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鬼谷子忤合術:章邯棄秦二世,改投項羽,終成大事

鬼谷子忤合術:章邯棄秦二世,改投項羽,終成大事

「古之善背向者,乃協四海,包諸侯忤合之地而化轉之,然後求合。故伊尹五就湯,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後合於湯。呂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後合於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歸之不疑也。」——《鬼谷子·忤合篇》

釋義:古代那些善於運用背向之理,反忤之術的人。縱橫天下,常常掌握四海之內的各種力量,穿梭於各個諸侯國之間,然後達成「合」於聖賢君主的目的。所以,商朝的開國賢相伊尹,五次投奔商湯,五次投奔夏桀,其行動目的還未被世人所知,就決定一心臣服商湯王。周朝的開國功臣呂尚,三次接近文王,三次進入殷商國都考察,懂得天命的制約,最終決定選擇輔佐周文王,君臣親密合作。他們在活動中明白了天命所歸,所以最後毫無疑慮地歸順明主。

鬼谷子忤合術是以反求合的方法,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判斷形勢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擇主依時而變,棄暗投明,適當的時候炒掉你的上司,才能開啟新的人生。

歷史人物大智慧

章邯是秦朝的大將,對朝廷忠心耿耿,屢建大功。陳勝、吳廣起義後,章邯受命討伐。

權臣趙高掌控了朝政,章邯性情直率,趙高惱怒他不諂媚自己,掌控朝政,迷惑君王,讓秦二世對章邯的大功視而不見,為了報復章邯,阻止章邯派去的信使見秦二世。

項羽崛起後,章邯和他交手,趙高故意安排,導致章邯軍力不足,多有敗績,他為此向朝廷頻頻告急,不想趙高為置其於死地,不僅不派兵援助,還把他的告急文書一律扣壓,從不向秦二世稟報。

章邯連連失敗的消息,終於讓秦二世知道了。秦二世身邊的太監說:「章將軍勇冠三軍,若他有失,秦國就危險了,陛下將怎樣對待他呢?」

秦二世怒不可遏:「章邯深負皇恩,罪該萬死,他還想活命嗎?」

太監搖頭說:「陛下既依靠他殺敵保國,就不能任性責罰他了,否則他懼禍投敵,陛下豈不更加危險?陛下若能略作撫恤,章邯不見陛下怪罪,他定能定下心神,再為秦國建功。」

秦二世於是再找趙高議論此事,趙高故作驚訝地說:「章邯此人自高自大,向來不把朝廷放在眼裡,這樣的人不加責罰,哪能顯出陛下的天威呢?」

有的大臣見秦二世又要下詔指責章邯,上奏說:「時下乃國家多事之秋,章邯實在是不可多得之良將,一旦詔書降下,萬一章邯投敵,陛下豈不是得不償失?」

趙高在旁陰聲道:「皇上賞功罰罪,理所應該,章邯若心懷異志,正好可將他除去。他若為忠,又怎會因皇上責罰而叛敵呢?」

秦二世於是下詔,對章邯大加指責,言辭甚厲。章邯接詔,又氣又怕,無可奈何。長史司馬欣替他探聽這其中的緣故,於是對章邯說:「趙高對將軍有心排斥,看來無論你有功無功,都不免遭他陷害了。」

章邯怒火中燒,皇帝如此聽信趙高,自己恐無出路,值此時刻,項羽派人送信,勸他反叛秦國,信中說:「白起、蒙恬都是秦國的大功臣,可他們的下場卻是被賜死。將軍為秦賣命奮戰,到頭來卻為趙高陷害、昏君猜忌,其命運也就可想而知了。天意亡秦,如將軍認清形勢,不但免除災禍,還有除暴濟世之大名,何樂而不為呢?」

章邯見信落淚,久不做聲,司馬欣長嘆一聲,出語說:「皇上不識奸佞,反責忠臣,這不是將軍欲反,而是不得不反啊。」

白起、蒙恬的前車之鑒,章邯也很擔心,即使打贏了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所以章邯選擇了投降項羽,隨項羽攻城略地,最後攻下咸陽,滅秦。

後來,章邯被項羽封為雍王。識時務者為俊傑,章邯的反叛加速了秦朝的滅亡和一個新朝代的建立。

謀聖鬼谷智慧

世無常貴,事無常師,鬼谷子認為要達到某一目的,實現自己的意願,必須曲折求之,以此求彼。如果遇到了昏庸的君主,縱使有經天緯地之才,也只能只是空懷蓋世之志,有時會因蓋世才情而喪命。做人要辨別是非曲直,做忠臣可以,但不要做愚忠之臣。遇到小人暗算而又無路可走時,最佳的辦法便是棄暗投明,另擇明主。

聖人應該「無所不作」、「無所不聽」,才能進退自如,遊刃有餘。鬼谷子認為任何事物都有正反逆順的發展形勢,實施忤合之術,必須充分認識萬物皆在變化中。無論謀臣說客,首先要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還應對具體事物多方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從而採取具體的應變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謀聖鬼谷先師 的精彩文章:

TAG:謀聖鬼谷先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