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心裡有過你」

「我心裡有過你」

時隔多年,我終於看完了《一代宗師》。

這片算是經典了,很多對白都在微博知乎上被轉載過很多次,以至於我在看宮二與葉問的最後一場對手戲的時候,我聽上一句就知道下一句要接什麼,確實有一點破壞美感。

所以演這裡的時候,我沒哭。

整部電影我最喜歡的段落,是在一開始,葉問與宮二第一次相見比武的那場戲。

我時常想,葉問看向宮若梅的目光里,究竟藏著些什麼呢。

論武功,宮二自然是比不上葉問,葉問一開始心裡也清楚這件事,但還是沒辦法拗過,也沒想過打破這個小姑娘的堅持。

他不能拒絕,因為會讓場面不好看。

他也不能贏,因為會讓宮家不好看。

所以他說,「功夫是纖毫之爭,若真的打壞了東西,算我的。」

虛是比武,實則賭情。

兩人在樓梯上四目相對的那一瞬,宮二篤定地伸出手,葉問自然地傳了情。

「宮家沒有敗績」。

這句話像是宮若梅的人生信條。

最開始她不服葉問,宮寶森說「別跟他們一般見識,老人死守著規矩,新人什麼時候才能出頭啊。葉問是個好材料,就看他這次能不能出頭。」也勸不動她。

後來她容不下馬三,哪怕去奉了道,也要拿回宮家的東西。

她昂著頭,「您在這裡,葉問他憑什麼出頭。」

又靜靜佇立,「話說清楚了,宮家的東西不是你還的,是我自己拿回來的。」

宮若梅就是活在自己的恩怨里,遺世獨立。如果這輩子要輸,也只能輸給自己。

那葉問的人生執念呢?

傳說,戲裡那句「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出自於葉問晚年。他教弟子打樁,然後突然停下,直到聽到一聲樁響。弟子問師傅在做什麼?

葉問答:「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我沒考查到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因為也有說這句話是李叔同寫的。

但我倒很樂意見得,第一個版本。

葉問從一開始就是懷有大格局的人。

影片最初,宮寶森就給他出了個難題。

我本人是一個不太懂人情世故的人,所以每次看影視劇,都會代入自己,想在這種情形下,自己要怎麼應對。

當然,我每次都處理不好。

但是葉問聰明,又正經。

「其實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強求全,等於固步自封。在你眼中,這塊餅是個武林。對我來講是一個世界。所謂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進步。」

彷彿在聽老幹部講話。

總的來說,葉問在這部片子里,沒說過什麼不合時宜的話,也沒做過什麼出格的事情。他有自己的條理,也有自己的約束。

其實,是一個沒什麼意思的人。

他唯一讓人動情的地方,就是手指摩擦著那顆大衣扣子,睹物思人卻也終是一場空虛。

葉問是心有慈悲大愛的,所以他可以一生奔波武林點燈無數,但宮若梅不行。

所以葉問替她去見了眾生。

宮若梅看起來是一個「只圖一時」的小女人,她先是計較著輸贏,後又一生付諸於復仇,怎麼看都不算是個聰明人。

可最後,偏偏是她,擲地有聲,

「武學千年,憑什麼宮家的就不能絕。」

我猜想,也許葉問到死都還惦念著宮家六十四手。

可宮若梅明白,人生無常,又有什麼好可惜。

我是在影片進入尾聲,葉問點燈教武時哭的。

聽說這部片子是王家衛用來致敬李小龍的,但全片這個名字似乎只出現了一次。

可王家衛正是用這種隱晦的方式,表達了武學代代相傳的崇高精神。

我總覺得,一代宗師,並不只是單指李小龍的師傅葉問,應該還包含了宮若梅的意思。

若不是宮二那句低眉淺說「希望你能替我見見眾生」,葉問也未必有心情去為人師表。

我猜片尾著重拍攝的那個小男孩,應該就是少年時期的李小龍,認真練武,充滿熱情。

拍攝紀念照片的時候,他就站在葉問邊上,笑容甜美,反襯了葉問眼角的淡淡哀愁。

不知道他是不是想起了自己,在大概四十多年前,也是一腔熱血的拜師學武,想著日後能在武林風雲里揚名立身,有一席之地。可是命運直轉急下,沒來得及緩衝,就匆忙告別了真實的人生。

餘生多年,糾纏於被故作輕鬆地稱為「緣分」的那場恩怨里。

這部片的矛盾實在細膩的讓人心裡千迴百轉。

無論是葉問還是宮若梅,都錯過了彼此剛剛好的瞬間。

葉問想去東北但最終時局使然而輾轉去了香港。

宮若梅原本能安度一生可不得不孤注一擲。

最終還是忍不住想嘆息,倘若不是這樣,沒準是另一番其樂融融的結局

不過,既然故事裡的人都不覺得可惜,我又有什麼可以替她不值得的呢。

畢竟,正因為葉底也曾藏過花,才讓她最終能把所有的榮耀與隱忍,在那個潮濕的夜晚,化成一句溫柔的,

「我心裡有過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4攝氏度 的精彩文章:

TAG:14攝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