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一批90後離婚:常規操作,不必大驚小怪

第一批90後離婚:常規操作,不必大驚小怪

來源|榆楊傳媒(ID:hohai-yuyang)

中新網發過一條微博:第一批90後加入離婚大軍,閃婚閃離,導火索多為小事。

而題為:90後離婚的100個原因,登上了熱搜榜。

看似90後不合理的舉動,事實上是否真是如此,90後又做錯了什麼嗎?

01

我的觀念和你不同,不代表我不對

很多90後,通過QQ、微信,以及探探、陌陌等網路社交軟體認識,短暫交往後,選擇結婚,熱情過後,即刻離婚,就是所謂的「閃婚閃離」。這與中國傳統的婚姻觀相悖,遭到了許多批評。

梁啟超為徐志摩寫的祝婚詞,詮釋了傳統的婚姻觀:

志摩、小曼皆為過來人,希望勿再作過來人。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陸小曼!你要認真做人,你要盡婦道之職。你今後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業。你們兩人都是過來人,離過婚又重新結婚,都是用情不專。以後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願你們這是最後一次結婚!

在《見字如面2》中,李立群將其重讀,目的在於「給90後一句忠告,凈化當今婚姻觀」,旨在說明,90後對待婚姻,太過草率,閃婚閃離,是錯誤舉動。

真是如此嗎?

傳統的觀念,指導了幾代人的婚姻。社會在不斷發展,早已不是「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時代,傳統觀念縱然仍有合理的部分,也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的發展。

愛情和婚姻是有區別的,這一點沒人會否定。愛情是一個尋找的過程,只有不斷嘗試,不斷感受,不斷選擇,才能學會去愛,才能找到真愛。收穫一段美好的愛情,尚且需要如此大的努力,何況婚姻。在選擇與一個人結婚之前,沒有人知道,對方到底適合不適合與自己結婚,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明白。

閃婚閃離,是對婚姻的驗證,至少讓自己知道了,對方不適合與自己結婚,若不做嘗試,永遠不會明白。經歷過幾次婚姻,才能懂得何為婚姻。

很多人對此存在誤解,其實,閃婚不一定意味著閃離。我有一個表舅,當初和妻子通過網上認識,不久結婚,之後表舅在岳父底下做事。現在家裡有兩個孩子,日子過得很幸福。假如表舅選擇不和妻子結婚,熱情過後兩人的關係可能疏遠,一段美好的婚姻將擦肩而過,那將比「閃離」更加遺憾。

婚姻沒有固定標準,每個人對幸福的要求不同。傳統觀念深入大多數人的心,90後作為新生代,只佔少數,對幸福的定義和前幾代人都不同。韓寒說過: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作90後,我們總是被告知怎麼做是對的,怎麼做以後才會幸福。被告知一生就要結一次婚,長長久久。難道那樣做,我們真的會幸福嗎?今天,還有什麼事情是長久的呢?如果發現自己婚後並不幸福,還委屈著過一生,既是對對方的不忠,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新事物取代就事物,總要經歷慘痛的過程。當初倡導婚姻自由的時候,遭遇到了多大的反對!如今,婚姻觀正悄無聲息地進行著新的變革,開始階段,自然有很多阻力。

無論是哪種婚姻觀,都不能用對錯來評判,他們都滿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會產生不同的婚姻觀,我們需要慢慢地接受。

02

我長大了,給我多一點自由好不好

「蜜月帶婆婆」、「被催婚,草率結婚」……父母的過度參與,成為90後離婚的原因。先前,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現在更崇尚獨立自主。婚姻是兒女自己的事,應給予充分自由。

結婚不是為了結婚,而是為了幸福。社會上很多人,年過30仍未結婚,逢年過節,都會遭遇父母的催婚,甚至逼婚。在一些農村地區,超過25歲不結婚,就會受到催逼。網易《大國小民》記錄過一個故事:有位記者,33歲未婚,父母很著急。因為在村裡人看來,過了30歲還沒結婚的青年,不是生理上有毛病,就是腦子有問題。

父母的催婚,是因為年齡,人們似乎約定俗成,到了一定年齡,就要結婚。這樣看,讓兒女結婚,不是為兒女的幸福著想,僅僅是不想打破這條規矩。在父母的催逼之下結婚,婚後很可能出現三觀不合等問題,因為兩人在婚前沒有進行深入了解,或者說,自己根本不願和對方結婚。結婚後,兩人生活在一起,當然不能忍受。

過日子是夫妻雙方之間的事,父母適當參與就好,不要以上帝視角去指揮兒女生活。孝敬父母是傳統美德,沒有人願意和一個不孝敬父母的人結婚。真正的孝敬,是給予父母充分的陪伴,悉心的照顧,不讓父母為自己擔心,而不是一味的聽從父母的要求,毀掉自己的幸福。拒絕父母對自己私生活的干預,絕不是「不孝敬」的表現。

兩代人的觀念,存在多方位的不同,前面講,觀念不同,不代表不正確。90後的小夫妻,崇尚浪漫,這時被父母一棒子打回了現實,當然不願意,這是人之常情。父母的觀念,很多已經不能適應社會需求,比如,早日生孩子。對於剛結婚的小夫妻來講,很多時候,不是不想要孩子,而是不敢要孩子,當今社會壓力過大,生存都是問題,養孩子,根本養不起。但父母可能體會不到這一點。

父母的過多給予,也是一種干預。微博上,「90後離婚的100個理由」中,有這樣一條:結婚買房都靠長輩的「六個錢包」,那還不啥都得聽他們的啊?沒錢就沒有話語權,誰叫90後都買不起房呢?

父母的給予,一方面可以緩解子女的壓力,但也可能給子女造成心理上的負擔。給予本身,就是在無形中奪取話語權。若夫妻雙方都聽從父母的調遣,那兩人之間很小的矛盾,都能演變成兩個大家庭之間的矛盾,錯綜複雜,夫妻之間再也沒有了獨立的空間,婚姻便也失去了意義。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讓孩子幸福,請再給予孩子一點自由。

03

我為自己而活,婚姻不願將就

90後夫妻因為洗碗這種小事而離婚,多遭詬病。常言道,婚姻就是兩個人搭夥過日子,整天面對柴米油鹽,沒有什麼值得期待的,更無所謂愛情。其實並非如此。

張愛玲說過:結婚若是維持生計,那婚姻就是長期賣淫。任何一個結婚的90後,在婚後,都對婚姻懷有憧憬。結婚,是為了通過這種形式,將愛情維持下去,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當婚後發現他/她不像從前那樣好了,愛情不知不覺消失了,整天被一堆瑣事纏繞,真的成了「搭夥過日子」,當然會選擇離婚,離得早,自己才會有更多精力,去尋找真正的幸福。

婚前擁有著許多美好的事物,婚後都消失了,那為何還要通過結婚來刁難自己?這也成為很多90後選擇不結婚的原因。

有理想不一定會有改變,沒有理想一定不會有改變。誰都不願讓婚姻淪為「柴米油鹽」,前幾代人不敢有太多憧憬,所以他們的婚姻許多沒有什麼色彩,90後這一代,至少敢於期待。我相信,總有一天,夫妻會把日子過成詩。

那些像「鹹魚」一樣對待婚姻的人,你們繼續應付餘下的光陰,我們繼續尋找理想中的婚姻,絕不將就。

04

90後到底做錯了什麼

光明網的一篇報道說:隨著家庭觀念的變化,整體離婚率一路走高,不僅90後,80後、70後都是如此。結婚不久的90後,本身處於婚姻破裂高發期,離婚並不奇怪。公眾和輿論談論90後離婚現象,很可能誇大了90後的屬性原因,忽略了時代語境、外因驅動以及某些一貫的共性規律。

社會中也有很大一部分群體將90後定位為自私、輕狂、浮躁的一代,尤其是在婚戀觀更是認為90後缺乏道德底線,重視物質利益。離婚本來是正常現象,符合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僅僅是因為離婚的是90後,所以成了公眾熱議的話題。90後活在當下,章顯個性,率性而為,可是並不表示90後做事沒有原則,儘管「閃離」,但對出軌、搞外遇是強烈反對的。

在對待婚姻方面,我們不是草率,而是更真實,看一看70後、80後離婚的原因便可得知。請不要隨意指責我們,更不要動不動就貼標籤。

別人如何看待是別人的事,婚姻是自己的,幸福是自己的,無論對此持怎樣的觀點、態度,一定要讓自己過得開心一點,這才不枉此生。

相關資料 :

《第一批90後加入離婚大軍,對此不必貼標籤》-光明網

《傳媒時代90後婚戀觀研究與分析》-鄭媛媛

心情|閱讀|雞湯|電影|牢騷

紮根土地,愛著天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榆楊傳媒 的精彩文章:

有些老師,只會誤人子弟

TAG:榆楊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