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祖師座下這麼多弟子,為什麼偏偏是小弟子孫悟空得了大道?
第003期
我們來看菩提祖師門下,其實門生很多。
他門中分派起名,美猴王占的是「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中的第十個字——「悟」。
可想而知,它前面有多少位老師兄。
你想,德雲社才火了十幾年,現在就有八個隊,起碼幾百個門徒吧?
何況菩提老祖這種鴻蒙初開就揚名立萬的祖師、修道界的超級IP。
這一點從美猴王初見菩提祖師時的場景就能略窺一斑:
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貝闕……直至瑤台之下,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
你看看,侍奉菩提祖師的小童子就有三十位,他這一教門中的宮殿樓宇亦是一層層、一進進的算,弟子該有多少?地盤該有多大?
而且,這等超級IP、SSS級別的祖師收徒會何等苛刻?
就連開門迎接美猴王的童子,都是根骨奇佳、仙風道骨。
書中是這麼說的:
走出一個仙童,真箇丰姿英偉,象貌清奇,比尋常俗子不同。但見他——
騖髻雙絲綰,寬袍兩袖風。貌和身自別,心與相俱空。
物外長年客,山中永壽童。一塵全不染,甲子任翻騰。
於是有一個現象就很堪把玩了——為什麼菩提祖師門下的這麼多弟子、大師兄中,偏偏是最後來到的一隻毛頭猴子得了大道?
其實書中說的很詳細,只是都隱藏於字裡行間,我們常忙於看故事,一不留神就錯了過去。
讓老豬來給你扒拉扒拉:
第一、猴王志氣堅定,出離心成熟;
猴王獨自在人類世界流浪十幾年,就靠著一個竹筏子、一身破衣服穿越兩重大海、走遍兩座大洲,你想想中間會經歷多少的危險與痛苦?
它在花果山是大王,住超級豪宅,有幾千個部下,吃什麼有什麼,想什麼有什麼。可是卻願意這樣風餐露宿十幾年,去追求虛無縹緲的長生之道。你想想這是什麼心態?
而且,你要知道它是沒有任何信息來源的啊:既不知道老師在哪裡,也不知道是否能練成長生,也沒有什麼參考物。
就因為想解決死亡問題,就這麼堅定,咬定青山不放鬆。
如果是我,只怕三五天的風吹雨打肚餓神疲寂寞孤獨,掉頭就回家了。
第二、美猴王沒有個性,生性平淡,無嗔;
祖師初見美猴王,問它:「你姓什麼?」
猴王道:「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
這副對答初看起來,像是猴王聽錯了,把「姓什麼」聽成了「(個)性(是)什麼?」。
其實是一道機鋒,猴王悟性很高,一聽即答。
而答的這個結果,真是讓我們慚愧。
一隻最是好動、易煩躁的猴子居然「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
換成我們試試,莫說是打我,白我一眼,都恨不得刨對方的祖墳。
第三、猴王能吃苦。無貪。
猴王拜師之後,第二天就「與眾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每日如此。閑時即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凡所用之物,無一不備。在洞中不覺倏六七年。」
要知道美猴王以前過得是什麼生活?
無拘無束、想什麼有什麼的大富大貴生活,絕對的猴界扛把子。
到了老師這裡,既要當清潔員,還要當花匠,還要身兼廚房小廝,整天忙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它居然能認認真真做了七八年。
絲毫也不去想我要發財啊,我要奇妙神功啊,我要人前顯貴啊。一點也不貪。常人能嗎?
第四、猴王學習專心、心念專一,無愚痴。
菩提祖師教猴王神功之前,問它來了多長時日了?
猴王說「弟子本來懵懂,不知多少時節,只記得灶下無火,常去山後打柴,見一山好桃樹,我在那裡吃了七次飽桃矣。」
你想,它到了忘卻時間的地步,學習何等專心。
然後祖師擺出一二三,讓它挑選是學習「術」法、「流」法、「靜」法、「動」法?
它都不為所動,一定要求長生之學,心念何等專一!
從這些我們會發現什麼呢?
美猴王因為性空,沒有貪嗔痴,所以心明眼亮。
而它學習又極其專一,求道心又迅猛,這樣極品的學道苗子,怎麼會不進展如飛呢?怎麼會不超越一眾大師兄呢?
寫到這裡,不覺冷汗一道道落下,我們只見了美猴王嬉皮笑臉、猴里猴氣的樣子,只把它的大鬧天宮的本事當成小說來看,全然不知人家是何等的素質、下了何等的功夫。
一個人,面對這樣一隻猴。
只剩下羞愧。
美猴王的四點傑出優勢,其實都可以化為一個念頭——我要求長生。
矢志不移。
常人為什麼做不到?
因為我們的腦袋太雜亂,一會兒東,一會兒西,一會兒南,一會兒北。
東南西北其實都很好,都通向羅馬。
奈何我們守不住任意一條。
對比美猴王的精力,其實我們更像是一隻猴子。
對,就是那四個字:
心猿意馬。
TAG:睡前喝半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