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逗了,你家樓下那賣破爛的也叫舊貨市場?
歐美有很多跳蚤市場,售賣各種復古物件。圖為舊金山阿勒馬尼跳蚤市場。
除了貨源不穩定、質量不均、渠道少以外,vintage至今沒有在中國火起來的原因還有心理因素,正如中國人更願意買房而不是租房一樣。
——————
和做其他生意不同,但凡做vintage生意的,大多是源於純粹的興趣。像韓碩這樣的二手舊貨賣家,「舊」這件事伴隨了他的整個成長期。電視是舊的,傢具是舊的,衣服是舊的,經常連零食都是過期的。
來自普通家庭的80後,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往往長時間處於和富裕、品質以及精緻的生活無緣的境地中。一方面,這讓他們對「舊貨」所代表的平民生活感到親切,另一方面則滋生了對物質充裕的嚮往。這正是vintage文化所帶來的奇特景緻。
16歲那年,韓碩在天津用兩塊錢淘到了第一件戰利品:一件紅色格子的李維斯襯衫。這些舊貨市場散落在天津塘沽、小白樓一帶以及曙光里的「破樓群」裡頭。「小販們把摺疊床一路攤開,舊衣服、外貿的包都堆在上面,稀罕的玩具、手辦還有《指環王》和恐怖電影里的道具。好多玩具都沒有包裝,散落一地,10塊錢一個,出去都要賣一兩百塊。」
和所有喜歡vintage的人一樣,「不想擁有和別人一樣的東西」成為了他最初的動力。2005年,他第一次去泰國就被當地發達的夜市文化迷住了。「有老爺車、摩托車、古著,美國的老唱片機、點唱機,可口可樂、冰箱、玩具、燈箱、廣告牌子,他們很懂,有一個成體系的vintage文化在裡面。」
法國巴黎,位於玫瑰之街的二手店。玫瑰之街聚集了許多賣古玩、二手書和19到20世紀的藝術品的店鋪,是復古和藝術愛好者的必去之地。圖/Jorge Royan
「就看你想不想要,想要,什麼都能買到。」
——————
時至今日,中國也沒有真正「成體系」地興起過vintage文化。
以北京為例,大部分「舊貨市場」都開在郊區——五六環邊上,這些舊貨市場和真正意義上的vintage市集仍有很大區別,相當一部分人抱著「撿破爛」的想法出入其中。
儘管一部分店家非常冤,他們起早貪黑地從歐洲、日本、美國進貨,的確吸引到一些有眼力的客人,但不可否認,大環境尚未反應過來,以至於人們不認為這些舊貨市場和張揚個性、抒發情懷有什麼關係,它們通常只是大爺大媽拾漏的去處,或者是老派古玩愛好者的聚集地。
潘家園舊貨市場。圖/Ben Tilley
隨著越來越多人走出國門,中國人的審美在悄然發生變化。
「以前,高碑店有一條街都在賣歐洲的舊傢具,全是巴洛克風格。有錢人家裡都喜歡弄得跟凡爾賽宮似的,鎏金的雕飾,大理石桌面,還擱一壁爐,深棕色的大柜子必不可少,柜子上還得有小天使的雕飾,過去中國的大款就喜歡這樣。」
曾經意氣風發的奢華歐式已經過氣,以至於許多店家積壓了太多貨要處理。而如今vintage流行趨勢早已是另一番光景。
「原來點綴家居的擺件可能是小瓷人、天使,現在更應景的則是vintage人體模型、飛機模型、設計師玩具,植物學、動物解剖的教學掛畫,或者汽車零部件分解圖。」
vintage門店的品類越來越豐富。
某種程度上,歐洲的二手市場之所以興盛,得益於對文化遺產強烈的保護意識。「理論上,家裡要是有一棟幾百年的老房子,裡面就肯定有一些從祖輩傳下來的老物件。所以說傢具、書百年以上的太多了。」
這些散落民間的老物件,使得淘舊貨有很大的不可預見性,「你永遠不知道今天會碰見什麼,也不知道能用什麼價格買到手。一張黑膠唱片,從幾毛錢到十幾萬元一張的都有,第一要碰到,第二要會挑。這些跳蚤市場,其實沒有什麼太好的東西,基本上是家裡的垃圾,但從垃圾里買到好東西,才是干這行最有意思的地方。」
倫敦的一個二手市場。
舊貨淘回來之後,最終的出價取決於是否罕有,以及它和買家的關聯度。一個對中國人很有吸引力的唱片在日本或越南有可能無人問津。「我曾經淘到過1908年慈禧駕崩那期的法國《世界畫報》,上面印著老佛爺的照片;我還有一張法版的《末代皇帝》,它的封面不是我們經常見的那個小孩的肖像,而是他遠眺紫禁城。這些東西對法國人不值錢,但在中國就有歷史價值了。」
這樣的舊貨,在法國可能只賣幾歐元,但在中國則有可能翻十倍甚至百倍以上。對於稀有、絕版的物件,只要有收藏的慾望,則必須接受它大幅漲價的事實,這完全符合市場規律。「要知道,vintage永遠不是剛需。」韓碩說道,舊貨生意的利潤浮動巨大,小到一兩倍,大到上百倍的增幅空間並不罕有。
芝加哥的一間復古買手店店面。
一本還沒發明彩色印刷技術的19世紀古董畫冊,儘管裡面都是手工上色的版畫作品,但如果損壞、缺頁,那麼賣出去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按頁來賣,把裡面的畫裱起來分開出售,並且價格適中,那麼買家可能就會蜂擁而至。
另一方面,如何才能拿到別人沒有的貨,是所有vintage賣家最頭疼的事情。彈珠機曾經在日本和歐美盛行,但高品質的貨源在中國很稀有,怎麼找到就需要費一番精力了。「如果從國外進貨,這台機器要五六萬元,再加上國際運輸,這麼大的物件最終出價至少八萬元,這個價格可能有些人就不願意出手了。」韓碩最終在廣州找到了回收電子元器件和遊戲機的廠家,挨個打電話問,折騰了半天終於得償所願。
「你得打開思路,」韓碩說道,「就看你想不想要,想要,什麼都能買到。你能想到的任何復古的、厲害的、你以為只在國外見到的貨,其實中國都有。」
2008年的潘家園。
「一個東西你喜歡,應該僅僅因為你喜歡。」
——————
2011年的時候,北京成規模的vintage門店屈指可數,從法國學電影剪輯畢業的關關看出了這裡的商機,她在五道營開了一家vintage店,取名Oldnews(舊聞),現在她已經將店面搬到蘋果社區。
這家店的風格如同從北極圈吹來的寒風,看上去和大部分vintage店截然不同。「我希望自己的店越不vintage越好,」關關認為這是一家vintage店的精髓,「一個東西你喜歡,應該僅僅因為你喜歡。」
但這僅限於消費層面,選擇上什麼貨,需要有幾方面的考量。「首先,要對流行趨勢有敏銳的神經,今年流行迪奧馬鞍包、賽琳經典的馬蹄扣古董包,這些有升值空間的產品會先淘一批。除了流行款以外,Instagram上比較火的網紅款也會備貨。此外就是個人選擇,挑選那些我覺得有價值,值得收藏的款。」
關關店內的二手貨品。圖/李偉
專職的買手必不可少,他們從美國、義大利、法國以及日本把買到的貨發給關關,然後店裡開會選擇要上的貨,同時從品相到性價比做出全方面的評估。「買手在發給我們貨的時候就已經做過評估了,不論從審美趣味還是性價比的考量,買手相當於第一關,他們會提供市場參考價的價格清單,然後由我們二次評估。如果這個品相比我們想像的要差,我們要再降低價格,或者再修復。」
《國際金融報》早在2015年有媒體報道稱,中國奢侈品收藏市場巨大,而未來中國的奢侈品收藏者人數將達2.5億。儘管潛力巨大,但從全球範圍來看,二手奢侈品行業最成熟的國家無疑是日本。而中國目前的vintage市場不論在廣度還是深度都遠不及日本,更像單打獨鬥,大多由店主或買手直接去國外淘貨,再通過門店、淘寶或朋友圈賣貨。
「日本經歷了30多年的二手奢侈品市場培育,他們的二手循環做得很好,中國這方面還沒完善起來。日本的社區會設置專門的回收點,附近的住戶就把自己的東西賣給它們,這讓它們業務量龐大。」
東京的一個二手市場。
另一方面,缺乏行業規範所導致的貨源良莠不齊,無疑是二手奢侈品備受爭論的焦點。「這真是個問題,就連香奈兒的古董首飾都有人仿造,而且仿造得特別好,連後面年代的刻印都仿造出來。但有些可以仿造,有些則沒得仿,像香奈兒羊皮外面的那層床面是秘方,觸感極為細膩,中國最好的修復師傅都沒法修復香奈兒的羊皮製品,一旦修復,皮就會變硬。」
此外,不同品類之間也會有不同的市場特性。關關介紹道,vintage首飾幾乎沒倦怠期,除了分為不同品牌、不同設計師和不同年代,還有貴金屬類、珠寶類,幾乎取之不盡,所以很難疲軟。「包比較特殊,大牌的vintage包最經典的就那麼多,不像珠寶數量繁多,買家收藏到一定級別之後,不論是經典款還是稀奇古怪的包,該有的都有了,就會進入倦怠期。這時候只能靠不斷加入的新客產生新的收藏需求,否則淘來淘去也就那些。」
關關發現,和歐美人對vintage性價比的熱衷不同,中國人更追求品相。她對此有不同看法:「大部分顧客,以及vintage圈裡的買家都以自用為主,單純收藏的,或者轉手再賣的人並不多。他們覺得品相好的更保值,但使用一段時間都有損傷,最終結果是一樣的。」
除了貨源不穩定、質量不均、渠道少以外,vintage至今沒有在中國火起來的原因還有心理因素,正如中國人更願意買房而不是租房一樣。在關關看來,一旦邁過了這個坎,任何人都會喜歡上vintage。「全世界都一樣,誰都希望自己能擁有性價比高、獨特的東西。」
歐美二手市場發達,人們普遍不介意使用二手物品。
「她們不熱愛vintage,而是熱愛大牌。」
————————
邵雨航正在讀研究生二年級,4年前她在淘寶上無意中搜到了日本的中古包,頓覺新鮮,就這樣入了vintage的「坑」。上個學期,她在蘇黎世大學做交換生,開始真正意義上接觸vintage。
邵雨航或許能代表當下喜歡vintage的年輕人,他們既不是出於收藏的目的,更沒打算做生意,只是不滿足於快時尚的統一無趣;在經濟上既不是一貧如洗,也沒有富裕到隨便買一線大牌的地步。而vintage,不論從審美還是價格,都處於一個美妙的中間地帶,被邵雨航形容為「絕美的、超乎想像的、沒有任何焦慮感的時空」。
此外,由於年限的緣故,vintage自帶歷史屬性,又不同於antique(古董)那麼久遠,這種近在咫尺卻遙不可及的感覺很吊胃口。「我是1994年的,七八十年代完全沒有經歷過,我只能靠想像、電影和文學去拼湊。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一個沒經歷過的年代有莫名的吸引力,反而是現在,一切都特別浮躁,沒有神秘感。」
美國弗拉格斯塔夫的一間復古店內的珠寶首飾。
她最喜歡的一件vintage,是母親上世紀90年代初買的一件有棕色格子的米色羊毛衫。「她花了當時幾乎一個月的工資,一直不捨得穿,只有出席重要場合時才會穿上。這個衣服還有墊肩,後來我把墊肩拆了,在歐洲逛跳蚤市場的時候就穿著它,想像著當年二十齣頭的媽媽穿著這件衣服時的樣子和心情。」
vintage或許是最具「粘連性」的商品,它和人的關係密切。「一個德國女生讓我看她脖子上的項鏈,掛墜裡面有一個軍人的肖像,她說這就是她喜歡vintage的原因,因為它承載了他人的歷史」;在維也納的時候,邵雨航淘到了一件古著麂皮夾克,店主告訴她「每個維也納人都穿這個」。「那天晚上我從金色大廳回酒店的路上,心裡有些害怕,因為歐洲的治安並不好,但是突然想起店主說每個維也納人都穿這樣一件衣服,這讓我覺得我跟這個城市多了一點聯繫,心裡踏實了許多。」
喬治亞第比利斯旱橋跳蚤市場。市場以旱橋為中心,東西延伸,很多藝術家、古董商及文玩商人聚集在這裡。
對邵雨航來說,vintage代表著那些「雖潮流易逝,唯風格永存」的物件,「過去是美的,到現在這麼多年仍然美的東西,就是vintage」。
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相當一部分喜歡vintage的人僅僅喜歡這裡面的大牌二手包,他們對vintage文化和其他品類並不熱衷。「我的朋友去了一家日本的vintage店,結果發現店裡面有一大群中國遊客在哄搶那些大牌包,她挺失落的,因為這裡面有些偏差,這些人不熱愛vintage,而是熱愛大牌。」
但不幸的是,這或許是目前vintage在中國最火的一塊了。
小 新 推 薦
※日本人眼中的村上春樹:他寫的就是我們自己的故事
※對00後而言,沒有什麼是花錢買不到的,如果有就再燒點……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