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麼培養「聽話」的寶寶

怎麼培養「聽話」的寶寶

分享最實用的成長心理學

我常聽到身邊的人這麼說:「現在的孩子可聰明了,你和他說什麼,他都懂。」 如果孩子真的這麼懂事,為什麼有時候他不聽我們的?

春節後,我的心理學專欄里,已經有兩千多條留言。在這些留言里,很多寶媽會表現出同一樣的想法:「2歲的寶寶已經能聽懂大人的話。所以只要講道理,孩子就會聽大人的話。」 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美國有一位非常著名的護理學家,卡洛琳。她從耶魯大學護理學院畢業後,用25年做了一個親子研究項目。這個項目中有很多遊戲,其中一個是給3歲寶寶準備的井字棋遊戲(tic-tac-toe)。

遊戲的規則特別簡單,寶寶和媽媽玩,一個用O子,一個用X子,輪流把棋子放到棋盤的空格里。這麼簡單的遊戲,3歲寶寶應該一教就會,對吧?但實驗的結果,有點反直覺,一些家長怎麼都教不會寶寶。

卡洛琳後來總結,如果寶寶沒有按照要求把棋子放在棋盤上。比如說,放在了自己的耳朵上。這個時候,如果媽媽說,「別放那,放這!」 寶寶很快會對這個所謂的遊戲失去興趣,然後母子倆就絕對玩不下去了。那應該怎麼做呢?

卡洛琳發現成功的媽媽是這麼做的:首先媽媽會觀察,看寶寶對遊戲的哪個部分感興趣。比如說,寶寶對一顆棋子感興趣。

然後,媽媽就教寶寶這顆棋子的名字。如果孩子能說出棋子的名字。比如,「圈圈」。好,那就遞給他另一個棋子,同時輕聲細語地繼續引導他。每當八寶做對的時候,媽媽還不會忘了及時的表揚。

卡洛琳發現,能教會寶寶玩這個遊戲的媽媽,都特別關注寶寶的需求。她們會琢磨寶寶的每個動作是為了什麼。是對棋子好奇嗎?還是想把手指穿過O型的圈圈?然後,媽媽會耐心地引導寶寶的好奇心,最後學會遊戲。

你看通過耐心地引導,能讓寶寶充分的享受被媽媽關注的感覺。他的每一個需求都得到了滿足。這個感覺很溫暖,所以,親子間愉快合作的概率也就大大增加了。這裡面最重要的是,家長對寶寶需求的順應

聽話源自信賴,而不是懂事

在卡洛琳的研究里,所有的寶寶一開始都不理解遊戲的意義。最後學會遊戲規則的寶寶,並不是因為聽懂了媽媽的指令,而是剛好相反,是媽媽順應了寶寶的需求。

媽媽的順應贏得了寶寶的信賴,所以寶寶才會「聽媽媽的話」。我們平時帶娃,一定也有這個體會:寶寶和誰關係好,就聽誰的話。

我們常常高估寶寶的理解能力,認為他們聽父母的話是因為懂事。其實,寶寶的認知能力非常有限,很多時候達不到「懂事」的程度。他們聽話的原因,往往非常簡單,就是對父母的信賴。

先順應寶寶,再贏得「聽話」

雖說每個寶寶都依賴父母,也都愛父母,但親子關係的質量,也有好壞之分。我們之前講過,寶寶和家人的依戀關係有4種類型:安全型,反抗型,迴避型,紊亂型。

其中只有安全型依戀關係,才能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也只有在安全依戀關係中,寶寶才顯得很「聽話」。也就是我們平時感受到的:寶寶和誰關係好,就聽誰的話。

形成安全依戀關係的過程很像這個循環:

聽話,往往是寶寶信賴父母的表現,卻並不一定是寶寶懂得了父母指令背後的道理。所以我們沒必要高估寶寶的理解能力。很多時候,他們聽我們的,只是因為我們值得信賴。

補充一句,寶寶的需求,很時候並不是擺在明面上。它需要我們仔細觀察和分析。並且寶寶的需求也有「好」有「壞」,應該分清性質後選擇性的引導。

大都數情況下,寶寶的需求都是單純的、「好」的、必需的,我們應該順應它們。這樣才能養育出「聽話」寶寶。

這裡是七果叔叔的成長心理學頻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天吶!她長得丑卻是世界上最紅的名模,後霸氣倒追法國帥哥,如今混血寶寶長得很無奈啊
寶寶三歲之內不能吃這些、你知道嗎?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