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異鄉,至死不忘救國的華僑夫婦
20世紀初,是中華民族多災多難的時候,有些人迫於生計遠走他鄉,但他們從不曾忘記自己是中國人。菲律賓華僑李清泉夫婦就是這樣的人。
自抗戰爆發之後,李清泉就和夫人顏敕女士走上救國之路,這條路也許很難走,但從他們沒後退過。他的夫人顏敕女士成立了「菲律賓華僑婦女抗日後援會」,組織孩子抬著「救國箱」上街挨家挨戶募捐,組織學生上街賣「愛國花」,各公司去收「愛國常月捐」各種形式的資金被寄回祖國用於抗日。不僅如此,她們還組織婦女上街監督抵制日貨,檢查商店、勸阻出售日貨。凡是能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方式,都是他們的在行動的。
李清泉先生成立的「日貨抵制委員會」在第一年就使日本對菲出口減少20%,組織抗日捐款1000萬元,還呼籲成立了「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從此南洋華僑大規模的支援抗日,自1938—1941年三年之中,共籌款二億六千四百萬國幣。為抗日貢獻了巨大的力量。其實,早在「九一八」之後,李清泉先生就以20萬元支援東北義勇軍,「一二八」事變,捐款140萬美金支援抗日,同年個人捐助飛機一架,組織捐機15架,成立了律賓華僑飛機隊。
這期間,他拖著有糖尿病的身體不斷為國奔走,後來病情惡化,於1940年10月27日與世長辭,享年52歲。臨終之時,留下言:「將10萬美元遺產給祖國撫養難童」。其精神之偉大令人動容,儘管他沒能看到勝利的一天,但筆者想,當他看見無數華僑為了抗日奔走出力的時候,就已經預見了勝利的一天,那一天整個民族歡呼雀躍。
1940年11月1日,在菲律賓中央大教堂,無數人來送別。儘管沒有葬在故土,但是中國駐菲領事代表為靈柩蓋上國旗。出殯那一天,菲律賓政府下半旗致哀。走在送葬行列最前面的是菲律賓副總統,菲律賓外交部長,內政部長,中央銀行行長悉數到場,沿途人海如潮、萬人空巷來向這位傑出人物最後告別。馬尼拉警察全數出動維護交通秩序,沿途車輛禁止通行。
他的一生為菲律賓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為他的祖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贏的了兩個國家的認可與尊重。是民族的驕傲,是永遠不能忘記的人。
※作為金庸的堂哥,他更需要被後人記住
※路遙我不熟,《平凡的世界》就是我
TAG:正經東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