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鍾百超散文2018年里程碑式的詩人——沈佺期與宋之問

鍾百超散文2018年里程碑式的詩人——沈佺期與宋之問

里程碑式的詩人—沈詮期和宋之問

文/鍾百超

在中國古代詩歌發展史上,有所謂古體詩和近體詩之分。在完成古體詩向近體詩轉變的過程中,沈詮期和宋之問發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可謂里程碑式的人物。雖說人格上都有缺陷,在一定程度影響了詩歌品格,但他們對中國詩歌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是不容置疑的。

沈佺期與宋之問不僅在詩壇上齊名,時人稱為「沈宋」,而且在仕途上也有著共同的經歷。揭開歷史的面紗,回顧詩人的一生,令人感觸不已。

生不逢時還是生當其時,這其實是一個人生哲學命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每個人都各有精彩,各有辛酸。有些人,道路曲折,歷盡艱辛,而最終實現了理想,得到圓滿的結果;有些人,跌宕起伏,左右不逢源,儘管也做出了努力,還是一事無成,只能怨天尤人,抱憾終生;有些人,少年得志,官運亨通,名利雙收,可是晚節不保,最終名譽掃地,甚至丟了性命。沈佺期和宋之問的人生故事,便是最好的詮釋。

沈佺期和宋之問生活在唐朝進入盛世的前夕,這既是一個幸福的時代,也是一個不幸的時代。宮廷內部各派勢力勾心鬥角,先後發生了三次宮廷政變,幸好由李隆基穩定局勢,才使唐朝進入了一個全面強盛的時期。

高宗李治在位期間(649—683),經常頭暈目眩,無法處理政務,不得不由皇后武則天代理朝政。弘道元年(683)唐高宗去世,兒子李顯繼位,為唐中宗。光宅元年(684)二月,中宗欲以韋後父韋玄貞為侍中,有悖武后懿旨,遂被武后廢為廬陵王,並遷於房州,另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天授元年(690)武則天開始稱帝,臨朝稱制,自專朝政,遷都洛陽,建立武周政權。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卧床不起,只有寵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侍側。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與大臣敬暉、桓彥范、袁恕己等,交結禁軍統領李多祚,佯稱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謀反,於是發動兵變,率禁軍五百餘人,沖入宮中,殺死二張兄弟,隨即包圍武則天寢宮,要求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武氏被迫禪讓帝位與太子李顯,李顯再次即位。

李顯複位後,立韋氏為皇后,卻不顧大臣的勸阻,讓韋後參預朝政,並將韋後的女兒安樂公主嫁給武三思之子武崇訓,封上官婉兒為昭容,教她專掌制命,負責起草皇帝的詔令,掌握生殺大權。韋後同武三思關係曖昧,韋後又十分信用兒女親家武三思,並以此結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左右著朝政。

景龍四年(710)五月,唐中宗李顯病逝,終年55歲。同月中宗幼子溫王李重茂被立為帝,改元唐隆,由韋後臨朝攝政,妄圖重演武后故事。同年六月,臨淄王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交結禁軍諸將葛福順、陳玄禮等,以兵誅韋後、安樂公主並諸韋、武等,史稱唐隆政變,徹底剿滅了韋氏集團。李重茂退位,由李旦繼位,改元景雲,這是他第二次登基。

唐隆政變雖然結束了韋皇后集團控制朝堂的狀況,但代之以太子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矛盾,睿宗無法處理此局面,於景雲三年(712年)禪讓帝位給李隆基,是為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七月,唐玄宗發兵,誅滅了太平公主,結束了自中宗朝以來朝局多年混亂的局面。

身處一個政局動蕩的時代,一個士人該何去何從,這確然是一個備受困擾的問題。到底要選擇怎樣的人生目標,而不至於為了功名利祿而盲目依附權貴,迷失方向,最終落得悲慘結局,的確需要審慎地加以思考。縱觀歷史,好些士人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和犧牲品,依然樂於其中,甚是可惜。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沈佺期和宋之問同時考中進士,時年18歲。18歲能登進士第,在那個年代如同鳳毛麟角,足見他們意氣縱橫,才華非凡。

登進士第後,沈佺期於次年授協律郎,掌管音律,為正八品,這個官職一直擔任了16年。天授元年(690),34歲,時武則天稱帝,沈佺期被召拜為通事舍人,掌詔命及呈奏案章等事,成為皇帝身邊的侍臣,從六品。

但宋之問的仕途並不順利,雖然中了進士,卻久未得官,16年後,直至武則天天授元年(690),時34歲,才與楊炯分直習藝館,負責「教習宮人」。天授二年(691),改任洛州(今河南洛陽市東北)參軍。萬歲通天元年(696),時年40歲,宋之問擔任尚方監丞,掌管百工技巧諸務。後因諂事張易之兄弟,任左奉宸內供奉。

武則天在開創大周王朝後,為體現國家文化的鼎盛與國力的強大,同時把高級文士兜攬進自己的彀中,為己所用,於聖歷二年(699年)下令以麟台監張昌宗率一大批著名文士大家編纂大型類書《三教珠英》,沈佺期和宋之問也參與其中。

長安元年(701)十一月書成,與事者各有升賞。長安二年(702),沈佺期遷為考功員外郎,宋之問遷司禮主簿。不久,沈佺期被提拔為考功郎中。長安四年(704),曾因長安二年考功受賄入獄,儘管後來有學者否定此事。出獄後復職,遷給事中,掌駁正政令之事。

705年神龍政變,沈佺期因「謅事太平公主、張易之等貴佞」,兼考功受賄,被長流驩州(今越南境內),稍遷台州錄事參軍。不過,沈佺期還是幸運的,流放不到兩年,神龍三年(707年),被唐中宗召回,拜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士。後任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715)去世,享年約57歲。

神龍政變同時也成為宋之問人生的分水嶺,以及考驗其人格的最佳時期。神龍政變後,宋之問被貶瀧州(今廣東羅定)參軍,次年春便秘密逃還洛陽,據《新唐書》記載,他匿居友人張仲之家。這時武三思專權,探知友人張仲之與王同皎等謀誅武三思,便「令兄子曇與冉祖雍上急變,因丐贖罪,由是擢鴻臚主簿,天下丑其行」。如此齷齪的事情他居然都能做出來,足見其人格之扭曲與醜陋。

神龍三年(707年)七月,唐中宗李顯第三子李重俊與李多祚、李承況、獨孤禕之等人發動兵變,誅殺武三思父子,而後攻打宮城,意圖殺死韋皇后等人,卻被阻於玄武門外,因士卒倒戈而失敗。他逃奔終南山,中途被部下殺死。事後,宋之問上表歌頌武氏父子功德,請造唐中宗神武頌碑,得到賞識,於次年遷考功員外郎,兼修文館直學士。

宋之問本來就是謅事太平公主得遷官見用,等到中宗女安樂公主權盛之時,他又往諧結,太平公主深為疾恨,於是進言中宗,於景龍三年(709年)將他下遷越州(今浙江紹興市)長史。

景雲元年(710年)六月,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誅殺韋後和安樂公主,擁立唐睿宗,以宋之問嘗附二張及武三思詔流欽州(今廣西欽州市東北),後以赦改桂州。先天元年(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宋之問被賜死於徙所,從而結束了不光彩的一生。

中國古典詩歌,從詩經,楚辭,漢魏古詩到唐詩,走的是一條從自發到自覺,從無意識為之到有意識為之的路子。

先秦兩漢時期,詩歌創作中儘管大量運用了雙聲、迭韻、押韻,但都如劉勰所說:「故言語者,文章神明機樞,吐納律呂,唇吻而已。」先秦兩漢的作者,在聲律運用上,只不過是以諧於口耳的直觀感覺為押韻標準,並沒有在一套明確的押韻規律指導下進行創作,因而尚未把它當作一種美學追求。

至於對仗,雖然也廣泛使用,由於不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因而都會隨內容的不同而自然變化。自漢賦始,作者對於對仗的運用便開始了有意識的追求,並直接影響了詩歌創作中對仗的發展。雖說在永明詩人之前,對仗的技巧已經成熟完善了,但將對仗大量應用於詩歌,刻意追求對稱整齊之美,形成一代風氣,並將它作為律詩必備的主要格律之一,這卻是永明詩人的貢獻。

永明體是中國詩歌發展流變中的關鍵,是詩人的一種自覺追求,一次集體的約定。南朝齊武帝永明年間(483-493),音韻學家周顒發現並創立以平上去入制韻的四聲說,沈約等人根據四聲和雙聲疊韻來研究詩的聲、韻、調的配合,提出在詩歌創作中必須避免八病(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正紐、旁紐)之說。

沈約、謝朓和王融等人用永明體創作了一定數量的詩歌,成為永明體的典範。沈約的《懷舊詩九首》、《洛陽道》、《登北固樓詩》、《泛永康江詩》、《詠篪詩》、《翫庭柳詩》、《詠青苔詩》等,都是五言八句,其對仗均與唐代五律無異,如《秋夜詩》:「月落宵向分,紫煙郁氛氳。噎噎螢入霧,離離雁出雲。巴童暗理瑟,漢女夜縫裙。新知樂如是,久要詎相聞。」這首詩,對仗工整,技巧嫻熟,是永明體的傑作。

從齊永明至梁陳100餘年間,許多詩人對新體詩進行過有益的嘗試,從而為唐代格律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魏建安後迄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之問、沈佺期,又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准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為「沈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謂蘇武、李陵也。(新唐書?宋之問傳)

從新唐書的記載看來,宋之問和沈佺期在律詩上的貢獻,並不在於他們自己制定了一套格律,而在於從沈約等人的基礎上,把已經成熟的形式,肯定下來,最後完成律詩「回忌聲病,約句准篇」的任務,使以後作詩的人有明確的規格可以遵循。

詩歌如何實現音樂美?必須考慮節奏、旋律和調式三個方面。「回忌聲病,約句准篇」,為詩歌的音樂美創造了有利條件。「回忌聲病」確保詩歌的韻律美和聲律美,「約句准篇」確保詩歌的節律美。

「回忌聲病」,規定句中聲調即平仄的調配,以及句腳協韻。句中聲調以「兩兩為節、平仄回換」的形式出現,造成抑揚起伏的聲律美。句腳協韻就是把散亂的詩句串聯成前呼後應的整體,實現詩歌的整體音韻美,它是詩歌音樂美的組織基礎。

「約句」就是限定句型和字數。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規定每句或五言或七言,每首詩八句。五言絕句或七言絕句字數不變,句子有八句減為四句。「准篇」就是規定聯與聯之間的關係,一聯之內,平仄相對,兩聯之間,平仄相粘,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工整,二、四、六、八句腳協韻,從而形成高低起伏的節奏和反覆迴旋的旋律。

律詩形式的定型,在詩歌發展史上是有重要意義的。從此之後,近體詩和古體詩的界限有了更明確的劃分。

作為宮廷詩人,除了所寫的應制詩外,沈佺期和宋之問都留下一些優秀詩歌。這些詩歌,無論在體制還是風格上,體現了近體詩的特點,也充分表現了他們的人文情懷。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沈佺期《雜詩三首·其三》)

沈佺期這首詩擺脫了齊梁風氣,體現了魏晉風骨,寫出了征夫思婦期盼早日結束戰爭,早日團聚的願望。面對著同一輪皓月,本該是團圓的日子,卻要彼此分隔兩地。多少春意,多少情思,只能化作一絲愁怨。「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這一設問,讓多少男兒感慨萬千,熱血沸騰,卻又無可奈何。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沈佺期《古意》)

沈佺期的這首詩同樣反映了對戰爭的厭惡,以及對思婦的無比同情。丈夫遠征遼陽已逾十載,至今音信全無。屋樑上尚且有燕子雙雙棲息,而自己卻和丈夫遠隔千里。長夜漫漫,叫人如何不思念。明亮的月光透過窗戶,照在幃帳之上,那本該夫妻恩愛的時刻,卻勞燕分飛。面對此情此景,誰能不喟嘆而拍案。

神龍元年(705),宋之問被貶瀧州之後,不久便秘密逃回洛陽,在經過漢江的途中,寫下了《渡漢江》一詩。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被貶謫嶺南,思鄉是必然的,何況嶺南與洛陽遠隔萬里,誰能忍受這種分離的苦痛呢。《渡漢江》一詩,將思鄉的情懷用一個「怯」字予以總括,可謂語淺意深,把遊子回家那種既激動愉快,又複雜矛盾的心情刻畫得惟妙惟肖,別緻傳神。

如何表達離鄉的那種孤孑苦悶的心情,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宋之問用了一個「斷」字道出了心中的苦痛。「斷」,既是空間的隔斷,也是音信的隔斷。生活在一個幾乎是與世隔絕的處境,又失去親人的音信,其精神的痛苦與煎熬可想而知。

這首詩的妙處在於作者將近鄉的心理作出了矛盾化處理,突顯出高超的藝術手法。按照常理,回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如當年陶淵明辭官回家,「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這是何等酣暢淋漓。可是,宋之問卻用了一個「怯」字表達了當時的心情。怯什麼呢?一是擔心家裡有什麼不測,二是怕自己偷偷回去,會被家人責怪。其實,還有一種理由就是,因為自己遭貶謫,有損家人的名聲,以至於懷有一種忐忑的心態,因而怕見行人而不敢向行人問及家人情況。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這是景雲元年(710年)六月,宋之問因為媚附二張及武三思而被詔流欽州,途經大庾嶺時所寫的一首詩。「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黃昏到來了,江潮初落,水面平靜得令人寂寞,林間瘴氣繚繞,一片迷濛。眼前的迷茫,不僅是瘴氣,還有前路漫漫。曾經是武后身邊的紅人,如今再次遭流放,尚未到達目的地,就已經想著歸期。畢竟離故鄉越來越遠,唯有寄情於隴頭的梅花了。這首詩情景交融,將一個謫人的窘迫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即委婉又纏綿,令人不忍猝讀。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這是孟子倡導的做人原則。後人又將孟子的話做了進一步引申,曰:「行止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一個人,無論身處什麼環境,立身行事都要光明磊落,切莫俯仰隨俗。

沈佺期和宋之問的人生悲劇,歸結為媚附二字。因為諂媚,故作品與人品便低人一等。其實,與他們同時代的張說,不就是錚錚鐵骨的榜樣嗎,不肯俯首權貴,備受尊重,而英名流芳千古。一個人,只有憑著自己的獨立人格,才能更有尊嚴地生活下去。

我非常讚賞蘇軾話:「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寫文章如此,做人亦如此,方可不背離人生目標與方向。

沈佺期為人處世還算知所行止,因而得到善終。宋之問,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則是令人側目,最終被賜死。一個文人,只有把握好人生坐標,才能去做事,去實現理想。否則,一切努力都是徒然。古代如此,現今亦如此。歷史的教訓,豈能不記取?

2018.4.2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暢想文化 的精彩文章:

鍾百超散文2018年(6)進退亦憂的詩人:張九齡

TAG:暢想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