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貧富,10歲前必須培養孩子這5種能力!將來後悔真晚了
前幾天參加女兒學校的家長會,這次月考成績孩子算是中上等了,於是作為家長的我,很光榮的被班主任點名表揚,但同時我也很尷尬。
因為很多家長都在問我平時怎麼教孩子?給孩子報了哪些班啊?
那麼其實我家孩子,我都提倡她自主學習,當然報班學習肯定是有的,一般都是根據孩子平時學習情況和老師建議。但是現在孩子處於小學時期,我更注重個人能力培養。
畢竟孩子一生的性格、能力,往往在幼年階段最能得到體現,也成型於這一階段,我們家長教給孩子最多就是如何更好的做好自己,適應這個社會!
而社會上並不缺少有才華的「窮人」,可大多數人卻能力有限,如果想要孩子將來在社會上立足,那麼不管貧窮還是富貴,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這五種能力!
1
現在很多家長注重孩子的學前教育,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從最初兩三歲跟隨父母指認簡單字詞,聽父母朗讀故事,慢慢到父母陪讀帶讀,再到五六歲後讓孩子開始獨自閱讀。
五六歲之前,讀圖能力比認字能力更重要,適宜選擇字數較少的繪本讓孩子讀。以後,逐漸增加閱讀材料中文字的比例,慢慢過渡到讓孩子閱讀純文字的故事材料。
到小學四五年級時,嘗試讀一些孩子感興趣的大部頭小說。經常閱讀長篇小說,是閱讀興趣和快速閱讀能力形成的標誌。
那麼時間長了,孩子也會喜歡閱讀,自然而然的從書本里學到更多的知識形成自主學習意識,這方面可以說是老師和家長無法給予的!
2
實際上孩子的潛力往往比大人想像的要大得多,不要以為他還是小孩兒就不讓他干這不讓他干那。
我從來也沒幫寶貝整理過書包,基本也沒幫她背過書包,整理書包背書包這些事情孩子自己都能做,家長總替他裝書包,他就以為裝書包這事兒天經地意是家長乾的,意識不到是自己的事兒。
類似的事情多了,時間久了,孩子事事都依賴家長,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當然就不自立了,所以放手讓孩子去做才能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學會正確引導孩子。
早上起來,我們會讓孩子自己穿衣服,先不要計較他穿得舒服不舒服,等他穿好後再幫他整理整理;吃飯讓他自己吃,哪怕飯粒掉了一地,不要責怪他,那是成長過程中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
要從興趣入手,不要強求。
孩子看著我們拖地總覺得好玩,也拿來拖把幫我們拖,可結果把地拖得像在畫花,我們還是表揚了他,結果一次比一次起勁,一次比一次幹得好。
少指責,多肯定,多幫助。
孩子洗臉洗腳把水弄得滿地都是,我們不會大聲去責怪他,而要教導他如何洗臉洗腳。孩子是聰明的,他會自己琢磨如何一次比一次好。
3
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場景,在商場裡面廣播「某某某小朋友穿的什麼衣服,在哪裡走丟了,如有見到者請把孩子領到廣播間」。
類似還有在火車站,遊樂園等等公眾場合。孩子們天生活潑好動,有時候家長們也有分身乏術的時候,所有有關安全意識我們一定要告訴自己寶貝了!
父母可以向孩子細緻描述可能遇到的情況,然後告訴他正確的做法。
比如:
如果你獨自走在上學的路上,發現有個陌生人在跟蹤你,這時你怎麼辦?如果陌生人給你糖或者吃的,或者按門鈴,該怎麼辦呢?......
有心的家長也可人為地創設一些問題情境,引導孩子想出各種自救方法,使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應變能力。
我的有些朋友,和孩子一起逛超市、逛公園時,都愛「玩失蹤」,然後看孩子的反應,看他能不能鎮定自若,能不能找對求助的人,最後,家長再對孩子的處理方法做指點,這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4
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從小生活特別貧寒,他媽媽靠給別人扎鞋底等粗活供他念書,陶侃一步步往上走。
他後來就做了魚梁小吏,有一點小權力,他把那些腌制好的罰沒的魚給媽媽送去,他媽媽給他寫了一封信:「你是一個小吏,你把官家的東西給我送來了,你不能給我任何增益,反而給我增添了煩憂。」
這樣的媽媽真是深明大義,正是有了這樣的媽媽,陶侃後來才能官至大司馬。
那麼其實從平時的小事中,我們家長也能教會孩子明辨是非,知好歹。
父母和小孩一塊玩耍時,任意的創設情境,從情境中明辨是非。如玩乘坐公共汽車的遊戲,創設讓座或不讓座的行為,讓幼兒在具體的活動中去明辨是非。
讓傳統經典成為衡量是非善惡的標準。中國的傳統經典,如《弟子規》、《朱子治家格言》、《德育啟蒙》、《增廣賢文》等,大多都是在講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家長不妨給孩子平時多多閱讀學習。
在給孩子進行教育時,要做到身教重於言教。家長必須注重自己在家中的一言一行,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5
我有個朋友平時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觀打扮,衣服真的是一絲不苟,整個人看起來就是特別清爽有氣質。
而非常有趣的是我的孩子,每次聽到朋友要來,也不需要我教他。就自己把地上的玩具全部收到箱子里放起來,把現場弄得乾乾淨淨。
孩子的一句:我不願意阿姨看見亂亂的樣子。
讓我思考了很久。一個人的外表和打扮是真的非常影響他人對你的判斷,也可以說是第一印象吧!
給孩子打扮,不是說買大牌的衣服就是打扮,簡單地名牌加身,但是氣質沒有上去,照樣顯得不得體。我們需要的更應該是用心、得體、尊重。
首先,讓孩子學習審美。父母應該從小注重孩子的美學教育,教孩子色彩搭配,比如裝飾物、款式、色澤、面料,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服裝。
其次,穿衣要得體,應以自然、樸素、大方、美觀為原則,不要過分追求奇裝異服。
一個有良好自我形象的孩子常常感覺自己是受到歡迎的,因為他們充滿自信,能積極大膽地做事
文章內容系村長講故事原創發布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什麼樣的孩子最聽話?
※這些好玩的「益智遊戲」,快來陪孩子玩起來吧
TAG:村長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