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領導者的五項素質修鍊,看看自己哪一方面做的不夠?

領導者的五項素質修鍊,看看自己哪一方面做的不夠?

管理視角看國學(528)

《中庸》之三十五

原文:

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智,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mo),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

翻譯:

只有天下的至聖,因為其聰明睿智,所以足可以臨物;因為其寬裕溫柔,所以足可以容物;因為其發強剛毅,所以足可以執掌事物;因為其齊莊中正,所以可以產生敬畏;因為其文理密察,所以足可以分別是非。周遍而又廣大,深厚而有源。當他出現的時候人民莫不尊敬,他說出來的話人民莫不相信,他的行動人民莫不欣悅。所以他的名聲充滿整個中國,還進一步影響到未開化的蠻族區域,只要通車船的地方,人力所達到的地方,天所覆蓋到的地方,地所承載的地方,日月能夠照臨的地方,霜露能夠滋潤的地方,只要是血肉之軀,都會對他既尊敬又親近,所以說至聖是和天同德的。

解析:

這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成為內聖為什麼會象天一樣王天下,是因為內聖所具有的品德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外發出來影響於外界事物,根據朱子的解釋,溥是周遍,即無論什麼樣的物都可以影響到,博是廣大,即其影響是廣大無邊,淵是深厚,即其集聚起來的能量非常的巨大,似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泉是有源,即不但集聚已經非常巨大,而且還有源頭不斷的補充進來,所以到這個程度的聖人,就有點像佛教的如來佛了,「佛法無邊」,無遠弗屆。當然儒家的聖人廣大無邊,還只是作用於現實世界,作用於血肉之軀,而佛家的釋迦摩尼佛其法力可以超越現世,可以影響到三千大千世界,不但管人世間,連妖魔鬼怪都管。所以相對來說,儒家總體上還是現實主義者。

聰是聽得清,明是看得清,睿是想得清,知是分得清,這裡的「聰明睿智」是對外而言的,「可以有臨」就是可以籠罩於上面,把一個範圍內的物體和外面相隔離,比如我們日常通俗的說「誰罩著誰」,這個「罩著」就是「臨」,我們自己沒辦法應對外面更大範圍內的環境變化,就需要有其他人來「罩著」幫我們處理和外界之間的關係,當然被「罩著」的也相應的會受到影響和限制。而大聖人的「聰明睿智」,就是他能夠把外面的環境有效的轉化為更適宜於被其「罩著」的萬物的生長環境。也就是說在大環境中塑造了一個小環境。其實我們所謂的「天」,也是在宇宙大環境中出現了一個由日月星辰的輻射和大氣保護層以及地表水土所構成的小生態圈,如果沒有這個小生態圈,也不可能有我們人類以及各種動植物的生存,所以我們所謂的「天」就是宇宙大環境中的這個小環境,天對地球上的萬物來說就是「臨」的,聖人是在天地這個小環境中又以其「聰明睿智」構建了一個適合人類群居生活的人文環境,等於是在天地生態下又構建了一個亞生態,所以是「臨」。當然,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還可能被更小的亞生態所「臨」者,如國家、企業、家庭等。如果不是「聰明睿智」,連自己都保不住,更不要說「罩著」別人了。

「寬裕溫柔,足以有容」,寬是寬大,裕是充足,溫是溫暖,柔是柔和。寬大是說作為君臨天下的王者,要給下面留出足夠的空間,充足是要給下面足夠的養分,對於天來說就是有陽光雨露,對於領導來說就是要給資源支持;溫暖就是要提供合適的溫度,柔和就是要和風細雨,滋潤萬物。空間足夠大,才能容納足夠多的萬物在這個空間成長,養分充足萬物才有發育的條件,溫度合適才能讓萬物健康成長,柔和才能「潤物細無聲」,所以「寬裕溫柔」,才能「足以有容」,即在上者覆蓋著萬物,構成了一個萬物生長的生態圈,這個生態圈,要足夠寬大、充足、溫暖、柔和才適合萬物健康成長,「有臨」覆蓋萬物,「有容」承載萬物,所以「聰明睿智」和「寬裕溫柔」兩項素質合在一起構成了「天地位」,《易經》所謂「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下面三項都由此派生。

「發強剛毅」類似於曾子所說的是「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弘毅」,強健而持久,自強不息,發是進取,不斷進取而不停息,強是不屈撓,如「子路問強」章所言「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剛是勇往直前,無論什麼樣的環境都敢於去挑戰,毅是代表韌性,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挫折,都能跌倒了爬起來,不達目的不罷休。所以有這樣「發強剛毅」的素質才能任事,以「罩著」的角度,通俗的說能「鏟事兒」,無論是自己還是下屬遇到困難麻煩了,自己先嚇的不敢出頭了,這樣的領導就先被看不起了,所以「執」就是拿得起,什麼樣的重擔都能挑。朱子認為「發強剛毅」對應於義,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齊莊中正」,「齊」這裡通「齋」,引申為肅穆,庄是莊重,中是客觀,正是公正,「齋」就是對上以誠敬之心吸收天道,「庄」就是對待下屬的事情嚴肅認真,「中」是處理事情秉承客觀態度,「正」就是要帶來公正的結果。「齊莊中正,足以有敬」就是以這樣的素質才能建立秩序,讓其治下的各方都能各安其位,同樣認真對待其所分工的事情,否則不但下屬之間互相不尊敬對方,互相不服氣,就是對這個領導也不會有尊敬,因為認為你不值得尊敬。

「文理密察」,文就是顯化出來,別人說不清的事情,自己能說的清,理就是能夠條理化,別人看起來像亂麻一樣的,自己可以理出其脈絡;密就是深入進去,別人認為是差不多的事情,自己能看出其差別,察就是洞察,別人察覺不到的地方,自己能察覺的到,所以具備「文理密察」的素質才能「足以有別」,就是辨別是非的能力,才能「隱惡揚善」,「替天行道」,可以防患於未然,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也是說天具有「文理密察」的素質。

「溥博淵泉」如上面的解釋,這幾方面的素質要積累的非常周遍、廣博、深厚而且不斷的得到補充,「而時出之」就是這些積累不會隨便冒出來,會根據需要冒出合適的東西,這就回應了《中庸》首章「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積累如此周遍、廣博、深厚又不會隨便冒出來,每發必中,所以可以化育萬物,「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悅」,三者之間有遞進關係,因敬而認真對待,因信而願意跟隨,因悅而願意永遠跟隨不離棄。下面進一步談「聲明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以至於「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有「近者悅,遠者來」的意味,即在你領導下的萬民都感到很高興、很幸福,就可以吸引更大範圍的人民前來投奔,所以可以不斷擴張,孟子認為「王不待大」就是認為走王道路線的開始不需要太大的地盤,只要有一個基礎根據地,如「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在這個地盤上能夠讓王道大行,就可以不但吸引更大範圍的人自願投奔過來,從而真正的王天下。

我們不把這個天下至聖、配天以及王天下絕對化,其實可以認為「聰明睿智、寬裕溫柔、發強剛毅、齊莊中正、文理密察」就是領導者的五項素質修鍊,每一個在自己的地盤上(自己的天下)的領導者,都可以對照這五項素質,看看自己哪一方面有缺失,做的不足,還沒有做到位,因為缺失某一項,就會帶來某一方面的問題,比如為什麼我「罩不住」,那是否自己不夠「聰明睿智」,為什麼大家對我不尊敬?那是否自己不夠「齊莊中正」,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合舫 的精彩文章:

中庸之道說起來好,做起來卻難,難在哪裡?
為什麼有的人可以「神一樣的存在」?

TAG:秦合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