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耀斌:自主可控操作系統生態體系亟待建立

張耀斌:自主可控操作系統生態體系亟待建立

中新網4月27日電 信息化對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日益突出,核心技術則是信息化發展的關鍵所在。業內人士表示,網路強國指的不是規模上的強,而是要具備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在國產晶元和操作系統領域,未來必須優先進行產業布局,扎穩根基。

「我國應加快基礎性核心技術的投入與研發,儘快在基礎性、關鍵性核心技術上掌握話語權和主動權。」北京技徳終端技術有限公司CEO張耀斌表示,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目前最大的隱患,信息技術領域基礎軟硬體的安全可控關係國家安全,也關係產業興衰

張耀斌認為,經過若干年的發展,中國互聯網基礎建設與商業市場的發展已經領跑全球,電子信息行業的工業製造能力也在全球都處於領先的位置。但不能僅僅依靠商業模式的創新和工業規模化的製造能力建設網路信息強國。之所以強調信息領域軟硬體「核心技術」,是因為任何信息終端設備和應用軟體都建立在它們之上。如果它們受制於人,那麼由此構成的信息系統就像沙灘上的建築,在遭到攻擊時頃刻間便會土崩瓦解。所以所謂強,不是說規模上的強,網路強國,一定是要建立在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基礎之上。

張耀斌表示,晶元和操作系統是信息技術領域最核心的兩個方面,在過去幾年裡,國家投入大量的資源以支持自主晶元的發展,飛騰、龍芯、申威等高性能通用晶元的發展成果顯著,計算性能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展訊、麒麟等基帶晶元也逼近國際先進水平。但相比晶元,國產操作系統由於應用生態的缺陷,商業化進程比較緩慢。在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領域,生態體系建設是發展的主要瓶頸。除了專用信息設備外,伺服器、桌面計算機、移動智能終端是操作系統比較廣泛的適用領域,傳統意義上的國產操作系統主要針對伺服器與桌面計算機,基本上都是基於Linux進行二次開發。

「國產伺服器操作系統已經完全具備替換能力,而且已經實現規模化應用,桌面計算機國產操作系統的技術性能也已經完全具備替換水平。」張耀斌說,像麒麟操作系統、深度操作系統從使用體驗上都達到較高水準。但需注意的是,雖然技術已達較高水平,但應用建設仍欠缺。張耀斌表示,「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在全球範圍內桌面計算機Linux系統的用戶基數少,應用軟體廠商就不願投入資源開發Linux版本,印表機掃描儀等等一系列外設產商也不願開發基於Linux操作系統的驅動程序。這樣就導致了應用生態沒有建立起來,沒有應用生態用戶就不會用,越不願意用,用戶就會越來越少,這就導致了惡性循環。」

「解決生態問題比技術突破還要難。」張耀斌認為,利用技術性突破將安全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內核兼容成熟應用生態或是可突破方向。例如技德系統可以實現兼容移動和桌面設備,統一操作系統,這樣既解決了桌面計算機和移動終端的不同應用場景問題,增強了安全性,又簡化了推廣成本。實現該目標,就能形成操作系統層面的「彎道超車」,在技術上擺脫國外廠商的壓制,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操作系統之路。

核心技術體系的突破往往是反射弧比較長的事情,投入大,產出慢,不像商業模式的創新能在市場上得到一個比較快速的反饋。核心技術領域的研發創新需要戰略定力和耐心。

張耀斌建議,在政策層面,在一些基礎的核心技術領域,由國家主導,拉動市場化的各方力量參與,推動核心技術在研發上的突破帶動商業化生態體系建設。「這類基礎研究投入大,但是商業回報非常緩慢,對於常規企業經營來講,單一企業不足以承擔這方面的主要責任。因此,在構建自主可控體系上問題上,希望政府給予研發自主可控體系技術的廠商更多政策層面支持。

「政策引導加快自主可控國產化替換進程。」張耀斌表示,如果我們的晶元和操作系統無法得到大規模應用,產品的優化迭代就無從談起。在之前很多用戶在沒用過的情況下,就不願意用我們自主可控的國產化設備,這種觀念需要改變。如果各個行業從信息系統、安全系統建設初期開始就是以自主可控為出發點,建設一整套以國產自主CPU+操作系統為依託,網路信息安全產品為基石載體的體系架構,讓用戶能夠在自主安全、高性能、無縫兼容、打破壟斷等各方面有切身體會與感知,將會極大地推動用戶對國產自主安全產品的信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法國西部發現禽流感病例 撲殺8500隻鴨
中國醫師協會就鴻茅藥酒事件聲明:願提供法律援助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