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建設中幾個比較有趣的問題
關注仕席 閱享精彩
團隊建設是這幾年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不僅企業內部在做團隊建設,很多第三方公司也在為企業提供團隊建設的服務。那麼團隊建設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我們對團隊建設這個問題並不太陌生。
一、讓老中青都能明白團隊建設到底是什麼
團隊建設是一個比較時髦的說法,其實在我們早先的話語體系里,也有類似的表述,只是現在被廢棄不用了,那就是集體主義語境下的傳統說法。團隊在現在的語境下似乎是中性偏褒義的,但是在傳統語境下卻是要根據不同的稱謂來確定其真實含義。
對應團隊這個稱謂的,在傳統語境里有集體、小團體等稱謂。很顯然,在這裡集體是中性偏褒義的,而小團體則是貶義的。因此,團隊組織在實踐中未必都是正面的。團隊建設的目的就是要克服其消極因素,發揮其積極因素。
團隊建設的目的如果是為了客服消極因素,發揮積極因素,那麼團隊有什麼消極因素和積極因素呢?我們就按照傳統方式,先講積極因素吧。
團隊不管有多少積極因素,其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可以在零成本的前提下,提高組織績效。我們在不止一篇文章里提到過任何管理,當然也包括人力資源管理最核心的內容就是提高組織績效。如果團隊最大的積極因素就是可以零成本提高組織績效,那麼做好團隊建設就是最廉價的提高組織績效的途徑。
團隊有什麼消極因素呢?其實團隊的消極因素也很多,其中最致命的就是看似人人負責,其實無人負責。特別是在人際交往規則中,團隊未必堅持最正確的主張,而是以不得罪人為原則。特別是沒有明確領導,沒明確分工的情況下,少數人主導議題,多數人附和。這樣會造成先聲奪人,而不管這個先聲是否正確。
二、團隊建設需要領導力還是執行力
這個問題蠻有意思的。我們一方面說現在的組織是賦能的組織,是授權的組織,一面卻一直希望提高組織的執行力。而且我們通常的培訓中,除了企業的管理層外,一般也是注重執行力。即便是管理層,其實通常情況下,除非組織規模太大,大到老闆一個人即便24小時不吃不睡也管不過來的情況下,也是執行力大於領導力。
問題出在哪裡?重點在於我們根本搞不清楚授權和放任之間的差異到底在哪裡。授權不等於放任,授權有大小,方式有不同。比如,同樣的投資決策權,集團總部有多少權,城市公司是否有權,公司總裁有多少權,董事長有多少權,董事會有多少權,什麼樣的投資必須股東會決議等等。這些授權的許可權是否有明確?投資如果還算大事,不輕易授權,那麼用錢呢?還有,遇到突發事件,比如類似汶川地震時,需要捐款捐物的時候,誰有權決定捐什麼,捐多少?畢竟捐出去的都是股東權益,所以,這個還是需要有授權的吧。
能把授權這個問題解決好了,領導力和執行力的問題也能解決好了。很多貫徹不下去的事情,都是因為授權不明,職責不清,權責不匹配造成的。
三、團隊建設不僅僅是蹦蹦跳跳
現在很多HR一說到團隊建設,就會想到拓展、參訪、內訓。團隊建設如果就是這些內容,也不需要專門作為一個主題提出來。只需要在培訓和員工福利方面下點功夫就行。
團隊建設的目的還是為了提高組織績效,因此,要從組織績效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要明白團隊並非簡單的個人的疊加,也不是個人能力的疊加。所有的拓展也好,內訓也好,都是輔助手段,而不是終極目的。看上去很熱鬧很豐富多彩的活動,錢花了,效果卻不大,問題就是出在沒有對症下藥。
團隊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需要長期堅持的。當我們還習慣於大工業時代的要求執行力更甚於領導力的時候,其實時代已經變了。當我們僅僅希望雇一雙手的時候,往往忽略了我們其實雇的是一個人。是一個人就會有自己的思想,公司再怎麼樣強硬都無法禁止員工思考。因此了解員工的想法,充分運用員工能接受的方式來提高員工的團隊意識,發揮團隊的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就是我們團隊建設的核心內容。
形式大於內容的團隊建設要改變,一定是根據內容來確定形式。這樣的團隊建設活動才是有效的。
往期回顧
※員工為了沖業績實施的商業賄賂,和公司到底有多大關係
※HR總是背鍋、被嫌棄?其實還是自己能力有限
TAG:仕席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