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薦讀丨軍報記者踏訪朝韓邊境板門店:這裡曾讓中國人揚眉吐氣

薦讀丨軍報記者踏訪朝韓邊境板門店:這裡曾讓中國人揚眉吐氣

原標題:薦讀丨軍報記者踏訪朝韓邊境板門店:這裡曾讓中國人揚眉吐氣



2018年4月27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和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板門店舉行會晤。這是朝鮮戰爭停戰60多年之後朝鮮最高領導人首次踏上韓國土地,也是繼2000年和2007年後,朝韓領導人第三次會晤。


作為此次會晤的地點,板門店為全球所矚目。2002年,在韓國採訪韓日世界盃期間,軍報記者曾有幸參觀過板門店,以下為當時所記敘的文字。


板門店是個啥店?

請看軍報記者踏訪板門店



本文作者范江懷在板門店留影


說到朝鮮半島,人們必然要談到三八線,而說到三八線,必定要提到板門店。在綿延240多公里長的南北分界線上,板門店無疑是三八線上一個「標誌性」的建築。


板門店對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揚眉吐氣的地方,是一個新生的共和國向世人發出最亮吼聲的地方;但對美國人而言,恐怕很難用一兩個詞來概括了,不過,時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克拉克將軍,1953年在停戰協議上籤完字後,說了這麼一句話:我是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議上簽字的美國司令官。


在板門店,不可一世的美國人在中國人民的面前,第一次低下了高貴的頭顱。


作為現時的中國軍人,都想看看板門店,看看這個在地球上聚焦了無數人眼光的地方。在我的同行中,確實有不少人從朝鮮的北方,參觀了板門店。但是,像我這樣從朝鮮的南方看板門店的,則是為數不多的。


1、足球是緣


有幸從朝鮮的南方參觀板門店,完全是足球給予的機會。


韓日世界盃足球賽,是一個充滿了機會的足壇盛會。主辦者可以名利雙收,球員教練可藉機名揚天下,球迷可以大飽眼福……總之,各路人馬都各得其所,各有所獲。作為採訪世界盃的記者,收穫自然也不少,而一個額外的收穫,就是有幸到板門店走一趟。

在世界盃期間,韓國特地設立了一個信息服務中心。這個中心與國際足聯開設的世界盃新聞中心同在一個大樓里,其宗旨是為各國記者提供新聞採訪方面的服務。這個中心除了不能提供有關世界盃的新聞外,其他方面的服務還是很到位的,特別是為記者提供多條遊覽線路,而其中最富有吸引力的遊覽線路就是去板門店參觀。


去板門店參觀的機會不是每天都有的,所有想去板門店的記者都必須提前兩天報名登記。去板門店看來並不是中國記者才感興趣,其他國家的記者也照樣很感興趣。本來在世界盃開幕前我們就想去的,但是記者報名的名額已滿,我們只好往後推了。


從西歸浦採訪完中國隊與巴西隊的比賽回到首爾,我們幾位中國記者終於登記上了。報名登記並非想像的那麼簡單,除了要登記上你的採訪世界盃記者證的號碼外,還需登記護照號。在核實了護照號碼之後,負責辦理報名登記的韓國工作人員還特別叮囑記者,前去板門店參觀遊覽時,必須穿西裝。天哪!我們這幫採訪足球的記者,沒幾個人帶了西裝。看到我們難為的樣子,韓國的工作人員說,實在沒有西裝,但著裝也得正規一些,千萬不能穿牛仔庫和牛仔上衣,否則就進不了板門店。


事實證明,韓國人絕非戲言。有一名中國記者前去板門店時,就因為穿了牛仔褲,最後在抵達板門店時,只好留在了大巴上,而無緣參觀近在咫尺的板門店。



本文作者范江懷在板門店與美國和韓國軍人合影。


2、奔向板門店


6月12日的10點多鐘,兩輛坐滿了體育記者的大巴從首爾出發,沿著一條名叫「自由路」的高速路向朝鮮半島的北方進發。每一輛大巴上都有一名導遊小姐。車剛啟動,導遊小姐就開始介紹起韓國及首爾的歷史來。


板門店在首爾的北面約50公里處。車出發時,天下起了雨。車越往北走雨就越小,當雨完全停了的時候,導遊小姐說:「快到了。她指著右邊車窗的臨津江說,看!那邊就是北韓。」


隔江相望,兩岸景色都差不多,很難想像這就是兩軍對壘的軍事分界線。但路邊密密匝匝的鐵絲網在告訴我們,三八線確實要到了。

到板門店參觀的第一站,是一個名叫臨津閣的旅遊區,這也是首爾到板門店的「統一路」的終點。一般說來,臨津閣旅遊區是普通旅遊者到達離軍事分界線最近的一個地點,再往前去,就屬於軍事禁區了。而要去板門店參觀則要辦一套比較繁瑣的手續,越過道道關卡。


站在臨津閣的樓頂上,可以眺望朝鮮,也可以把臨津閣的景色盡收眼底。連通南朝鮮和北朝鮮並可抵達歐洲的鐵路,就是從臨津閣通過。在臨津閣的旁邊有一座木板搭起的橋,這座橋就是當年板門店舉行談判時,中國、朝鮮與美軍、韓國交換俘虜的地方。這座橋據說以前叫「不歸橋」。現在,韓國已經把這座橋重新整修過,並更名為「自由之橋」。


由於臨津閣是「最後的界限」,在臨津閣的旁邊,我們看到了哨所和荷槍實彈的士兵。當然,我們更看到了韓國人民渴望統一、與親人團聚的「望拜壇」,以及懸掛在「自由之橋」盡頭鐵絲網上寫滿了思念之情的條幅和黃色的白色的絲帶。與其說臨津閣是一個旅遊區,不如說這是一個人民呼喚和平、渴望統一、寄託思念的場所。


在臨津閣吃完午飯後,足記們驅車向板門店進發。導遊小姐說,板門店之行這才真正地開始了!


3、最後的驛站


三八線在韓國比較正規的稱呼是「軍事分界線」。這條軍事分界線共有240多公里長,南北各有一條寬2公里的非軍事區,緊挨著這條非軍事區,韓國又划出了一條約5公里寬的軍事禁區。在軍事禁區里,有農田、村莊和居民,在板門店附近就有一個村莊,名叫「統一村」。生活在軍事禁區的居民可以享受免稅的待遇,但同時行動也受到了諸多的限制。一般的老百姓是不可輕易地進入軍事禁區的,想從外面移居到軍事禁區也是不可能,如果你是一位女性,倒可以嫁進軍事禁區。


當車駛上統一大橋,也就進入了軍事禁區,氣氛也頓時緊張起來。隨同我們的導遊小姐警告我們說,從現在開始禁止一切拍照。


在橋頭,我們接受了韓國士兵第一次嚴格的檢查。據說,以前進入軍事禁區要一一查驗身份證和護照。此次遊覽由於是韓國官方組織的,韓國士兵只是拿了一頁名單,上車例行公事看了看,就放行了。也許是看到車裡坐的都是採訪世界盃足球賽的記者,其中有不少扛著攝像機和照相機,上車檢查的韓國士兵告誡說,從現在開始不允許拍照和攝像。


統一大橋修得又直又寬,但是橋面每隔數米就是一道路障和鐵絲網,大巴必須呈「S」形緩慢地向前開進。通過統一大橋後,車並未向板門店駛去,而是去了都羅山火車站。


都羅山火車站是貫通南北朝鮮的鐵路在南方的最後一個車站。這個車站歷史悠久,是早年歐亞鐵路一個重要的車站。但是,就由於三八線的緣故,「坐著火車去歐洲旅行」只是韓國人的一個夢想。

現在的都羅山火車站是韓國人集資建造的,非常豪華,可惜的是到這裡的只有旅遊者而沒有旅行者。韓國總統金大中和美國總統柯林頓曾到過都羅山站,並在一條枕木上簽名留念。在都羅山站的站台上,摞有一堆枕木,用來供遊人留言用的。在這些枕木上我們看到,見到最多的字眼就是「和平」和「統一」。


在都羅山站的前面一點,有一個「第三坑道」。這個坑道的出口位於軍事分界線以南435米處。這個坑道是在1978年被發現的,用韓國人(很有可能是美國人)的說法,「第三坑道是北韓為侵攻南韓而施工的」。不知為什麼,韓國人並未安排我們這幫採訪世界盃足球賽的記者去第三坑道參觀。



本文作者范江懷與美國大兵合影,背景為朝方一側。


4、恐怖的警告


走過重重關卡,我們乘坐的大巴終於來到了美軍基地的門口外。由於負責聯絡我們參觀遊覽的基地新聞官還沒有從首爾趕來,滿滿兩車的各國記者,只好在基地門外等著了。


基地新聞官終於來了,在他的帶領下,並經過基地士兵的嚴格檢查,我們才得以進入基地,實際上是進入基地的一個指定停車場。


抵達指定的停車場後,基地的一名身著迷彩服的美軍軍官負責招呼我們。下車後,基地新聞官發給我們每人一個寫有英文「記者」一詞的袖標,並叮囑一定戴好。之後,便開始宣布參觀注意事項,中心意思當然是要聽基地軍人的引導和招呼。拍照是可以的,但著裝不整的(指穿牛仔裝的)謝絕參觀。


新聞官說完了,照例是負責我們此次參觀的基地美軍軍官的「訓話」。他的話有點嚇人:「北韓的炮彈隨時都有可能落在我們的腳下,也許今天晚上北韓就會打過來,在這個基地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他告誡大家,一切都要小心從事,以防不測事情的發生。


美國人的心態就是這樣,整天地都提防著別人,不知這是「世界警察」的心態,還是富人的心態。據說,以前來這裡的參觀者,事先必須填寫一份「訪問人誓詞」,這「誓詞」有點像「生死狀」,在參觀板門店時如發生不測,一切後果自負,基地將不負任何責任。

或許我們是官方組織的緣故,「誓詞」就免簽了。不過,美軍還是把醜話說在了前面。


說完醜話之後,我們開始換車。在停車場早有兩輛基地的軍用大巴在等著我們,司機是美軍士兵,「導遊」則換了一名年輕的韓國士兵。


美軍駐板門店的軍事基地,美軍稱著「聯合國軍軍事基地」。在基地的一隅,有十幾個旗杆,掛著十幾個當年參加了「聯合國軍」國家的旗幟。現如今,在基地只見有韓國士兵和美軍,並看不到其他國家的軍人,但美國人始終打著「聯合國軍」的牌子。美軍告誡參觀者,在基地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其實,在基地有些事情本來就不該存在。


在一輛輕型裝甲吉普的帶領下,載著各國記者的美軍軍用大巴並沒有徑直開向板門店,而是駛向了一個小型的放映廳。在放映廳里,一位美軍軍官結合放映的膠片,向參觀者介紹了三八線和板門店的來歷。當然,這都是站在美軍的角度來介紹的。也許是考慮介紹的效果問題,美軍的介紹很簡短,並未怎麼渲染,顯得較為「客觀」。


在介紹完三八線和板門店的簡短歷史後,美軍特地介紹了發生在板門店兩起流血衝突。一起發生在1976年8月18日,當時有十幾名美軍拿著斧頭要砍共同警備區的幾棵樹,而朝方認為未經協商不能砍樹,於是南北兩方的軍人就發生了衝突。好在雙方都沒有使用武器,但是雙方都有人負傷,美軍波尼帕斯大尉在衝突中被斧頭砍死。這個衝突過程,美軍全部用照相機紀錄下來了。為了紀念在衝突中死去的波尼帕斯大尉,美軍也把駐板門店的軍事基地稱為「波尼帕斯基地」。


另一起衝突事件發生在1984年11月23日,當時一名從朝鮮的北方來板門店參觀的前蘇聯記者,在參觀時不知何種念頭驅使,突然越過軍事分界線向南方跑過來,朝鮮人民軍要拉回這名前蘇聯的記者,而韓國士兵則要保護闖過軍事分界線跑來南方的前蘇聯記者,於是雙方軍人展開了槍戰。在這次衝突中,朝鮮人民軍有三名士兵犧牲,而韓國士兵則有一人喪生。



本文作者范江懷與韓國士兵合影。


5、跨越三八線


板門店是位於軍事分界線稍稍偏南的一個小村莊。早年這個小村莊只是一個小小的驛站,由於過客路過此地時,常常要拆下門板當床用,故而得名。1953年,朝鮮戰爭的停戰協議在此簽署,板門店由此名揚天下。

現如今的板門店實際上是一個共同警備區,由北南雙方共同管轄。以軍事分界線為界,以北由朝鮮人民軍駐守,以北則由美軍和韓國士兵把守。當年用於談判的房屋還在,軍事分界線就是從並列的7間房屋的中間橫穿而過。屋外,則用一條水泥坎標識著不可逾越的三八線。騎在軍事分界線上的7間談判用的房屋,中間三間天藍色的房屋由美軍和韓國士兵管理,兩邊灰色的房屋則由朝鮮人民軍管理。


在軍事分界線的北側,朝鮮方面修建了「板門閣」,與此相呼應,韓國方面則在自己的一側修建了「和平之家」。我們是通過南側的「和平之家」進入板門店的核心地域的。


騎在軍事分界線最中間的一間房子是可以參觀的。當從南方來的遊客要進入這間屋子參觀時,韓國士兵事先得把這間屋子的北門鎖上,並派上兩名士兵把守;反之,朝鮮方面的遊客要進入這間屋子參觀時,也要事先把這間房屋的南門鎖上。


進入這間屋子參觀,最引入矚目的是屋子中間的一張桌子,幾條話筒線從中走過,示意這就是軍事分界線,或者說這就是三八線。南北雙方談判或者會晤時,就是以此線為界,各居一方。這條線,是不可以隨便逾越的。當然,進入這間房屋參觀的遊客,是可以隨便逾越這條三八線的,如果出了這間屋子想跨越三八線,恐怕就得遭受滅頂之災。


為了留駐這難得時光,不少記者紛紛在騎在三八線上留念。


在板門店參觀,韓國士兵站崗的姿勢也成了一景。在板門店站崗執勤的韓國士兵,都是百里挑一的,個子都很高。站崗時,只見他們兩腿岔開,雙拳緊握並提至腰間,雙目直盯著前方,整個身子一動不動,一直保持到換崗。問負責給我們導遊的韓國士兵,你們為何用這種姿勢站崗,他也答不出給所以然來。


在整個參觀中,負責導遊的韓國士兵請我們不要在「和平之家」的台階上多停留。之後,大巴又把我們拉到了板門店西側的一個高地上,在這裡可眺望北朝鮮,也可以看到鬱鬱蔥蔥的4公里寬的非軍事區。當我們問起導遊的韓國士兵,非軍事區里是不是布滿了地雷時,他搖頭說不知道。看來,一切與軍事有關的信息,在板門店是很難獲取的。


在這個高地上,我們看到了飄揚在北方160米高的旗杆上的朝鮮國旗。在南方一側統一村,也豎立著一桿100米高的旗杆,上面懸掛著韓國的國旗。遙看遙相呼應的兩面國旗,也使人看到一個民族就這樣被無情地分割開來,時間長達50多年……他們同屬一個民族,說著同一種語言,穿著同樣的服裝,但是就是不能團聚。在自由飄浮在軍事分界線上的微風中,在自由飛翔在三八線兩側小鳥的鳴啼里,我們分明體察到了朝鮮半島的人民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情人的思念……



進入板門店前。

6、和平有多遠?


參觀板門店的最後一站,是光顧基地的旅遊品商店。這個商店與別處買的旅遊紀念品沒有多大差別,唯一的差別就是這裡的所有紀念品都烙有板門店的印記。


在這個不大的旅遊商品店,倒是有兩樣東西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掛在牆上的一組照片,這組照片紀錄了發生在板門店的兩起衝突事件,以及美軍和韓國士兵死者的肖像。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美軍的「宣傳教育」也無處不在。


二是一本參觀者的留言簿。上面的留言有韓文、英文,也有中文。從可以看懂的文字中,我們看到的留言更多的是呼喚和平遠離戰爭,希望朝鮮半島能早日統一。


據說,韓國方面曾在板門店拍攝了一部影片,片名就叫著《共同警備區》。影片敘述的是對一起發生在板門店神秘槍擊案的調查,實際上講述了站崗執勤的南北士兵對和平統一的渴望。這部電影在韓國引起了轟動,據說是獲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可惜,我們沒能看到這部影片,這也是參觀板門店的一大遺憾。


離開板門店的時候,思緒在腦海里縈繞。其實,韓國人對美國人的態度是非常矛盾的。韓國官方對美國人是「友好」的,但韓國民間則非常恨美國人。三八線是一條人為的分界線,是一條和平與戰爭抗爭留下的歷史痕迹。很多韓國認為,美軍撤離韓國是結束南北分裂狀態的關鍵。


板門店之行很快就結束了,參觀者在短短的時間裡「鳥瞰」了發生在板門店幾十年的歷史。一個世紀已經結束了,朝鮮人民還將在新的世紀,開始自己漫漫的和平統一之路。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人們可以自由地穿過三八線,從板門閣來到和平之家,使板門店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旅遊景點,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由士兵把守的「共同警備區」。


(原文刊於2002年,略有修改)


作者:范江懷;

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報記者 的精彩文章:

課間操|當兵,這些事兒你不能不知道
起床號!新聞早報告〔2018.3.27〕

TAG:軍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