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錄:1937年興登堡慘劇真相
原標題:歷史記錄:1937年興登堡慘劇真相
「興登堡」的誕生
1934年10月,世界上最大的飛艇正在德國腓特烈港建造。這是一架齊柏林LZ 129硬質飛艇,它的氣艙容積是7,070,000立方英尺。圖為建造中的「興登堡號」複雜的骨架系統。(中心新聞社 1934年10月1日)
建造中的大飛艇
體積龐大的飛艇,長803英尺,最大直徑為103英尺。它於1936年3月4日完成首航。在巨大的鋼骨外面被精心覆蓋了一層膠皮。而這些結構精密的鋼骨卻令人匪夷所思的覆蓋上了氧化鐵、鋁注丁酸乙酸纖維素。這是一種極易燃燒的材料,當今被用作火箭推進劑。(常規攝影通訊社 1935年1月1日)
飛艇入庫 常規攝影通訊社 1936年1月1日
起飛
當時氣艙中充滿了氫氣,圖為飛艇起飛的情景。氫氣是一種易燃的危險填充氣體,不像現在的飛艇使用氦氣。(Getty 1936年1月1日)
飛艇著陸 時代/生活 1936年1月1日
栓牢
飛艇著陸時,地面人員奮力拉緊繩索以控制飛艇的降落姿態。(紐約時報 1936年5月1日)
觀光走廊
飛艇的散步長廊和沙發。全艇能容納超過70名乘客。(福克斯圖片社 1937年1月1日)
「興登堡號」上的餐廳
為了適應長途飛行,飛艇配備了40~60名乘務人員。(福克斯圖片社 1937年1月1日)
「興登堡」駕駛室
「興登堡號」是一台商業交通飛艇,在1936年曾經做過17次環大西洋飛行。同時它也是納粹的政治宣傳工具,讓人在視覺上很有衝擊力。這個龐然大物彰顯了第三帝國所謂「無敵」的精神和強大的科技力量。(福克斯圖片社 1936年3月1日)
「舒適和安全」
飛艇上的一個閱讀室。據說這部飛艇飛行和起降都非常穩,乘客常常對起飛沒有感知,同時著陸時,他們還感覺是在飛行。(時代/生活圖庫 1936年1月1日)
曼哈頓上空 Getty 1936年1月1日
盤旋
1937年5月6日,在一次橫渡大西洋的飛行中,「興登堡號」在新澤西上方盤旋。在此兩次飛行之後,「興登堡號」慘劇發生了,直接奪走97名乘客和乘務員中35人的生命。從此齊柏林硬質飛艇的載客活動終結。(亞瑟·科菲爾德攝 1937年5月6日)
「興登堡號」大慘劇
「興登堡號」大爆炸,照片記錄下來這一慘劇。該艇在著陸塔附近起火併爆炸,此時該艇距離地面還有很大距離。當時沒有人能夠解釋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慘劇,後來科學家猜想,可能是著陸塔帶來的靜電火花引燃了氫氣。(薩姆·希爾 1937年5月6日)
「Oh, the Humanity!」
當時電台播音員赫伯特·莫里森對這一幕驚呆了,直到70年後再次描述此事時依然情緒激動。當時他情不自已的喊出的一句話:「Oh, the humanity!」如今已經成為一句經典警句。(亞瑟·科菲爾德攝 1937年5月6日)「它著火了!」莫里森當時緊握麥克,情緒失控的叫喊:「它著火了!它墜落了!小心,小心!快離開,快離開!
地面上的恐慌
乘客們從剛剛墜落下來的「興登堡號」殘骸中奮力逃出來。(亞瑟·科菲爾德 1937年5月6日)
「興登堡」的骨骸 Getty 1937年5月6日
災難之後 哈爾頓檔案 1937年5月6日
保護殘骸 時代/生活 1937年5月7日
「興登堡」的死者
1937年5月19日,遇難者的屍體和遺骸被安放在在覆蓋著納粹旗幟的棺材中。這些遺骨即將離開紐約港,返回德國。(Getty 1937年5月19日)
花圈
德軍中校喬希姆·布萊特豪普特和司令官查爾斯·羅森達爾在「興登堡」遺骸附近放置花圈。(紐約時報 1937年)
有文章中介紹過一張「興登堡號」慘案,但有很多細節我們聞所未聞。「興登堡」號從建造,到處女航,到墜落,再到死者善後等一系列照片在本文呈現。
※<古墓尋蹤>探密大清女皇慈禧太后地宮
※解氣,二戰後如此對待與德軍有染的女性
TAG:老豬的碎碎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