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多數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意吃學習的苦

大多數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意吃學習的苦

Lullaby

 6

吳亦凡 

00:00/03:23

大多數人寧願只吃生活的苦也不願懷著學習能夠改變生活的期待逼自己將生活的苦和學習的苦一起吃

生活的苦難可以被疲勞麻痹,被娛樂轉移,無論如何只要還生存著,行屍走肉也可以得過且過,最終習以為常,可以稱之為鈍化。

學習的痛苦在於,你始終要保持敏銳的觸感,保持清醒的認知的豐沛的感情,這不妨叫銳化。

一經對比就會發現,為什麼古人會說「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如果生活是對意外習以為常乃至壓垮駱駝,主動學習就是選擇去一層一層的剝開我的心。

更有意思的地方在於,生活的磨難可以傾訴,偶爾的超越了庸常之後,還能讓人鶴立雞群之感:而學習,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人只會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到自己是多麼愚蠢。

智力遊戲,永無止境。

———————————————————————————————————

沒有人願意遭遇苦難,無論是生活還是其它。

他們看起來的選擇,實際上是生活中,他者施加的,實然(不是實際)上是沒有選擇。

平庸之惡和烏合之眾都是無意識的群體性主體,簡而言之,是沒有個體意識的個體。這個大多數人反而問的很精確。

區別這兩者選擇的過程,我稱之為「覺醒」吧

事實上這是人是否有自由意志的問題,是選擇和決定。這一點太深奧,我無法闡述清楚。

如果我們拋棄到對於決定論和絕對自由的爭論,單從捍衛自由的角度來說,就回到了康德的義務(應然)和行為(實然)上——行動和知識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當我們區分了理論和實踐,我們就可以重新定義這個問題

從實踐層面,為什麼有人選擇不通過學習(知識技能)這一更快捷的的方式,去減少生活的苦難總的質量。

然而,這個問題依舊是不成立的。

一方面還是在於主體的無能力,或者大家常說的地位/知識/財富限制了我的想像力,夏蟲不可語冰。然而即使是獲取知識,比如看書,看起來是開放式的學習,事實上依舊是封閉自我世界的過程。如果說不從某一種方式框架,去分析解讀,並與自己印證,這些知識依舊成為不能活化生命的養料。

生活和學習,都對感知有鈍化和銳化的作用,芝蘭鮑魚,並無差別。大腦和肌肉一樣都可以鍛煉跟適應外部。保持敏銳,無論是對理論還是實踐都很重要。

走出洞穴,智慧的獲取,需要新的眼光,新的角度,新的框架,需要知識內部,日常與知識相互印證,能為是在應為之先,行動要先與言語才能稱得上知行合一,從這一點上,學習(知識)和生活從未分離過。

另一方面,學習並不意味著苦難減少,從決定論來說,人生苦難一開始就註定了。從概率統計上,可能我們這個社會中具備知識技能的群體,其物質資源平均佔有要優於無知識群體水平,但一具體到個人,大概率就失效了,人生永遠都充滿意外和惡劣的玩笑。

苦難帶來的異變和畸形,對於人的摧殘不會減少一絲一毫,但是從中獲取財富的多寡卻因人而異。假設苦難總量一定,痛苦總量=時間x程度,選擇差異就在於此。

生活苦痛的平庸且長久,當你覺醒後跳出水面,你會發現你所處在環境中,其他人都跟你在一個層次或者更低,你無法汲取繼續成長的力量,反而會面對木秀於林的困境。你痛苦了很久,你得到很少。

這種痛苦可以淡忘,但每一個夜不能寐,輾轉反側的時刻,都會像螞蟻一樣啃食你的內心。

學習的痛苦則更為深邃,人生識字憂患始,不知道各位能否理解那種,看到數學之美,卻難得其門而入的無力,或者某種理想破滅的虛妄,又或者發現現實不可認知的恐懼

學習相對於日常,類似於刮骨療毒,痛苦的程度上更深重,因為在不斷的解剖自我。通過向人類中出類拔萃的人學習,不只是知識成果,技能經驗,還有眼光,洞察甚至他們的痛苦。我老師這樣提醒我:「你之所以進步緩慢,恰恰是因為你不知道學誰,真正的學習要學習一個人,包括他生活方式和思想」。

問題還是走到相反的一面,學習到底給我們帶來的什麼,我們才會認為其價值超越於庸常生活,帶給我們更加永恆的感觸。

我的觀點是學習或者讀書,都是在面對人類的永恆話題:對於知識的渴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正義的追索,對意義的追問。

但這並不意味著學習一定要與生活分道揚鑣。

學習的對於生活的價值在於以下兩點,一是工具價值,避免了重複發明輪子,我們才能更快開上幼兒園校車。就目前我們社會而言,讀書依舊是一種高回報低風險的投資,考慮到精神生活,這一點在任何時間都不晚。 二是存在性價值,重估一切,重新定義自己與永恆事物間的關係,錨定自己的位置,使得我們能夠更加安定的面對和重塑生活。

知識學習,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有某種淡淡的優越感; 甚至成為對資本異化下,對於智力資源權重的鼓吹,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此,我們渴求的不是知識而 是智慧。

無論讀書還是日常生活,都是精神在現實中的映射,尋找日常生活中的的真實自我,依舊是求道的一部分,我們渴求的依舊是那種生存性的智慧,是內化於自己之日常生命的反覆追問,而不是將讀書與生活割裂,將知識與行動分離。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以往我們都以為是苦難造就的這些,而是否忽略了他們在那種孤苦伶仃,無枝可依狀態下,對於生命內化的追問呢?

從現實角度,各位都和我一樣是年輕人,我們面臨的困境大部分集中在傳統與現代,理想與顯示,自我與社會三者的交織當中,最大的焦慮在於被拋棄,被排除,在於沒有被承認的功業。其實,沒關係,在現有資本主義格局愈演愈烈的私有化浪潮下,大多數人所在的階層,無論內部有何種年齡國籍知識水平差異,結果都是一樣的

覺得是因為生活的苦是重複性的,而人的適應能力非常強,持續地經歷同樣的苦時間久了,苦的體驗和效應會逐漸減弱,讓人進入習得性無助的狀態。這種狀態雖然不是特別舒服,但也不會特別難以忍受。

但是學習的苦是非重複性的。學習會一直拉扯你的認知邊界,需要你主動思考,而且學習的內容往往是循序漸進的,不如生活的苦那樣重複,所以你無法進入麻木的狀態,而是需要不斷面對新的知識和學習目標。

還有這也涉及到一個人對學習的理解問題。如果你的生活不曾受惠於學習,可能很難相信學習的價值,從而吃學習的苦就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如果學習給你帶來過好處,比如個人成長或者事業發展,你自然會將學習視作一生需要堅持的事情。如果成長於一個普遍否定和忽視學習的環境,你可能很難有機會從學習中獲得回報,所以自然也不太會相信這件事情。

說白了,人都是目的性的動物,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就是一個又一個的操作性條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你做一件事情得到越多好結果,你就越有可能重複它,你對它的態度也會更加積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amocles之劍 的精彩文章:

TAG:Damocles之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