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空軍為何會制定42個戰機中隊的最低標準?答案其實不難猜
印度空軍為什麼會制定42個戰鬥機中隊的最低標準呢?
印度空軍戰鬥機的標準,應該說是有自己的計算的,印度不止空軍而是整個軍隊一直長期以來作戰的一個基本構想(戰爭準備構想),印度人自己說的叫「2.5線戰爭」,這兩條戰線一個是中國還有一個是巴基斯坦,根據這樣一個指標,印度針對巴基斯坦和中國空軍防空力量需要多少空中力量印度大概有一個計算,那麼這樣一個計算基礎之上,印度答出42個戰鬥機中隊這樣一個結論,一個中隊大概18架左右,印度總念叨的126架就是有7個中隊必須馬上換,所以印度現在換裝的缺口壓力確實比較大,它的目標當然就是要維持42個空軍中隊的作戰力量,而這一點印度空軍是必須要堅持去追求的。
目前印度空軍還存在著11個中隊的戰機缺口,印度能否以外購的方式滿足本國空軍力量的發展需要呢?
印度一直像通過外購的方式,當然這個外購要解釋一下,印度是希望少量的外購同時引進技術,然後能夠在國內組裝,這樣藉此來拉動所謂「印度航空製造」的水平,印度這個想法非常非常豐滿,但是現實是骨感的。
首先一點就是沒有哪個大國真心實意的願意把技術(特別是三代半以上的戰機)分享,前一陣跟法國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合同簽了又撕撕了又簽的,一開始126架「陣風」想得好好的,到最後無論是價格問題還是技術轉讓問題(法國怎麼可能轉讓?),之所以不願意在國內生產就是一個問題「名聲問題」,就算技術給了印度,把生產出那東西也叫「陣風」,上了天就往下摔那就砸了法國的牌子了。
所以這些大國在軍售上對技術的保留應該說是一個很大制約的前提,當然還有一個就是錢,買飛機就很花錢了,買技術就更花錢,沒有哪個大國說技術白給,網上有軍迷調侃道按照印度標準,整個世界上全部掃一遍,所以的大國軍事航空工業能夠提供的產品里也不是絕對說沒有,只有一款飛機能適應它性價比極好的需求(能轉讓技術、能在國內組裝生產),那就是中國跟巴基斯坦聯合研製的「梟龍」,印度敢買嗎?敢買還得看看賣不賣。
所以從印度的角度來講,技術引進這種美好的願望真到一分錢一分貨的時候,印度該問問自己跟別人的關係到沒到那個份上!
※蘇-57有能力叫板F-22嗎?兩個大問題註定蘇-57要遜色一籌
※美國轟炸機被雷劈!機尾被劈出了一個大洞
TAG:軍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