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播學:有路能通向夢想,為何不放手一搏?

傳播學:有路能通向夢想,為何不放手一搏?

學校專業

政治 65 英語 69

專業一 120 專業二 124

總分 378

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

現已擬錄取。

關於擇校

還在糾結要考哪個學校的萌新們,請問問自己的內心,自己想要去的到底是哪裡?想清楚了,就不要害怕目標高遠,不可抵達。請相信,只要經過努力和堅持,我們終有一天會到達,只是有時候那一天可能會來的慢一些,但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請不要輕易否定自己。

我本科就讀於一所普通211的新聞學專業,但我們專業每年考上中傳的學生也寥寥無幾。當時我們班任知道我要考中傳時,也曾勸我選個穩妥輕鬆一點的學校。由於我成績在我班也只是中上游,也曾想過中傳這個目標對我來說是不是太高。可是,當自己一個人靜下心來想的時候,發現自己內心最想去的還是中傳。也許換個低一點的目標院校,我可以走得輕鬆一點,但是我想這會讓我因為錯過自己心中最想去的地方而留下一輩子的遺憾。既然現在有機會可以選擇一條或許能夠到達它的路,為什麼不去放手一搏呢?不試試,又怎能斷定自己就不行呢?

關於初試備考

時間流程跟著師哥的全年複習計劃來就可以。附上鏈接:

全年複習計劃:傳播學全年複習計劃

下面我就以自己在備考中總結的一些關於看書、寫題、熱點和論文等方面的經驗,跟大家做一分享,希望能對大家的備考有所幫助。

01

看書:基礎一定要打牢

第一遍看基礎書目的時候一定要細,慢一點沒關係。遇到不懂的、想不通的地方,自己可以百度或和同學探討,也可以在群里問師哥。千萬不要不懂也不去查,也不問,這會影響你基礎知識的紮實度和之後再回顧書的進度。而且,經過自己思考和查閱的問題,一定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到現在還清楚地記著當初問過師哥的問題。

看完書後,記得整理框架,這個框架不僅僅是書的目錄和小標題,還要把其底下涉及到的每個小知識點都列出來,這有利於我們對基礎知識的架構和記憶,避免一本書從頭到尾看完卻不知所云。有了自己的框架圖,可以根據真題把考過的知識點標出來,這樣可以總結出哪些是熱門考點,哪些考點隔了幾年沒考,對這些知識點都需要格外注意,以防成為今年的考題。師哥《半夏傳播學聖典》里還有一些根據自己的邏輯畫的框架圖,如傳播史的框架圖、批判學派的框架圖,都有助於加深我們對基礎知識的理解。

對基礎知識有了深刻的理解,後期寫題的時候就會順手很多。記得我在寫第一道論述題「用意識形態理論分析雙十一網購現象」,由於當時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還不是很深,就將「意識形態理論」只限定於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理論和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自然就寫不出太多東西。而後來隨著對知識的回顧得多了,理解也逐漸加深,明白了之所以把阿爾多塞和葛蘭西的理論劃分為意識形態理論,是因為他們的核心內涵都是強調意識形態的反作用。所以寫上面那道題其實只要抓住這個核心內涵就好,論述的過程中可以用「受眾商品論」解釋意識形態的來源,用羅蘭·巴特的「神話」和列維·斯特勞斯的敘事分析解釋具體通過什麼方式讓意識形態發揮影響。總之,對基礎知識有了深刻的理解,寫起題來就會更加得心應手。

而且,紮實的基礎知識對複試也有很大幫助。像我們今年複試的專業筆試有考到「媒介即訊息、數字鴻溝」等都需要初試時的基礎知識。如果當初基礎知識打得牢固,即使初試過後,經過一兩個月的放鬆,不碰初試的書,拿到考卷我們也能快速回憶起基礎知識,這足以減輕準備複試的負擔。

寫了這麼多,就是想強調基礎知識的重要性。而要想打好紮實的基礎,自然少不了反覆的回顧和深刻的理解。我考研期間,一直都將《傳播學基礎》和聖典帶在身邊,以便遇到記不太清的知識點可以隨時翻閱。

02

寫題:構建邏輯框架+師哥的視角

論述題中經常會遇到像「請舉例分析如何在國際傳播中達到精準效果」「人工智慧對媒體行業有什麼影響」,這種涉及到一件事或一種現象的題目。對於這種題,我們首先要建構邏輯框架,即萬事的發生都有起因、經過和結果。

起因可對應導致這件事發生或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其中,受眾商品論和媒介技術的變革基本可以作為兩個萬能原因,解釋很多事情為什麼會發生。媒介技術的變革這塊兒,請參照《網路傳播概論》,還有師哥聖典中總結的新媒體的特點,一定要爛熟於心。

經過可對應這種現象是什麼、如何做這件事、事件發生的流程經過等。具體事件發生的流程經過可用師哥的信息流動視角來解讀。

結果可對應這件事帶來的意義、作用和影響等。如果有負面影響,一定要再提出解決策略。解決策略用師哥的升華視角。

不過,每道題問的側重點可能不同,如「請舉例分析如何在國際傳播中達到精準效果」側重經過、「人工智慧對媒體行業有什麼影響」側重結果,這樣我們就根據題目的側重點,選擇對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中哪部分內容進行詳述、哪部分內容進行簡述。

但是,這個框架並不是一定的,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答題框架。例如,「人工智慧對媒體行業有什麼影響」,還可以將媒體行業分化為內容採集、製作、分發、消費等各個環節,然後分別論述人工智慧對各個環節的影響。

總之,答題只要有邏輯就行,不一定要局限於確定的框架。記得我們真題小組裡寫「意識形態」理論那道題時,不知大家是否受了師哥答案的影響,所有小夥伴答題框架和師哥都一模一樣。討論的時候,有小夥伴反映看了兩篇就不想看了。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讓自己限定於固定的模式框架,我們學科的特點本來就讓論述題沒有標準答案。

03

熱點:準備一些典型案例即可

起初,我在搜集熱點上花了很大的精力,專門準備了小本本記各個新川考研公眾號中總結的熱點事件,可是後來我發現這其實並沒有必要。對非常熱門的事件,我們做到對它的來龍去脈有所了解,並稍加思考,以防其作為考題出現。而對於作為案例用於論述題中,其實只用準備一些典型案例即可。像「紅黃藍」事件的案列我從初試一直用到複試,初試用它解釋了社交媒體的傳播特性,複試面試用它論述了媒介素養研究的現實意義,複試筆試用它解釋了風險傳播。所以,記一些典型案例可以運用各種題目中。

再就是,在看論文的過程中,也可以從中搜集一些案例,所以,在前期準備中沒必要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在追熱點上。

04

論文:中傳老師的論文一定要看

其實,我覺得看論文還是挺重要的,這不光對初試有幫助,對以後寫畢業論文、科研設想等都有幫助。但是很慚愧,我並沒有好好看,當初下載的很多論文現在還靜靜躺在文件夾里沒有被打開過。

不過,我把胡大大、張磊老師、段鵬老師近三年的論文基本上都看了,而且在考試中也用到了。我們當時考了「試以『差序格局』理論分析社交媒體」,然而我並不知道「差序格局」理論是什麼鬼。但是我看過張磊老師的《集體記憶、民族認同與差序傳播:對一個水族家族的探索性研究》這篇論文,裡面有涉及到對「差序傳播」的論述,所以考試時我就結合對「差序傳播」的理解和新媒體的特點答了這道題。還有「人工智慧對媒體行業有什麼影響」這道題,我是按照張磊老師的《智能媒體的現實圖景與未來想像——以新聞領域的變化為例》這篇論文的思路框架來寫的。所以,到時候如果時間不夠,來不及按專題看太多論文的話,就一定要把中傳幾位主要的老師的近年論文給看了,說不定就會在考場遇到類似的題目。

盡我所能,把自己當初有過糾結和困惑的地方,以及總結的一些經驗寫出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這次能夠壓線進複試,並最終被錄取,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也希望自己能夠把這份好運帶給更多的人。

最後的最後還是想要告訴大家,努力終會有回報,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寫在最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日之陽考研 的精彩文章:

2019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考試大綱

TAG:夏日之陽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