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段關於「天工獎」的往事,耐人尋味!

一段關於「天工獎」的往事,耐人尋味!

「玉雕行業的未來是光明的,它的未來值得期待」

一段關於「天工獎」的往事,耐人尋味!

整理:殊勝和善

所示藏品:殊勝和善古典藝術館提供

如同所有偉大的事業一樣,「天工獎」的起步也是異常艱難,創辦者除了要承受巨大的壓力之外,還要面對沒錢、沒地兒、沒人的窘迫。

在這樣的條件下,天工獎又是如何開辦起來的呢?它為行業創造了怎樣的價值?

通過下面這篇文章,或許你就會明白。

背景:行業一盤散沙

對於剛剛邁入新世紀的中國玉石行業來說,情況很不樂觀,用兩個字來形容當時的狀態就是——膠著。玉雕行業雖然已經脫離了計劃經濟體制,但新的市場經濟秩序尚未建立起來。當時的行業狀況可以說是市場混亂、垃圾橫行,行業的整體聲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行業內部也是新舊勢力互相爭鬥,國營大廠雖然沒有了往日的雄風。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餘威尚在,面對揭竿而起的「小弟」——私營企業,自然是沒有好臉色;另一方面,已成氣候的私營企業如同「各路諸侯」,一面數落著當年的老東家不識時務,一面毫不留情地攻城陷地、開疆擴土。整個行業一盤散沙,大家的生意越來越難做。

自20世紀80年代末玉器外貿出口陷入停滯之後,玉雕行業逐步從「一致對外」,轉而開始爭奪國內市場。但十年「內戰」下來,整個行業進入了一種無序的狀態。那些「老國企」還在翻著計劃經濟時期的老黃曆,體制僵化,大部分不能適應市場,日子越來越難過。

而一些脫離體制的經營者,是想咋干就咋干,原來在國企還有個質量標準,現在連標準都沒有了,能省事就省事,連坑帶蒙,反正客戶也不懂,就是奔著掙「快錢」去的。回憶起那個特殊時期,業內人士說道:「市場被做爛了。這樣一來,那些想干點事的人,反而沒法幹了。」

管理困難重重

當時很多業界人士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呼籲行業協會進行管理,而奧岩作為當時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玉石專業委員會的秘書長,卻並不認同「管理」這個詞,「管理是需要基礎條件的,要麼有錢要麼有權,而當時的玉石專業委員會是一窮二白——不僅兜里沒錢,手裡也沒權。協會不是政府機關、不是公檢法,沒有行政執法權,人家憑什麼聽你的?」

奧岩這麼說是有道理的。因為「中寶協玉石專業委員會」就是個社會團體,不是國家行政機關,基本上跟玉雕行業的「聯合國」一樣。而「奧秘書長」乾的事兒,也跟「聯合國秘書長」差不多,看起來官不小,但能說了算的事兒並不多,沒有行政執法權。做一些組織、外交、倡議性的工作還可以;如果人家不願意聽你的,該幹嘛幹嘛,你也沒辦法。

畢竟中寶協只是一個行業團體,是個大家坐下來商量事情的地方。

不尋常的開始

對於行業存在的問題,奧岩一直在思考解決的辦法。雖然不能管理,但是可以——引導。

他相信行業中那些期待改變的有識之士,一定會給予最大的支持。他要把行業中這些資源整合起來,實現他長久以來構想的解決方案——2002年,第一屆「天工獎」誕生了,中國當代玉雕行業也隨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天工獎的意義

可能有人要問,不就是一個獎項嗎?至於說那麼玄乎嗎?舉一個通俗的例子,假如大學把考試取消了,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時都沒有成績單,那麼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就必須要有相當的專業性,才能從一大堆人群中鑒別出哪些是高手、哪些是一般的、哪些是混日子的,而且這個鑒別會相當耗費精力。如果是偏門的專業,即使是混日子的學生也能把外行蒙得一愣一愣的。但是有了考試成績就不一樣了,一個得91份,一個得19分,高下立見。

玉雕作品的價值評判就是專業性很強的一件事,外行很容易被糊弄。而「天工獎」就好比是一場玉雕行業的「全國統考」,它為行業建立的是一套玉器價值的評判標準。一方面它引導消費市場——看到了吧,這才是好東西,以後別讓人給蒙了。另一方面引導業內——你以後不能老表揚自己了,水平如何比完再說。想靠耍嘴皮子蒙人的,趁早歇了吧。

寧缺毋濫、決不妥協

毋庸置疑,「全國統考」對行業來說,肯定是件好事;但是對於發起人奧岩來說,卻註定是要得罪人的。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對於藝術,就更是各有各的喜好了,評判標準極難把握。

但「天工獎」幾十年做下來,不僅做到了業界最具影響力、最具權威性,也做得業界心服口服。行圈裡的人都知道,「天工獎」之所以一直能保持著高水準,與他們「極其挑剔」的審美眼光不無關係的。另外,作為評委,不但油鹽不進,而且六親也不認。「玉雕藝術和其他藝術門類一樣,既需要創作者們充滿熱情的創作,也需要批評家們犀利冷靜的評析,所以「天工獎」在評委選擇上也一直堅持著專業、公平、開放的原則,不但要接受行業內客觀的藝術批評,也要接納來自行業內外的藝術指導「。在他們的堅持下,每年面對數千件的送評作品,「天工獎」一直執行著嚴格的評委制度、評選標註,寧缺毋濫、決不妥協,堅守著業界第一品牌的榮譽與權威。

18世紀,英國的囚犯要運到澳洲做工,英國將囚犯運輸承包給了私人海運公司,當時政府是按照上船的人數來付費,結果這些承包商為了賺錢,拚命往船上擠人,囚犯生存狀況非常惡劣,死亡率奇高。後來政府改變了制度,由按船上人數付費,改為按下船人數付費,一下子死亡率下降到1%。就如哈耶克所言——壞的體制會讓好人作惡,好的體制能讓壞人從良。這也正是天工獎的意義所在,它運用市場的手段引導行業,為當代中國玉雕行業建立了一個有著良性競爭環境的,鼓勵強者,倡導創新的新體制;而「天工獎」的獲獎作品也成為了收藏界炙手可熱的收藏對象。

「天工獎」的成功離不開業界共同的努力

對於天工獎的成功創辦,主辦人奧岩謙虛的把它歸結為業界共同的努力,「那些創作出傳世之作的藝術家們,那些為中國玉文化留下印記的人,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我有幸參與其中,非常榮幸。」

總結:雖然從大環境來說,當前的玉雕市場行情有所萎靡,但是我們從業者、玉雕師的不懈努力中依然可以看出,玉雕行業的未來是光明的,它的未來值得期待。

-再讀一篇-


愛玉,愛的深沉

賞玉之美 品玉之韻

殊勝和善古典藝術館出品

回復「幫助」了解殊勝和善古典藝術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殊勝和善和田玉 的精彩文章:

每一方玉自成一體 意味無窮
從現在到過去,從河道到巴扎

TAG:殊勝和善和田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