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搭牢人才溫暖巢 共築科技強國夢

搭牢人才溫暖巢 共築科技強國夢

人類科技的發展突飛猛進,從人機圍棋大戰到無人駕駛汽車,從智能檢索到智能機器人……一場場巨大的科學革命改變著人類的生產及生活方式,並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強有力引擎,更關乎到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發展。陳希部長在4月20日召開的新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研修班座談會上發表「弘揚愛國主義奮鬥精神,再立科技報國新功」的講話,正是對當前我國如何建設科技強國的鮮明指引,發人深思,鼓舞人心。

治國經邦,人才為急。人才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是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離開人才這一主體的科技創新將會無從落實和開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緊緊抓住人才這一國家發展核心競爭力,才能為建設科技強國奠定堅實的基礎。曾幾何時,國家「千人計劃」與「萬人計劃」的實施、「雙創」活動的開展,激起了祖國大批人才湧向科研與創業的熱潮,吸引了大規模的海外人才歸國發展,為我國的事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當前,我國正處於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階段,中華民族正處於走向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抓好人才這一關鍵,有利於實現科技創新的突破性發展,有利於我國掌握髮展的主動權,助推我國實現科技強國之夢。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人才是無與倫比的、永不枯竭的寶貴財富。科技的進步離不開人才釋放的巨大動能,人才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環境的營造。我國擁有最大規模的人才資源,因此要充分利用好這一優勢,助力我國建設科技強國。政府首先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使人才培養制度化常態化,推進人才制度創新與激勵機制改革,創立平等就業機會,力解人才後顧之憂,在全社會營造出一個識才、愛才、重才、聚才的良好環境,使得人人能夠盡其才,人人創新有活力,積極投身到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偉業中來。正如博鰲亞洲論壇的舉辦,創建並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及培訓中心,為商業團體提供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成功地吸引並留住海內外人才,促進國際人才的交流,使世界矚目。

以愛國之情報強國之志。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一直以來便是中國共產黨識別人才的標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一人才標準有了更加豐富的內涵,必將推動我國科技乃至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作為新時代的「新人才」,身處祖國營造的良好發展氛圍,當懷有愛國之情、堅定理想信念、發揚艱苦奮鬥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刻苦鑽研,在「立學」的同時更要「樹德」,將個人的理想追求同祖國偉業高度地統一起來,不負青春,不負韶華,譜寫出新時代科技報國的新篇章。

人才是科技之「芯」,科技乃強國之利器。當下,為我國人才搭好、搭牢溫暖的巢穴實屬必要,而且久久為功。只有在溫暖的「人才巢」,人才才能更有尊嚴、更有鬥志,更有報國情懷。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發展呈現出的「加速度」,搭牢人才的溫暖巢,將會為我國實現科技強國夢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能。厚積而薄發,讓人才在科技發展中大顯身手,中國的科技強國夢將會在全世界大放異彩!

作者: 喬欣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講家網站 的精彩文章:

兩會系列評論三新思想指導新盛會 新藍圖開啟新航程

TAG:宣講家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