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愛得越用力,孩子卻越遠離你?
媽媽
這個世界會好嗎
李志
00:00/04:04
為什麼現在的父母越來越對孩子不滿意,也越來越對自己不滿意?
很多人歸結於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讓人無力應付,於是,負面情緒綁架了自己。
但我覺得,很多人覺得不滿意,主要是因為自己對教育孩子這件事沒興趣。
一般來說,興趣經常與學習緊密聯繫在一起,人們經常說的是,通過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去主動學習,還有就是,激發員工的興趣,讓員工愛上工作,具有工作主動性。
但是,很少有人把教育孩子與興趣聯繫在一起。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教育孩子要麼是一個負擔,要麼是一件嚴肅的事,總之,不是讓人產生興趣的事。在孩子出生之後的短暫喜悅消褪後,漫長的教育孩子生涯中,對於很多父母來說,接踵而至的只是源源不斷的煩惱和疲憊。又怎麼能產生興趣呢?
即使是專業保姆,專業幼兒園老師,人們對他們的要求也多半是要「有愛」,而不是要「有興趣」。
教育孩子,相比於學習和工作來說,一樣是一件需要付出極大心力和時間的事,其中會有很多讓人「痛苦」的時刻,那麼,為什麼不能說,要有教育孩子的興趣呢?
我們應該改變一下傳統觀念了。
興趣或者說熱愛,是人們去做一件事情的最大的內在驅動力。這裡說的熱愛,顯然不是表面上的「愛」孩子這個具體客體,而是愛「教育孩子」這件事,或者說「工作」。
把它(教育孩子)作為一件讓自己發自內心去喜歡的事,做好了之後非常有榮譽感和成就感的事,這樣,你才能以極大的熱情和耐心去做,才能有始有終,持之以恆。
做一個深情的人不易,持續地做一個深情的人更不容易。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尤其如此。所以,對於很多備感疲憊的父母來說,對孩子有深情是基本的,但想要持續地保持對孩子的深情,最主要的就是,激發自己的內在興趣。
那麼問題來了,激發興趣哪家強?山東濟南找藍翔(對不起,走錯片場了)。
好吧,正經點地說,那就是把教育孩子這件內心曾以為是對孩子的施捨對自己的懲罰的事,轉化成一件可以提升自我美化自我的事。
可能有人會說了,誰告訴你我教育孩子是覺得我在施捨孩子,我是在懲罰自己?
好吧,那我們就聽聽民間的聲音吧。
上輩子我說是造了什麼孽,才生了你這個XXX(是不是很耳熟)?
我給你吃好喝好,你可得給我爭氣哦(是不是還是很耳熟)?
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你就這麼報答我的啊(還是很耳熟吧)?
你看看XX家那個XX,你對得起咱家花的這麼多錢嗎(唉~)?
……
諸如此類。
父母是孩子的施恩者,孩子是父母的受恩者,或者說,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在很多父母心中,是一種債權人與債務人的關係。很多時候,愛固然確實是有的,但那種「欠債還債」的心理因素下,很多父母和孩子都活得壓力重重,苦不堪言。
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並不缺少愛,但是,缺少愛的正確表達方式,而缺少愛的正確表達方式,跟興趣又有非常大的關係。
沒有把愛和教育當成一件有愛的事來做,於是,本來有愛的事,反而成了雙方的負擔,於是,父母嫌孩子不知感恩,孩子嫌父母管自己管得太鬱悶。
一切,歸根結底,關鍵還是看興趣。
蔡穎卿,就是一個把教育孩子的負擔轉化為興趣的人。
她不僅樂於教育自己的孩子,還樂於教育其他家庭的孩子,不僅開小型互動班當孩子王,還去當上門保姆,替別人當家長。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她保持興趣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讓自己融入到孩子的學習中去,孩子學古文她也學古文,孩子學數學她也學數學,孩子做家務她也做家務,在孩子成長的同時,自己也獲得成長的快樂。
並不是說,孩子學的東西,自己以前都學過了,現在看起來都是小兒科,就沒有可學之處了,實際上,即使是啟蒙讀物,換了一個時間,換了一個時代,換了一個成長經歷,再看的時候,也會有一個新的感受。
在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中,你的時間管理、情緒管理都會有一個顯著的提升,當你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條,看著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的時候,我相信,你一定會有很強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因為基於興趣,基於真正合理的愛。所以蔡穎卿說「父母無須十全十美,但須盡心儘力」「不必成為高手,只須用心陪伴」,「大家共學、共教、共做,以達到更好的教育目標」「教孩子,更大的改變是自己」……
也就是說,參與感很重要。不管是孩子對於父母的事情的參與感,還是父母對於孩子的事的參與感,這兩者,都是為了讓雙方對對方的事產生興趣,從而達到情感上的和諧。
只有興趣才能救教育,這不僅對學校教育有用,對家庭教育同樣有用。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感受到這一點,把教育孩子當成興趣,培養成自己的愛好,而非當作負擔,我想,不僅孩子的教育問題會得到很大的改善,甚至親子關係都能得到巨大的提升。
蔡穎卿在這一方面是最好的榜樣,我認為看看她的書,對很多父母都會大有裨益。
「你的父母都怎樣花式嫌棄你的?」
留言告訴時代君
老夫會根據幸運女神指示
不定期贈書
幸運者就是你哦
※但願長如此,躬耕非所嘆
※「矛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平凡的世界》
TAG:時代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