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日本女兵,曾救下107個中國人,最後嫁在中國,安度餘生

一個日本女兵,曾救下107個中國人,最後嫁在中國,安度餘生

伊藤郁子是個日本女兵,生於1925年10月21日,老家位於日本北海道近岩手縣。其父是近岩手縣農林局的專員,母親是普通的家庭主婦。

伊藤有兄弟姐妹4人,她在家中排行老三。從小生活在海邊的伊藤最喜歡游泳,她練得一身游泳的好本領。

九一八

1945年春,伊藤從日本護士學校畢業。正值20歲青春年少的她,正想為人類健康和平奮鬥時,她和其他79名同學被派往中國東北戰場,成為了一名女護士兵。

伊藤對日本的侵略行為是深惡痛絕的,日軍的殘暴和罪行讓她對日本深感失望,反戰、厭戰的情緒讓她深深自責。1945年8月上旬,蘇軍向關東軍發起最後的剿殺。蘇軍坦克軍團大兵壓境,日軍如秋風落葉,不堪一擊。

日本女軍醫

伊藤所在的醫院也如驚弓之鳥,亂成一團。一天,醫院接到上級命令,要求所有人員必須立刻撤離。院長帶著2000多名傷員和醫務人員逃跑,但由於被牡丹江所阻隔。在一片慌亂之中,院長揮舞著東洋刀下令將830多名重傷病員注射酒精和空氣,給走不動的家屬和小孩服下毒藥。隨後,又脅迫1500多名輕傷員和醫務人員跳江自殺。

伊藤跳進牡丹江後,不甘心就此死去的她憑著一身好水性與風浪搏鬥3個多小時後,終於爬上了岸邊。上岸後,伊藤剪掉頭髮,女扮男裝混進了難逃的人群。

剛剛畢業時的伊藤

不久後,伊藤在逃難中被一支八路軍救護隊收留,成為了救護隊的一員。在救護隊,伊藤先後為107個八路軍戰士輸血,用自己的血救活了這些受傷的士兵。她的舉動贏得了八路軍戰士的讚許,人們稱其為日本天使。

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伊藤面臨著兩個選擇,一是回到日本,二是留下來。伊藤從內心深深地感受到,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犯下的種種罪行,子子孫孫幾輩子也償還不完。中國是個有人情味的國家,她決心留下來用自己的行動為日軍贖罪。

加入八路軍的伊藤

就這樣,伊藤通過積極爭取,終於成為了牡丹江野戰醫院的一名護士。

1950年,25歲的伊藤被調到解放軍山西康復醫院工作。在那裡,她遇到了一位前來療養的中國軍人宗序定。宗序定是江蘇如皋人,是一名軍官。二人一見鍾情,情投意合,很快就確定了關係。

如皋

伊藤告訴宗序定,她是一個日本兵。宗序定明確告訴她,他並不害怕,也不會嫌棄她。1951年,伊藤申請加入了中國國籍,同年便與宗序定喜結良緣。第二年,伊藤生下一個女兒,這個溫暖的小家庭就此組建起來。

1954年,伊藤和轉業的丈夫回到老家江蘇如皋,從此在如皋定居。結婚後的伊藤是個賢妻良母,曾4次幫助丈夫戰勝了病魔。在丈夫被錯誤批鬥的時候,伊藤多次寫信求助,甚至親自跑去找宗序定的老上級求情。

伊藤和丈夫

1972年,伊藤提交了申請,回到日本探親。臨行前,宗序定告訴伊藤:回去之後能定居就定居,不要考慮我和孩子。然而,伊藤明確告訴宗序定,她一定會回來的。

時隔27年,伊藤再次回到故鄉北海道。伊藤回到日本,引起了日本國內的極大關注,時任日本外相的大平正芳接見了她。伊藤84歲高齡的老母見伊藤還活著,更是哭得死去活來。

伊藤回國與日本外相交談

1973年春節前夕,伊藤不顧家人的反對和老母親的極力挽留,毅然坐上返回中國的輪船回到了丈夫和女兒身邊。臨行前,伊藤給母親說:「媽,我愛你,我愛日本,但我不會離開中國,我的心永遠在中國。」

1999年,伊藤郁子110歲的老母親惦念女兒,給她打電話讓她回國。伊藤回去日本看望母親後,又選擇回到了中國。

2016年12月8日,伊藤郁子在老家如皋去世,享年92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兵之眸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有外遇後,宋美齡不急不慌,貴人高招,十分聰明
中越戰爭:慘烈的四號橋反伏擊戰,團長親眼目睹兒子犧牲

TAG:老兵之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