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對話畫江湖導演劉闊:請不要將《風語咒》僅看為一部動畫片

對話畫江湖導演劉闊:請不要將《風語咒》僅看為一部動畫片



撰稿|劉    萱


編輯|函數哥




「粉絲寄來的刀片我們開了一個刀具店。」




這是動畫電影《風語咒》定檔發布會上,該劇導演劉闊的一番調侃。作為若森數字的王牌導演,劉闊曾先後執導過《俠嵐》、《畫江湖》系列作品。而這番調侃的背後,他所面臨的考驗或許前所未有。






作為若森數字的金字招牌,「畫江湖」系列計劃於今年暑期的7月13日將《風語咒》推向院線,這不僅是「畫江湖」的首部動畫電影,也是若森數字的首部電影作品。




成立於2003年的若森數字,曾花費了6年時間自主研發「曼陀羅」系統,直到2012年才開始用「曼陀羅」系統製作若森數字的第一部作品《俠嵐》,這家公司似乎一直不緊不慢地按自己的節奏行走。從早期的《俠嵐》到「畫江湖」再到《風語咒》, 若森數字的動畫作品明顯走向成熟,針對的觀眾群體也越來越偏向成人。




要知道,與《風語咒》同期上映的影片還有姜文執導的《邪不壓正》,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銃夢》等等,《風語咒》的票房壓力不可謂不大。登上大銀幕,就意味著「畫江湖」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動畫作品,而是真正作為一部電影來接受觀眾的考驗,與其他同期的電影大片同台競技。




作為今夏最受期待的動畫電影,劉闊和他的《風語咒》準備好了嗎?






《風語咒》與《俠嵐》的前世今生




「《風語咒》採用俠嵐世界觀,詮釋了一個『中國人自己的故事』」——劉闊




《風語咒》是「畫江湖」系列的首部動畫電影,講述了一個全新的故事,男女主角也是第一次登場。因為要配合五行之外的力量,主角對風的感知要超越普通人,所以給了男主角郎明「盲人」的設定。女主角蘇兮的設定勇敢而又美好,為了追尋內心,不斷和命運抗爭。




雖說是新故事,但導演劉闊在定檔發布會上透露了《風語咒》採用了俠嵐的世界觀,並且片中將會出現若森數字第一部動畫作品《俠嵐》里眾多老角色。這部《風語咒》與《俠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數娛夢工廠:《風語咒》里出現了《俠嵐》的人物,是不是可以看做是《俠嵐》故事的一個延續?




劉闊:《風語咒》的時間段設置為從《俠嵐》之後,到《畫江湖之俠嵐》之前的這個中間段。我們現在也把新的《俠嵐》併到畫江湖了,從整個角度上來講,我們現在也想把這些IP給它整合,做一個框架。




如果你看過《俠嵐》,你肯定知道《俠嵐》裡面的世界觀,包括裡面所有的功法、級別等等,這些設計非常複雜,如果在一部90分鐘的電影里,要把這些東西都交代完了,觀眾看了會非常累,而且他不一定能記得住,尤其那些非《俠嵐》的粉絲,更廣大的觀眾群體就會很難受。




所以我們做《風語咒》的策劃時,是拿《俠嵐》的世界觀以及《俠嵐》的主要角色作為整個電影的框架,這種模式既可以讓俠嵐粉看到他們喜歡的元素,又可以讓更廣大的觀眾無障礙觀影。




數娛夢工廠:會不會比如說沒有看過《俠嵐》的觀眾,去看《風語咒》電影的時候,會有看不懂的這種情況?




劉闊:不會。這麼設定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既要滿足俠嵐粉對俠嵐的訴求,又要讓看不懂的人又能看得懂,所以才採用這種方式。



數娛夢工廠:之前您一直說《風語咒》的故事非常接地氣,這個接地氣我們該怎麼理解呢?




劉闊:我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回答你這個問題,可能你們也經常聽別人說起國漫的含義。我覺得其實很簡單,國漫就是有中國特色的動漫。那什麼叫中國特色?




按照中國人固有的思維方式所形成的三觀,你要做這種三觀能認同的東西,這叫中國特色,叫國漫。比如你的造型、你的畫面都是中國人所喜歡的。就像喝咖啡,我本身我也喝,還喝紅酒,喝紅酒我也懂怎麼品,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茶,這就是接地氣。




《風語咒》,它不

是一部動畫






數娛夢工廠:剛才發布會您也說了,您更願意把《風語咒》這部電影當成一部電影里看,而不是一部動畫來看,怎麼理解?




劉闊:這個劇我真不認為,它僅僅是一部動畫片。雖然用動畫片的形式去表現,但是它絕對不是我們國人固有印象中的動畫片。暑期檔我們也面臨很強烈的競爭,比如說姜文的《邪不敵正》,我本身也是姜文的粉絲,他們都是真人電影。




從電影市場上來講,會因為你是動畫電影,就專門做一個動畫院線嗎?




我們創作人是有類型的,老百姓眼中沒有。大道至簡,他們只認為你這個東西好看不好看,不認為你是動畫片就高看一眼,沒有這一說。




《風語咒》能跟這些大咖,像徐克導演、張藝謀導演、姜文導演還有黃渤、開心麻花,能夠同台上映是我莫大的榮幸。雖然它的形式是動畫片,但是我相信這個在暑期還是會有很大的機會。




數娛夢工廠:這次《風語咒》是電影,會比之前番劇作品的製作更有難度嗎?




劉闊:製作上肯定是電影的難度要大一些,主要是環節多,參與制作的人員多,流程更複雜。對比番劇,我們在國內做番劇,儘管這麼多粉絲催更,我也可以很負責任地說,我們的更新速度最快。我們只要一上新番,不僅保證周更,而且絕對不存在斷檔這一說,節假日都不會停更。




但是,在《風語咒》上花費的精力10倍以上都不止,做這一部電影的時間夠我做兩部番劇了吧。這部電影的體量約100分鐘左右,番劇一集接近15分鐘,40集是600分鐘,2部是1200分鐘。電影的100分鐘與番劇的1200分鐘,你看,差不多10倍吧?




數娛夢工廠:您覺得創作上最重要的是什麼?




劉闊:電影的本質是故事,在動畫電影領域裡面,包括我在內,我希望所有的導演都要更重視講故事,這個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剛才我在台上也說了,劇本至少打磨三個月,不算長也不算短。在劇本這個層面,外人看來時間短有一個前提,沉澱的時間足夠長,讓它成型的時間很多。2013年,我們就曾出過一個概念預告片,那時候就有《風語咒》的構想了。





動畫是95後的剛需







「95後,我發現動畫對於他們是剛需

沒有符合他們需求的

國漫,他們看日本的,看美國的,但是他們必須看,跟我們這一代人不一樣,不是你沒有我就不看了」——劉闊




數娛夢工廠

:早期的《俠嵐》定位的年齡層比較低,後來是從一個什麼樣的角度考慮,更換對觀眾的定位?




劉闊

:我小的時候,我母親把動畫片這種東西說成是「蹦噠蹦」,就是給小孩看的。因為我在電影學院教課,所以跟學生近距離接觸,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我的學生特別到95後,動畫對於他們是剛需,沒有符合他們需求的國漫,他們就看日本的,看美國的,但是他們必須看。我不一樣,我們這一代人不一樣,你沒有我就不看了。




所以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說明漫畫動畫這種東西它根本就不僅僅是給小孩看的,它是全人類的一個資產。日本老頭他也看,對吧?都看,這是全民的文化。電影是視聽語言,它有圖象,它是動的,漫畫它也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任何年齡層對這東西都有需求。




《畫江湖》走到今天,我可以很負責任,很驕傲地說我們成功搶回了很多日漫粉絲,讓他們回來也看國漫了。我們也成功地搶了很多看電視劇,看真人劇的粉絲,那些粉絲從來不看動畫片的,也回來看動畫片了。




我們是踏踏實實做原創活到今天的,我們看好現在的市場,所以我們做這部《風語咒》。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娛夢工廠 的精彩文章:

劉亦菲時隔12年重回熒幕,《南煙齋筆錄》能否突破漫改困境?
從CCTV5到CCTV6的男人,手握小金人的科比告訴你什麼叫人生贏家|直擊奧斯卡

TAG:數娛夢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