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石頭上流淌的文化

石頭上流淌的文化

【書理畫論】

石頭上流淌的文化

——北石窟書法藝術初探

□金希明

(一)

據《鎮原縣誌》記載:「北石窟寺在縣東九十里,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涇州刺史奚俟建,刻石為龕,金碧輝煌。室內可容數百人,內有唐、宋人題詠,俱磨滅不可讀。」這是北石窟原轄屬縣的縣誌記載。北石窟更為確切的位置是今甘肅省慶陽市,流經鎮原縣境的蒲河與流經西峰區境的茹河兩河交匯處的士溝金家村覆鐘山下。在兩河交匯處的廣袤田野里,這裡是名符其實的金三角地帶。史料中的奚俟,字康生,是北魏孝文、宣武時期顯赫一世的權臣,曾歷任撫軍大將軍和諸州刺史。

經考證,自北魏涇州刺史奚康生創鑿至隋唐宋各代續有增修之後,開鑿在覆鐘山下,矗立在黃砂岩壁上,一泓滴流,星羅棋布,氣勢雄偉而幽美的大小窟龕達二百九十多個,石雕像2172身。數十年來,當置身於這些石窟石雕藝術造像之中,品讀的不僅是佛教文化,更重要的是欣賞這些鬼斧神工的雕刻藝術。在最具代表性也最為精華的第165窟中,有脅侍菩薩、彌勒菩薩、乘象菩薩、阿修羅天、飛天、千佛以及佛本生故事等。它們有的面相方圓、細眉大眼、直鼻厚唇、體魄雄健;有的面目清秀、身體修長、上身袒露、項戴圓圈、下著長裙、披巾雙肩搭下而自然前後繚繞,栩栩如生,美不勝收。在距今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先民們在黃砂岩壁上以巧奪天工的技藝開鑿雕塑出千姿百態的藝術造型,雕刻圓潤自由,刀法嫻熟,線條流暢,特別是面貌清秀、眉目開朗、焉然含笑、衣裙飛揚的人物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這個時期的文化精華和瀟洒飄逸的藝術風格。

(二)

北石窟這個瑰麗的藝術殿堂,不僅蘊藏著大量的石刻藝術品,而且還有碑碣八通,陰刻墨書題記一百五十餘方。縱觀這些遺存的珍貴書法鐫刻作品,不僅歷史久遠,文化價值巨大,而且其藝術造詣尤為精湛。北石窟遺存的書法藝術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跨越歷史的空間久遠。從北魏永平二年開鑿至今歷經二十多個朝代。從遺存的這些陰刻書法作品來看,主要是宋、金、明、清時期的作品。尤以宋代居多,有宋代紹聖元年八月所立的石窟寺盂蘭會記碑,宋代紹聖乙亥陰刻題記和宋代崇寧二年的陰刻題記等。從遺存的完整性和直觀的清晰度較好來說,宋代的陰刻題記有九處(塊)是比較好的。金代皇統丁卯和甲子兩處陰刻題記的保存品相也是相當完美的。明代佛燈燈盤邊緣的銘文陰刻書法藝術,雖然只有四字,但歷經數百年,整體仍較為完整,筆路清楚,風格猶存。

二是遺存陰刻的書法形式多樣,不拘一格。北石窟的石刻書法經過北魏、唐、金和明代的不斷發展,在一百五十餘方石刻書法中,有碑記、銘文、題記、聯句等。更多的是各類題記的石刻書法,有大有小、有橫有豎、長短不一、疏密差參、隨形而就、自然落成。當然也有不乏像《原州彭陽縣石窟寺盂蘭會記》碑這樣高大的傳統形式。還有明代佛燈燈盤的銘文,以拉開橫長的形式展開,雖然盡顯張揚之勢,但從形式上看,有一種不拘一格的誇張之美,另有邊沿的紋樣點綴,可知明代人的審美觀念是很多元化的。形式的多樣性還體現在這些石刻書法的鐫刻者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間的,還有不少是佛教信徒和觀光者。這說明,隨著歷史漸進,社會生活是多元化的,文化更是豐富多彩的。

三是北石窟石刻書法的藝術魅力。從北石窟的歷代碑文可知,無論是石崖題記或碑刻,其內容和書法藝術都有很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從題記的內容上看,有佛事,有政治,也有軍事,如在宋代政和戊戌年,宋代大將軍鍾師道曾統五路軍抗擊西夏進攻時率軍兵臨北石窟。但多數是宋代文人墨客的遊記或佛事活動的銘記。內容長短不一,字體大多為魏碑或楷書。宋代政和戊戌年的題記和宋代宣和五年的石刻題記,其書風傳承了魏碑的衣缽,古拙粗獷。其他石刻書法作品表現在執筆運作時的提按輕重幅度大,下筆居高直落,迅起急收,運用腕力,符合重心的要求,布局率意,因而作品有亂頭粗服的樸素美,同時也蘊含了大幅度的輕重提按與結字的奇險放縱。尤其是明代佛燈燈盤邊緣的銘文「佛燈一炷」,雖然只有四字,但書者漢隸筆法相摻,使魏書讓人眼前一亮,給人一種新奇的感覺,加之邊緣的紋飾襯托,就更為美觀了。正如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所言:「意氣渾厚,意態跳宕;長短大小,各因其體;分行布白,自妙其致;寓變化於整齊之中,藏奇崛於方平之內,皆極精彩。」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碑刻書法。這些碑刻書法呈現的是唐風宋韻的楷書,在這類書風中,從保存的完整性和清晰度來看,尤以宋代紹聖元年《原州彭陽縣石窟寺盂蘭會記》碑尚佳。該碑由官方置建,縣令高舜俞作文,鄉貢進士耆年奉命書丹,京兆劉隱刻字。雖然是一種佛事活動,但根本精神體現了一個「孝」字,與中國傳統道德觀念完全相通,深入民心。所以,官方在建造該碑時,頗費苦心,十分在意。不僅由縣令作文,而且由進士書寫並由古長安城的劉隱刻字,文化含量是極高的。品觀該碑的書法,雖然整體由楷書表現,但細讀其中的味道,有唐人的楷書脈絡,又有宋人的楷書衣缽。通篇整齊嚴謹,疏朗虛和,中宮緊密。橫、豎、撇、捺主筆的引寫伸張,顯得四邊具備,八面玲瓏,氣韻生動而筆勢奔放。乍看平靜無漪,實則靜中有動、靈氣四浮,其筆力勁健,法度完備,奇巧險勁並存,穩固蒼秀雙含。筆意豐富,婉轉自如,運行與結字渾然天成。使唐風宋韻的書法完美結合,也是古人留給書壇的一頁璀璨奪目的篇章。

歲月如流,社會進變。北石窟門前的蒲河嘩嘩流淌,奔流不息。覆鐘山下,在石頭上開鑿出的洞窟里,流淌的不僅僅是佛像和陰刻的書法,還是歲月、文化長河。

明代佛燈燈盤邊緣銘文「佛燈一炷」拓片

《原州彭陽縣石窟寺盂蘭會記》碑

宋代政和戊戌陰刻題記拓片(局部)

宋代宣和五年陰刻題記拓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書畫天地 的精彩文章:

淺談書法教學的核心要素
「學術」真是為藝術貼金的嗎?當代書法到底應該尚什麼?

TAG:書法報·書畫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