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連下三道聖旨:火速出擊,七旬老將三抗聖旨,讓皇帝徹底折服

皇帝連下三道聖旨:火速出擊,七旬老將三抗聖旨,讓皇帝徹底折服

自古忠孝兩難全,在我國古代對皇帝的忠心和對父母的孝順同等重要,現今亦是如此。古代皇權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下令現在就要你死,你必須馬上照做,自古以來,很少有忠臣違反聖意,但是也不乏例外。因為中國還有一句話,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漢朝時期,劉徹攻佔了河西走廊,原住民羌族只能放棄這裡肥沃的土地,選擇遷徙。漢朝對河西非常重視,在此地設立了兩個關口和四個郡,戍邊將士在這裡蓋房蓋屋,長期駐守並居住。

羌人被趕走之後,心裡十分不滿,聯合多個部落上書表達自己的不滿。在這種情況下,漢宣帝只好派御史大夫去安撫,但是漢宣帝所派出的這個官員卻很不靠譜,不僅沒把問題解決,還點頭同意了羌人回歸。

羌人回歸後,在漢朝邊界燒殺搶掠,擾亂邊境秩序。漢宣帝把這一切都歸咎於御史大夫,於是讓他再去羌人部落解決此事,御史大夫看到自己上次的行為讓皇帝心生不滿,於是這次一改以前的作風,直接在殺掉了一批羌人。但是這下可不好收場了,羌人抱團造反,形勢進一步惡化。

叛亂已經發生,漢宣帝只能派大軍平叛,但是派誰去呢?滿朝上下找不到幾個大將,只剩下70多歲的趙充國比較善於打仗,最後無奈只能派其率軍前去鎮壓。趙充國得知皇帝要派他去平定叛亂,不僅沒有惱怒,反而異常開心,拍著胸脯向漢宣帝保證,自己一定會平叛成功。

趙充國對此戰信心滿滿,他計劃先從敵人內部分化敵人,那個部落實力強聲勢大就打那個,對小部落就進行安撫。隨後趙充國派兵守住水源和牧場,跟羌人打消耗戰,一點一點消耗(羌人本是游牧民族,根本離開水源和牧場)。眼看消耗的差不多了,,趙充國就開始從內部挑撥,稱:「我只抓主犯,從犯教育一下就算過去了」。趙充國這一舉動讓羌族徹底分裂,加快了平叛速度。

在隨後的戰事里,皇帝接連降下三道聖旨,要求趙充國加快平叛速度,但趙充國卻接連三次抗旨。第一次皇帝建議用閃擊戰擊垮對手,被趙充國拒絕了,稱閃電戰需要很強的後勤配合,如果後勤不到位,很容易被敵人包圍。但是漢宣帝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啊,強烈要求趙充國必須馬上出擊,趙充國再次抗旨,稱:若是全面出擊,要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的代價,無論是軍費還是糧草都耗資太大,不值得。

這次漢宣帝終於同意了趙充國的意見。不久之後,聖旨又來了,這次皇帝又提了什麼要求呢?

漢宣帝令其率漢軍火速出擊,殺敵數千後,讓羌族畏懼後班師回朝。趙充國則充耳不聞,繼續進行原定的消耗戰。

同時又向漢宣帝解釋說,羌人部落原有五萬人馬,在這場戰爭中,我們殺掉了七千六百餘人,而且有三萬餘人投降,又有五六千人因為意外而喪生,剩下逃脫的不過四千人。經過如此詳細的計算,漢宣帝這次才徹底服了,稱讚其為天才。

這場戰爭的勝利,不單單依靠著趙充國的聰明才智,更多的是依靠漢宣帝對他的信任,這兩方面任何一方面缺一不可。

公元前52年,86歲的趙充國去世,在他死後,他作為功臣,畫像被懸掛在麒麟閣,這是大臣夢寐以求的榮耀啊,這足以體現皇帝對趙充國信任有加,任何榮譽都是靠自己爭取的,你想想一名七十多歲的老人在戰場廝殺,你就覺得他所獲得的這一切都理所應當。

文/凡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古文化 的精彩文章:

軍事不如年羹堯,出身不及隆科多,但只有他笑到最後,只因一個字

TAG:歷史古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