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空降中國第一高樓,摩天大樓里再現絲綢之路
光線幽暗的「石窟」中,壁畫的色彩依然悅目,線條極其流暢。這古老的、只能在遙遠的敦煌才能看到的景象,或許會讓剛剛在陸家嘴摩天大樓中穿行的人生出穿越時空之感。在上海展覽中心展示的「榆林第29窟」、「莫高窟第220窟」、「莫高窟第285窟」里,清晰呈現著神佛、古代帝王、貴族以及神獸的圖像。這些圖像,在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員的講解下,向人們傳達1000多年前絲綢之路上的生活景觀和信仰世界。
4月28日,這三座複製石窟連同其他110多件(組)展品,匯成「絲路敦煌·幸福生存」文化藝術展,向人們展示從新石器時代到元代的絲路文明脈絡。此次展覽的文物來自敦煌研究院、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省考古所、甘肅省簡牘館、蘭州市博物館等7家研究機構。展品包括這些機構具有代表性的藏品,如代表仰韶文化的對三角紋彩陶體、西漢鎮墓辟邪的木獨角獸、北朝時期的東羅馬鎏金銀盤、唐代大雲寺舍利銅函金棺銀槨,以及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倖存的經書。
前來參展的三個「洞窟」都是由敦煌研究院等比複製而成。其中,「榆林第29窟」的高新數字技術復原窟是首次對外展示。據講解員介紹,「29窟」是榆林窟中西夏意味最濃郁的一窟,壁畫上寫有神秘的西夏文字,也極為細緻地描繪了西夏男女貴族的形象。這座石窟雖然曾遭煙熏,病害嚴重,使得壁畫斑駁,但依然被視為晚期敦煌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
除了呈現三座完整的石窟,莫高窟第003窟(元代)中的「千手觀音」及莫高窟第158窟(盛唐)中的「涅槃卧佛」也出現在展覽中。策展人利用異形成像裸眼3D技術將彩塑與壁畫融為一體,再配以空靈的音樂,塑造出安寧孤獨的氣氛。
展覽中體積最大的展品是「西戎貴族出行車輿」的複製品。「西戎貴族出行車輿」為甘肅張家川縣馬家塬戰國墓地出土的重要文物該墓地為2016年「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之一。此次展覽中的展品,為研究人員根據出土文物和相關資料復原而成。
展覽中還有一件元代「八思巴文虎頭銀符牌」也極具特色。符牌兩面都有虎頭花紋,虎面正向,神態猙獰,尖銳的前爪抱於胸前,虎身隱而不現。正面有八思巴文,書法端莊秀麗,疏密得體。八思巴文是忽必烈國師八思巴法王專為蒙古貴族創製的文字,後來被強行推廣至全國範圍,但遇到的阻力很大,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只有蒙古政權中高級別人物才懂得這種文字。因而,這類文字的很大一個用途就是傳達軍令。隨著蒙元帝國的消亡,八思巴文也逐漸被廢棄,成了一種「死文字」。對這塊符牌正面的文字,原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所所長照那斯圖做過釋讀,認為其翻譯為漢語是,「長生天,氣力里,皇帝聖旨,不從者治罪」。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展覽展期為10個月,期間還將舉辦50多場文化活動。開展時間為每天上午8點30分至晚8點。
※工信部:正研究制定相當幅度降低汽車的進口關稅
※美股創一個月最大單日跌幅,Facebook市值蒸發400億美元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