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勞動節」,這一天古人如何過?
今天的我們,提到「勞動節」最先想到的就是放假啦!聽到最多的是「去哪裡吃啊,去哪裡玩啊」,而古時候的「勞動節」,真的是去勞動的!中國古代的勞動節《帝王世紀》記載,被尊為「三皇」之首的伏羲重農桑、務耕田,在每年農曆二月二時要率各個部落聯盟的首領「御駕親耕」,百姓也要在這天開始下田耕作。
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曾記述了周武王在每年的二月二都會舉行盛大儀式,率文武百官親耕,並將這天定為「春龍節」。自唐代開始,二月二被正式定為「耕事節」或「勞農節」,皇帝還要率百官出宮到田裡耕地、鬆土,象徵性地參加勞動,農民們要在農具上綁上顯示喜慶的紅綢布下地播種。
到了宋元時期,二月初二的含義進一步擴大,既是「耕事節」,又是「花朝節」「踏青節」。但因為古人認為,二月初二甘霖將至,春耕勞作也要由此開始,所以不管節日內容如何變化,勞動的性質都一直得以延續。
發展到明清兩代,皇家對二月初二的勞動意義更加重視。而將這個「勞動節」發揮到極致的,要數清代的雍正。雍正帝在位時,設了一個「一畝園」,就是由皇帝親自耕種的一畝地。每年的「勞動節」,雍正都會到一畝園裡耕種。儘管這個儀式只是代表象徵意義,但對於皇帝來說,也不容易。平日里,在皇宮內可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日子過得挺愜意。可「勞動節」這天,卻不得不親自拿著鋤頭,耕田犁地,汗如雨下,這滋味可不好受。
《雍正耕織圖》當然,這一儀式也有讓皇帝了解民間疾苦的用意,感懷天下的皇帝,往往能從中體會到民間疾苦,從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可見,即使一畝地,皇帝的賢明與否,在其中顯露無遺。
《雍正耕織圖》《雍正耕織圖》是雍正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間刻版印製的《耕織圖》為藍本,由清宮廷畫師精心繪製而成,共有圖46幅,其中耕圖織圖各23幅,每幅畫上都有雍正的親筆題詩,並蓋有「雍親王寶」和「破塵居士」兩方印章。
畫冊用筆精到、設色典雅,人物形象生動、傳神,描繪了勞動者辛勤耕作的場景。
雍正在《耕織圖》中的親筆題詩,把意境深遠的五言律詩和文雅遒勁的書法相結合,詩、書、畫達到完美的統一,堪稱珠聯璧合的宮廷藝術瑰寶。該圖冊深藏故宮紫禁城武英殿,近三百年從未公開展示。
※劉備武力不及關羽,家底沒張飛好,為什麼關張都跟隨他?
※《甄嬛傳》宮斗能力最強的不是華妃 不是甄嬛 不是皇后 而是眉庄
TAG:歷史的任意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