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60萬圍殲80萬?淮海戰役中解放軍為何能以少勝多?

60萬圍殲80萬?淮海戰役中解放軍為何能以少勝多?

1948年下半年,國內形勢愈發對國民黨軍隊不利。無論是1946年的全面進攻,還是後來的重點進攻,國民黨非但沒有達到消滅共產黨的目的,反而損兵折將近百萬,其最精銳的三十多萬人更是在東北被林彪指揮的東北野戰軍一口吃掉。但蔣介石並不甘心失敗,他決定將中原地區的近80萬國民黨最後的精銳撤退到淮河一線進行防禦,保住國民黨的首都南京。

淮海戰役總前委

勝利在望的解放軍自然不會縱虎歸山,在毛澤東的指示下,人民解放軍以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約60萬人為主力,僅用不到三個月時間,就將這80萬人全部消滅,一舉奠定了解放戰爭勝利的基石。而這場戰役,也以其巨大的規模,空前的戰果成為了世界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但是,「以少勝多」說著輕鬆,做起來就沒那麼簡單了。無論是武器裝備、軍隊數量、機械化程度,解放軍均落後於國軍,可為什麼解放軍能夠獲勝呢?

首先,戰略戰術指揮得當。戰役開始之前,解放軍就通過濟南戰役將山東境內的國民黨軍隊基本消滅,掃除了解放軍的後顧之憂。同時,為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解放軍在濟南戰役後迅速完成修整,隨即南下進攻徐州。而為了迷惑國民黨軍隊,粟裕特意在山東開了十幾台大功率電台,不停向外發出指令,讓國軍誤認為華東野戰軍主力依然在山東。等到國軍各兵團均已報告在正面發現解放軍主力有撲向徐州之勢,國民黨軍隊才意識到自己的危險,此時再想撤退,已經沒那麼簡單了,解放軍對於分割包圍戰術的運用可是遊刃有餘!

淮海戰役國軍總司令劉峙

其次,兩軍的士兵的戰鬥意志明顯不同。國民黨軍隊中不僅長期存在著腐敗剝削行為,而且內戰以來屢戰屢敗,現在更是要未戰先撤,主動放棄徐州重鎮,軍隊里的士氣實在是低迷。反觀共產黨這邊,內戰以來屢戰屢勝,解放軍越打越多!同時,前方打仗,後方分地,每個士兵家裡都分到了夢寐以求的土地,立下戰功的人更是可以多分幾畝地!「打倒蔣介石」就等於保衛自己分到的土地,士兵們當然要奮勇作戰。所以,解放軍這邊是普遍的士氣高漲。高低對比之下,兩邊的戰鬥力差距就出來了。

淮海戰役前的國民黨軍隊士兵

國民黨坦克部隊

最後,雖然解放軍的機械化程度低下,後勤補給水平遠遠無法滿足前線60萬人的作戰需求,但我們有後方數百萬老百姓的支援。在戰役期間,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等地的五百多萬老百姓踴躍支援前線,冒著炮火,將解放軍所需的武器彈藥、糧食被服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前線。有的地方甚至是全民動員,男女老幼都承擔起了後勤運輸的重擔。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什麼敵人是解放軍不能戰勝的呢?

支前民工

戰爭終歸是人的戰爭,即使有著武器裝備、軍隊數量、機械化程度等多方面的巨大優勢,站在人民對立面的國民黨軍隊也必然要吞下失敗的苦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淺議古今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李鴻章真的是賣國賊嗎

TAG:淺議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