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古人的奇葩愛好,構成他們各自的執念,也成就他們的人生

古人的奇葩愛好,構成他們各自的執念,也成就他們的人生

《論語》里一個開城門的人評價孔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十分形象,夫子顛沛流離,一個國家、一個國家推銷自己的思想,處處碰壁,惶惶如喪家之犬,卻不改初衷。作為他的欽佩者,我們可以稱之為「倔強的理想主義」者。但換一個角度來看,這麼倔強的堅持自己,他的理想難道不是一種執念嗎?

古人的奇葩愛好,構成他們各自的執念,也成就他們的人生

如此說來夫子也算是頭號執念者,而且他的執念隨著他的儒家學說一起推廣,那句「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後來成了許多仁人志士的自我標榜,神州陸沉之時,總有人以身相殉,宋有文天祥、明有史可法,近代則有譚嗣同。他們執著的堅守自己的信念,向死而生。

所以跟儒家「道不同」的道家就不這麼認為,老子說「上善若水」,做人有時候要像水一樣隨勢成形,言下之意就是不要硬來,要能夠根據形勢判斷找到出口。如此看來道家沒有執念了,但是道家後來一門心思煉仙丹,追求長生不老,從劉向到葛洪,從詩人李白到皇帝嘉靖個個都懷著白日飛升的夢想,直到自己死去,還夢想著某天晚上一陣大風刮來,打開棺材一看,只有一件衣服,肉身已經人間蒸發——專業的說法應該叫——屍解而去。這才真正的「知其不可而為之」,這其實是一種更大的執念。

古人的奇葩愛好,構成他們各自的執念,也成就他們的人生

真正明確提出來放下執念的是佛家,佛家說要破除我執,放下執念。但是看玄奘大師求佛,唐朝嚴令禁止他出境還要偷偷出去,道路險遠也絕不回顧,這難道不也是一種執念?《西遊記》這部小說能夠成立,基礎就是唐僧對佛法的執念,妖怪不足以嚇退他,美色不足以誘惑他,佛祖九九八十一難試出來的就是唐僧的執念有多麼深。不過這是對佛法的執念,佛家「身在此山中」就「不識執念真面目」了。

這麼說來佛道儒都有自己的執念,不過儒家的執念是堅毅,道家的執念是洒脫,佛家的執念是超然。這其實是執念的最高形態:一種理想。當然希特勒也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創立納粹黨,實行法西斯主義,這肯定也屬於一種執念,不過這是一種病態的執念了,只能為人所唾棄。

我們普通人即便有理想也不會像孔夫子玄奘大師一樣九死不悔,更多人擁有的只是一個小小的癖好,而癖好,我以為就是執念等而下之的表現形式了。

張岱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很顯然他的意思就是說所謂癖好正是用情深處,用情深處,正是執念。清代的張潮也說:「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直接把癖好說成了人生不可缺少的東西。人如果缺少了癖好會怎樣呢?袁宏道說:「余觀世上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之人,皆無癖之人耳。」 沒了癖好,面目都可憎了,看來「腹有執念氣自華」。

古人的奇葩愛好,構成他們各自的執念,也成就他們的人生

《晉書》上說王濟有馬癖,十分喜歡養馬,還喜歡聽驢叫,以至於他死了之後,好朋友都在他靈堂上為他做驢鳴。杜宇有一次就給皇帝司馬昭說起來王濟這個癖好,司馬昭就問:「你有什麼癖好?」杜預說:「我的癖好是《左傳》。」這話倒是不假,如果沒有這癖好,杜預估計後來也寫不出《春秋左氏經傳集解》。

大概從那個時候起,古代人如果沒有點執念是很跌份的。王羲之雖然是書法名家,卻愛好鵝,曾經為了要鵝,替人抄道德經。他的第五個兒子王子猷愛好竹子,有一次到別人家裡暫住一陣,也要種上一大片竹子,說「不可一日無此君」啊,執念到了何等地步。另一個書法家米芾卻癖好奇石,他身為監軍看到一塊喜歡的石頭竟然不顧身份納頭跪拜。最後導致被罷官。

但也正是他們的執念才成就他們,學驢叫讓我們看到古人的有趣和胸懷,養鵝和愛好竹子讓我們看到王羲之父子的真性情,愛好奇石讓我們看到書法家的萌萌的一面。

如果不是這些,我們的歷史就只剩下乾巴巴的鬥爭了,那多無趣。

古人的奇葩愛好,構成他們各自的執念,也成就他們的人生

古人的奇葩愛好,構成他們各自的執念,也成就他們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