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術林距離 一醉難了

藝術林距離 一醉難了

據說,傅抱石好酒,喝醉了作畫更為自由酣暢,每出佳作。他還有枚閑章「往往醉後」,通常出現在得意的酒醉之作上。

▲作畫時的傅抱石

▲傅抱石自製閑章《往往醉後》

無獨有偶,林風眠也曾建議一位畫畫拘謹的學生喝點酒,這樣畫畫時就會狂熱起來。

於是很多畫畫的人喜歡用這個故事來為自己好酒貪杯找理由,還嘲笑不喝酒的同道「不喝酒怎麼畫得好畫」。

凡事不可絕對。美術史上的大畫家中,好酒貪杯的比例並不見得高於普通人。這也就是說,能不能畫好畫,喝酒不是決定性因素,它頂多對個別性格比較拘謹而酒後卻能放得開的人有點效。

喝酒或許會激發一個畫家的性情,令其更有自信,更有激情,更有想像力,但是如果他本身就不具備一個好畫家的素質,喝死也沒用。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談喝酒這個問題呢?「醉翁之意不在酒」,它揭示的是一個創作心理學問題。很多藝術家拼著命地訓練自己在技術上的能力,也苦思冥想如何創造出形式上的驚世駭俗,但就是疏忽了培養最重要的藝術心性。

藝術家的一生,實質上是不斷征服自己內心世界的一生。

薄薄一張紙,輕輕一桿筆,它就能讓一個七尺漢子膽怯心慌,躑躅不前。學過畫的朋友一定有過這種心理體會。有的畫家,一輩子都逃不掉這種心理上的障礙。他所見識過的美術史上的名家筆墨,非但沒有成為激發他創作靈感和信心的力量,反而成為他畏懼的陰影。

如何能使自己不必喝酒就具有創作的自信,就能有飽滿的激情,豐富的想像力,自由而肯定的筆觸,這才是一個畫家更需要去努力的。

從喝酒的話題我不禁聯想到很多畫家創作時喜歡聽音樂。其效用也相當於喝酒,它能把畫家帶入一種情緒中,更投入地創作。這跟演員培養感情也很相似。但是,聽音樂也未必都有益於創作,有時候可能還會起反作用。首先要選對音樂。因為每個畫家內心都有各自不同的旋律和節奏,選對了音樂會起到共鳴之效,選錯了音樂反而可能打亂畫家創作的節奏。

歸根結底,畫家要善於找到自己生命中的「旋律」和「節奏」,逐漸養育它,讓它壯大、完善。這才是正途。靠酒或音樂,頂多是種催化劑,不可依賴。屬於自己生命的旋律和節奏強大飽滿了,就會自然溢出,或涓涓細流,或浩浩巨浪,又何須靠其他來刺激呢?

正如同寫文章,語法正確、文筆精美,但如果沒有精彩的內心世界可以表達,也無濟於事。一個畫家,一生都要耕耘呵護心靈的田園——那裡荒蕪了,用酒也無法拯救,用音樂也無法喚醒。

▲傅抱石與關山月為人民大會堂創作

《江山如此多嬌》1959年

作者簡介

林明傑

畫家、藝評家、媒體人

新民晚報高級記者、藝評專欄《林距離》主筆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授、藝術總策劃

復旦大學哲學院人文智慧課堂特聘教授

中華藝術宮和劉海粟美術館藝委會委員

上海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及美術書法篆刻攝影藝術評論專業委員會主任

國家藝術基金和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專家評委

克勒門文化沙龍聯合創始人

出版藝術評論隨筆集《藝術是同床異夢》《藝術是漏網之魚》

藝術微信公眾號《藝術林距離》

【往期導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林距離 的精彩文章:

蔡元培怎樣給藝術大學選址
不該被疏忽的畫家——記奇女子李青萍

TAG:藝術林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