內核的力量越大,促發出的喜劇效果就越強。這個力量在哪裡呢?在差勢。質量的殘缺已經缺了一個心臟了,缺了人體最重要的、維持生命的臟器,換了一個別人的心。




別人的心還在活著,還在思念自己的愛妻,於是這個故事就有了開端。這是一個絕對的喜劇題材,絕好、絕美的喜劇題材。這個故事非常好,非常漂亮,導演完成的也非常漂亮。




說回來,我關於悲劇內核的理論是逐漸總結的,一個個包袱攢起來的,創作完成往回分析的時候,逐漸分享出來的。最初,我是受一個電影刊物的影響。




80 年代的時候,這個刊物介紹了關於卓別林的喜劇理論,他把所有喜劇的生成歸結為「困境」。當時雜誌翻譯為「窘境」,我覺得對但不夠,「窘」是一種情緒的形狀,「困境」是行動,對我而言,困境更準確。




我當時受「窘境」二字的影響,這種窘境本身就代表了一個人的行為陷入了困境之中,用這種行動的困境來創造觀者的笑點。




其實,不管創作者知不知道喜劇裡最終的這個東西,憑經驗創作也會這麼走,這是必然的。如果知道了,就會有意識一直不斷向這個方向使勁,會有個方向性,不會走彎路。現在有很多人已經有意識了。





長按二維碼查看另外 637 個回答





3




如何看待寶雞一孕婦故意伸腳絆倒 4 歲男童,因孩子將門帘甩到其臉上的這種行為?




熱榜曝光次數

16,908,095



知乎機構號:北京儒德律師事務所

(500+ 贊同)




從法律的角度分析行為。




小男孩的行為屬於無意的行為,即掀開門帘打到孕婦在他的意識中是無法預料到的,記住,我強調,他本人的意識,一個 4 歲的小男孩,在法律上是不要求其有這樣高度的認識的。




也就是說,該行為是無過錯的行為。假設,他可以預見,那麼,可以預見而為避免,屬於過錯行為,並非故意做出的行為。




小男孩這樣無過錯的行為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即使是過失的行為沒有造成損害結果也依舊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反觀孕婦,作為一個成年人,無論她 20+ 或者 30+,她有意識預見到去絆孩子,孩子可能會受傷,並且其行為是故意的,這在侵權責任法之中既是故意侵權,是需要承擔嚴格的民事法律責任的。




而如果一旦這樣的行為造成孩子輕傷及以上,孕婦甚而需要承擔刑事法律責任。




僅從現有情況分析,孕婦是需要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賠禮道歉、損害賠償的法律責任的。




另外從道德上去分析,一個孩子無意的行為竟能遭致如此惡意,真是諷刺,而反觀孩子的父母,因孕婦懷孕,而不追究其責任,其大度更顯孕婦之狹隘。孩子經歷此事心中會如何想這個世界?幸好他的父母給他做了一個榜樣,大度待人,善良為先。




有人問法律規定就客觀公正就對嗎?我認為不,但是只有客觀成文的法律才能成為判斷依據,而不是人們主觀的道德觀念。




放一張圖片,來源於網路。








長按二維碼查看另外 5,244 個回答






4




去過的哪些地方讓你感覺名副其實?




熱榜曝光次數

7,477,223



知友:Listener

(3600+ 贊同)




我曾為一首詩而來




敦煌。




滿足了我一切對於大漠,日落和西域的嚮往。







連綿起伏的沙漠,成群結隊的駱駝。望穿長河,也許絲綢之路也是這般模樣。







在廣袤無垠的沙漠里,人可以是非常渺小,渺小到和沙子那般。







晚上 10 點的落日,對於來自南方的我無異於是一件多麼稀奇的事~







湛藍的天空,朵朵白雲綻放,背景里的黃沙漫幕,深邃的讓人迷離。







美輪美奐的舞台劇,直抨你的心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景,讓你歷經小城風雨的瘡痍。而這所有的一切,只有黃沙見證著~




而,夜晚的敦煌,更加迷人。




凌晨夜市的燈火通明,歌舞喧囂的街頭,琳琅滿目的美食,身穿異域服飾的旅人,讓人但願長醉不復醒。




「狼煙起,烽火明,滾滾黃沙風自零。百戰穿金甲,烈馬嘶嘶鳴。血染黃沙九萬里,為報家國一太平」悲壯而又豪邁的聲音,在肆虐的黃沙中陣陣沉吟~




我曾為一首詩而來,




到最後,我願為你而沉醉。




至此,獻上我特意為你 DIY 的明信片







這是我對你,一切最美的幻想……





長按二維碼查看另外 1,323 個回答





5




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熱榜曝光次數

1,627,407



知友:Yi Yang

(500+ 贊同)




我們有很多話來形容同一個現象,比如說煙消雲散,或者灰飛煙滅。我們會覺得,不管我們污染空氣到什麼程度,一陣風吹過,我們對空氣的影響就消失了。就連我們說霧霾爆發的成因的時候,都會說因為擴散條件差,彷彿只要擴散條件好,排放一些污染物也沒什麼。




然而這並不是實際情況。




下面這段視頻是 NASA 根據 2006 年至 2007 年的觀測數據做的大氣污染物可視化展示。




其中紅色系代表揚塵,綠色系代表有機碳或炭黑顆粒,白色代表硫酸鹽,藍色系代表海鹽顆粒。




其中揚塵和海鹽與人類活動關係不大,有機碳和炭黑顆粒以及硫酸鹽則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








從視頻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污染物並不會隨著一陣風就消失了,而是進入大氣循環,飄來飄去。




最終的結果就是,污染物會逐漸擴散到全球的每一個角落。




比如說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Joe McConnell 的研究團隊在南極的冰川上鑽井採集冰芯,越深則年代越久遠。這樣就可以通過檢測冰芯樣品來追蹤南極洲大氣成分的歷史變化。




他們發現,自工業革命以來,鉛含量就開始暴漲,而在這之前,鉛的主要來源則是火山爆發等地質活動。





圖片來源:https://www.nasa.gov/content/goddard/lead-pollution-beat-explorers-to-south-pole-persists-today/




有趣的是,兩次世界大戰導致的人類活動停滯,也同樣在鉛含量中體現出來,在南極冰川中被忠實地記錄了下來。




而最近幾十年來的顯著下降,則是含鉛汽油的禁用帶來的影響。




因為大氣循環的存在,即便人類聚集區只佔地球表面很小的部分,但是人類活動產生的影響卻是全球性的。




用 McConnell 博士的話說,人類活動釋放的鉛,比探險家 Amundsen 還要早幾十年就到了南極。




人類活動必然會對大氣產生影響,而這個影響的速度又遠大於人類甚至絕大部分生物的進化速度。雖說適者生存,但是我們尚未準備好,變化已經迅速地發生了。這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空氣質量對人影響的原因。




我們無法停止人類活動,但是我們可以降低影響,我們至少可以在這個變化過程中保護自己。




也許有一天,空氣質量無法對進化後的人類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這一天顯然尚未到來,這也是為什麼 WHO 對於 PM2.5 有一個非常嚴苛的推薦值:年均 10 微克/立方米,並且告訴大家,只要年均值超過這個推薦值,就會對人體有負面影響。




經過我們的努力與陣痛,國內的空氣質量在過去幾年有了比較明顯的改善。但是這些改善遠遠不夠。




下面這張圖是從 2014 年底開始,每個月為節點,前 12 個月的 PM2.5 濃度均值的變化。選取 12 個月均值的目的是抵消季節變化帶來的影響。




這裡我選擇了有代表性的六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石家莊、和海口。




整體趨勢的確是下降的,而去年冬天的大風天氣也實實在在地反應在數據中,北方城市都經歷了非常明顯的一輪下降。而進入 2018 年,大風天氣一過,這個下降的勢頭馬上開始反彈。





數據來源:https://www.aqistudy.cn




必須承認的是,我們在空氣治理上投入了大量的資源。




然而治理過程是緩慢的,而且會越來越慢。比如海口市,作為我國「大城市」裡面最乾淨的城市,過去一段時間一直徘徊在 20 微克/立方米左右,並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而這個數值仍然是 WHO 推薦值的兩倍。




有一個觀點我非常認同:空氣污染治理在大眾認知覺醒後有一個非常短的窗口期,在這個窗口期內,大家非常願意投入資源去做這件事。窗口期一過,如果問題沒有從根本上扭轉,就會導致治理進程一拖再拖,陷入死循環。




這個窗口期正在過去。




過去兩年,由於極端霧霾爆發的反覆出現,大家對於空氣質量這件事的神經越來越粗,只要不爆表,就是好天氣。媒體的導向也從暴露問題轉向了空氣質量顯著改善。統一口徑在說優良天數達到了 80% 以上,感覺 100% 優良指日可待。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國標的優良標準之低,非常符合我們發展中國家的國情。在這種標準下,每年仍然有超過兩個月的時間不達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空氣質量改善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也一定伴隨著巨量資源的投入。但是長期來看,這事非做不可,為了我們自己。





長按二維碼查看另外 206個回答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知乎熱榜」彙集當下最熱的「提問」和「文章」,你將在「熱榜」頁面看到知乎站內,以及社會中最熱議的內容,快速便捷地找到熱點話題的相關討論。




「熱榜」入口就在知乎 App 首頁的「熱榜」標籤下,在這裡,你可以看專業的人,聊熱議的事兒。







知乎熱門文章


這個動作有很多人沉迷其中,但為了健康,請你注意姿勢和方法


這些相似的漢字,讓我懷疑自己的眼睛


買防晒霜的季節,這 3 條基礎知識要牢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被開水燙了,到底能不能馬上用自來水沖?
化完妝卻沒有變美,你可能是在浪費時間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