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任何改造自然的行為必須三思
編者按:陽含熙(1918年4月29日——2010年8月2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著名生態學家,新中國生態學奠基人之一。今天是陽含熙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陽含熙的學生們撰文回顧先生的科研歷程,深切緬懷先生。
陽含熙:「我們的使命是愛護這個無限豐富的自然界。」
陽含熙先生離開我們7年多了。今天是陽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我們作為學生,非常自豪和榮幸地與先生共同度過二十多年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美好時光。時至今日,總覺得先生還在我們身邊,還活在我們心裡。他的音容笑貌、言談舉止歷歷在目,縈繞於耳,時常鞭策和鼓勵我們不斷努力,繼續前行。
先生1918年生於江西南昌。1939年獲金陵大學森林學學士。1949年獲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植物學院科學碩士學位。1950年獲英國牛津大學森林學碩士學位。新中國成立後,他懷著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於1950年底回到祖國,成為新中國生態學、森林生態學、系統生態學開拓者之一。先生以其光輝紮實的生態學研究彰顯了大家的人格魅力和榮譽所在。
上世紀50年代,他為海南島橡膠林勘察設計和熱帶林業提供科學依據;60年代,他提出杉木林人工林型分類、氣候區劃和土壤分類系統;70年代,他倡導並發展了中國植物數量生態學的研究工作;80年代,他應用計算機模擬中國植物群落數量分類、種群格局、年齡結構、更新策略和動態研究。先生於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2010年8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先生一生愛讀書在學界內外是出了名的。他說,「一卷在手,古今中外的人都來和我談話,非常自由地談話,名山大川異方殊俗,任意游賞款接」。國際上凡出好的生態學新書總要一睹為快。從我們開始在先生手下學習,到他耄耋之年,總能看到先生手不釋卷,神遊卷中。先生記憶力超強,過目不忘。但先生更愛讀大自然這本活書,認為讀書與接觸大自然這本「活書」相比,是天壤之別。大自然的無限風光,豐富多彩,變幻莫測,讓人頂禮膜拜。他常常教導我們,我們的神聖使命是愛護這個無限豐富的自然界,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師法自然;任何改造自然的行為都必須三思而行。
1999年陽含熙先生在內蒙古自治區東烏珠穆沁旗與當地的牧民家庭合影
先生不僅是科學大家,也是教育大家。他對學生要求嚴格,但又不拘一格。他帶學生很重視基礎功底,鼓勵交叉融合,他的學生中不乏學數學、物理、氣候、生態等多學科背景者。先生言傳身教,誨人不倦,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尤其注重開拓學生的研究視野,學生不僅在學習期間,即使在畢業之後多年,仍時常得到先生的諄諄教誨,終生受益。
先生學貫中西,行達南北,是中國MAB事業的開創者。1978年,為了推動「人與生物圈計劃」在中國的實施,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簡稱「中國MAB」)及其秘書處建立,陽先生擔任中國MAB首任秘書長,1982年任副主席;1986年,出任聯合國「人與生物圈」協調理事會副主席。在他任職期間,為中國制定了「人與生物圈」項目計劃;並為發展中國參加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為中國首批「長白山、鼎湖山、卧龍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為促進國際生態學合作做了大量奠基性工作。
1979
年陽含熙先生在訪問荷蘭ITC學院時,代表中國MAB代表團致辭
他率先倡導並發展了中國的植物數量生態學,使植物生態學由定性描述階段發展到定量分類階段。他最早介紹國外數量生態學論著進入中國,先後主持翻譯出版了E.C. 比洛(Pileou)的著名經典《數量生態學》(1969),英國陸地生態所的《植物生態學的方法》(1982)以及《植物生態學譯叢》(1-4集);並於1980年編寫出版了國內第一本《植物生態學數量分類方法》專著。這些著作對中國植物數量生態學的發展起了先導和促進作用。
1982
年陽含熙先生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草原定位試驗站與工作人員合影
他還指導研究生修正了霍恩(Horn)在1976年用馬爾科夫鏈模型研究植物演替的方法,提出兩種新的轉移概率計算方法,比霍恩的模型更加接近實際。這一成果於1986年第4屆國際生態學年會上報告,引起強烈反響。
當前我們正邁入開創生態文明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值此陽含熙先生誕辰100周年之際,我們緬懷先生,更覺責任重大。我們一定要學習他求實創新、銳意進取的治學精神,學習他愛國奉獻、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學習他矢志不渝、堅持真理的科學作風,把老一輩科學家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學術思想傳承下去、發揚光大,為建設生態中國做出新的貢獻。
來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作者:侯向陽 、盧琦、韓進軒
※劉鶴在科技部門調研
※冰結構探測機器人與「海翼」水下滑翔機強力支撐科學考察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