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上,丞相和宰相這兩種官職,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最新
04-29
丞相」一詞最早起源於戰國時期。秦武王開始,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有時分設左右,以右為上,稱為「右丞相」,「左丞相」,宦官擔任宰相職務的稱為「中丞相」。西漢初蕭何為丞相,後遷為相國。到文帝初年,設左、右丞相,以後只設一丞相。西漢建立,承襲秦制,設置有丞相,至哀帝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為大司徒,這段時間有220年,是歷史上丞相這一官職設置最久的時期。
漢朝與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稱為相國的話地位更高一些,到了明朝,中書省無令,僅設左、右丞相,權力極大。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以「圖謀不軌」之名誅殺了丞相胡惟庸,並下令撤中書省,廢除丞相。
宰相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官員的一種俗稱,不是具體的官名。史傳商代有伊尹為相,周代周公為太宰,皆為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官員,太宰與相就合稱為宰相。宰相有時候並不僅指一個人,也有可能是一群人。
宋朝以同平章事為宰相正式官名,以知政事為副。從漢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禮,逐漸降級,至宋太祖廢「坐論」之禮,使宰相地位大降。元豐改制,設宰相二人,幹道間又改為左、右丞相。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九品官人法制度為每個官職設計了任用的資品要求,任官所需要的資品被人們稱之為官品,丞相官品為一品,它的意思是丞相需要由最優秀的人來擔任。梁武帝改革,為官品加註,「帝於品下注一品秩為萬石」。這樣官品就有了官階的含義,一品官,就是國家組織中最高的官。
所以一字之差,兩個官職相距甚遠,也由此可見我國古代源遠流長的歷史,這些都是中華兒女不可多得的驕傲,關於古代官職您還有更多的了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本文由秀秀說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TAG:秀秀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