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聰明不假,可那都是小聰明,善良也不假,可也都是小恩惠!

他聰明不假,可那都是小聰明,善良也不假,可也都是小恩惠!

明英宗朱祁鎮,宣宗朱瞻基長子,一生可謂大起大落,九歲稱帝,前期外有祖父仁宗和父親宣宗留下的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輔佐,內有太皇太后張氏教導震懾(如果沒有張氏估計大太監王振早就開始蹦躂了)。安安穩穩熬過了張氏和三楊去世,英宗如脫韁野馬,加上王振野心膨脹,大明帝國開始慢慢滑向危險的邊緣。

張氏地位尊崇,卻不重用自家人,甚至不允許外戚干預國事。還三天兩頭把王振叫去罵一頓,有效地打擊了王振,使得王振在她掌權的時候不敢幹壞事。而當時王振並不囂張過分,也可見張氏的眼光很遠。她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頗為著名,史稱"三楊"。三楊擔任內閣輔臣期間,安定邊防,整頓吏治,發展經濟,使得大明朝國力鼎盛。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一代英主明宣宗英年早逝,留下了年幼的朱祁鎮,天子年幼,由太皇太后和三楊內閣把持朝政,國家太平,三楊都是治國良才,然而,正統十四年,此時太皇太后和三楊都已去世,朝政由皇帝寵信的太監王振掌控,再明朝嚴防太監的體制下,都能搞出太監專權,足可見其昏庸。王振開始興風作浪,而英宗也雄心勃勃,在王振的蠱惑下率領數十萬(具體數字不詳,反正就是很多)明軍精銳,以及眾多文武百官,御駕親征,結果北瓦剌的也先擊敗,全軍覆沒,自己也做了俘虜

正統年間,瓦剌逐步強大,頻頻南下侵擾明朝疆域。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南下,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鼓動下親征。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皇帝等人困在土木堡,皇帝朱祁鎮被俘,多名大臣戰死。歷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或曰土木之變。

也先作為藩屬國的權臣,他對明英宗還是心存敬畏的。從他抓到明英宗,對明英宗的飲食起居照顧得極為周到,還有想把自己的妹妹嫁給明英宗這些舉動可以看出,畢竟明英宗是宗主國的皇帝,他不敢隨意傷害,當然了,這個並不是主要原因,甚至根本就不算原因。他留下明英宗,根本原因是想獲得更大的利益。

朱祁鎮在被俘期間充分展現了他的人格魅力,讓蒙古部落的二號人物伯顏帖木兒對他禮敬有加,除了在生活上盡量照顧他之外,甚至還想放朱祁鎮回去並幫助他重獲皇位,在朱祁鎮終獲自由的那一天,伯顏帖木兒一直將朱祁鎮送到明蒙邊境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治國就象下棋,黑白交錯,恩威並施,要的是統籌把握全局的能耐,是切中要點問題的大謀略。朱祁鎮聰明不假,可那都是小聰明,善良也不假,可也都是小恩惠,真正可以讓國家富強的大智慧,他是最欠缺的。所謂黑貓白貓,抓住耗子是好貓,昏君賢君,治好了國家是明君,那些個他身上的種種「美德」,放到評價皇帝身上,除了增加點「八卦」外,統統白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宋朝時婦女不能改嫁,明朝敢再婚「杖八十」,清朝允許卻不如不嫁
為什麼說明亡於萬曆,從這裡可以看出一點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