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農業生產技術,到底有哪些進步?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重要時期。各個國家,通過變法和變革,逐漸確立了封建的生產關係。各國新興地主階級為了擴充自己的經濟實力,竭力促使農業生產的發展。同時,剛剛掙脫了奴隸制枷鎖的農民,因為有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和一定數量的個人經濟表現出較高的勞動熱情。他們「蚤出暮入,強手耕稼樹藝」①這樣,在戰國時期,我國農業生產在工具改革、水利灌溉精耕技術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進步。
我們首先看工具改革。戰國時期,工具改革突出地表現為鐵制農具的普遍使用。我國早在西周時已有了冶鐵業,春秋時開始使用鐵制農具。但是,在春秋時期鐵制農具的使用還不很廣泛。到了戰國時期,隨著生產的發展,鐵農具的使用已經成為較普遍的現象。史書記載說:「美金(青銅)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鐵)以鑄鋤斤囑,試諸壤土。」②考古發掘情況表明,在戰國七雄活動的地方,即現在的遼寧、內蒙、河北、天津、河南、山西、陝西、山東、湖北、湖南、四川雲南、廣東、廣西、安徽、浙江、江蘇等地,都發現有戰國時的鐵制農具,地域極其廣泛。
從農具的種類看也很多,有鐵犁、鐵钁、鐵、鐵鋤、鐵鏟、鐵鐮、鐵刀,等等。河南輝縣的魏墓中,曾發現五十八件犁鏵、钁、鋤、、鐮、斧等鐵制農具。石家莊市趙國遺址出土的鐵農具佔全部出土工具的百分之六十五。鐵制農具的普遍使用,標誌著我國農業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具有重大的意義。恩格斯指出:鐵制農具的普遍使用,「使更大面積的農田耕作,開墾廣闊的森林地區,成為可能。」③這裡還要指出的是,隨著鐵制農具的普遍使用,特別是鐵犁的出現,解決拖犁的動力問題,已成為發展農業的重要一環。適應這種需要,牛作為一種動力被應用到農業生產上來了。
牛的使用,使人從笨重的耕地勞動中解放出來,這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的一次革命其次,我們看水利灌溉的發展。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認識到農業和水利的關係,如《管子》上說:「食之所生,水與土也。」①因此,各國政府都很注意水利灌溉事業。魏國鄴縣(地在今河北臨)令西門豹,組織人民排除各種障礙,興建漳水渠,有渠十二條,故又稱水十二渠渠成之後,能灌溉大片土地,把鹽鹼地改造成為良田,提高了產量。魏國還引黃河水入圃田澤(在今河南鄭州東中牟西),灌溉農田。
秦昭王(公元前306一前251年)時蜀郡守李冰領導人民在四川灌縣修建的都江堰,更是舉世聞名的宏偉工程。這一工程,由分水、開鑿、閘壩三部分組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了現代「系統工程」的思想。都江堰以灌溉為主,兼有分洪、航運等多種用途。都江堰工程把岷江水分為內江和外江。內江水繼續走原河道,外江分出後流入都江堰。都江堰總計分支河流有五百二十多條,分堰有二千二百多道,渠道總長約達一千一百多公里,能夠灌溉一百多萬畝農田。
這一工程的建成,使四川成都平原變成了「水旱從人、不知飢、沃野千里、世界陸海」的天府之國。至今都江堰雖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歷史,還在發揮著效益。秦國在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利用水工鄭國在陝西關中地區修建了溝通涇、洛水全長二百餘里、能灌溉土地一百多萬畝的鄭國渠。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增強了人們抗災的能力,有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最後,我們再來看看當時耕作技術的改進。
隨著鐵制農具的普遍使用和水利灌溉事業的發展,戰國時期農田耕作技術也有了很大的改進。由過去的粗放耕作逐漸趨向精細化具體表現是:(1)深耕的作用已為人們所認識。古書上記載說:「昔予為禾,耕而魯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予,耕而滅裂之,其實亦滅裂而報予。予來年變齊,深其耕而熟之其禾繁以資,予終厭飧。」①這就是說,耕地馬虎,耘田不認真,莊稼就長不好,只有「深耕熟極」,莊稼才能長得茂盛,收穫的糧食才能多。(2)對糞肥的作用逐漸有了認識。
當時人們在實踐中認識到,給莊稼施肥是增加產量的有效方法。史書上記載的「多糞肥田」②「積力于田疇,必具糞灌」③,就是人們認識肥料作用的明證。當時人們施用的肥料除人畜糞便外,還有莊稼肥和燒草木灰。《禮記》上記載:「季夏之月,土潤暑,大雨時行,燒薙行水,利以雜草,如以熱湯,可以糞田疇,可以美土疆。」④(3)對土壤的認識和甽畝法的形成。
戰國時期,人們對土壤的認識比過去有很大提高《管子·地員》篇曾把土地分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有若干等級。對於因地制宜,實行合理種植也有具體的記載。在認識土壤的基礎上,人們創造為甽畝法。所謂甽畝法,是一種相當進步的壟作技術。它要求下種之前要開溝起壟,在高燥的里將莊稼種在低畦里,在低濕的田裡將莊稼種在高畦上,這樣,高田可以防旱,低田可以防澇。世界上別的國家壟作技術較晚,英國到十七世紀,俄國到十九世紀,美國到二十世紀才開始使用壟作,而我們的祖先早在二千多年前就知道使用這種方法了。管最中戰國時期,由於鐵制工具的使用,水利事業的發展,耕作技術的改進,農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產量比過去也有了較大的提高。根據史書記載,由於各地條件的不同,收穫量大約是種子的十倍到一百倍。據李對戰國初年魏大陸量的估計,一畝地(約合今三分之一畝)普通可產粟一石半,上熟可四倍於此,即六石;中熟三倍,即四石半;下熟兩倍,即三石;饑荒年亦可收得數斗或一石。可見當時的農業生產,確實已經發展到一個相當可觀的水平。
※「襟帶長淮,東連三吳」——人才輩出的安徽阜陽
※我國第一斜塔下埋藏的帝王墓,幾經面世都未被挖掘,充滿了秘密性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