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盡有救命之恩,皇帝對他仍不放心,兩次考驗都被他機智化解

盡有救命之恩,皇帝對他仍不放心,兩次考驗都被他機智化解

原標題:盡有救命之恩,皇帝對他仍不放心,兩次考驗都被他機智化解


在中國歷史上,唐太宗的地位相當高。如果按照明君標準來投票,李世民的排名肯定會進入前三。他之所以這麼高的地位,與他禮賢下士,善於納諫,知人善用是分不開的。但是,在古代,君臣關係是很難相處的,即使是唐太宗李世民這樣的帝王,對功臣也是有猜忌之心,哪怕這位功臣還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這位功臣就是尉遲恭,他是從劉武周那裡叛降的,一開始被李世民的嫡系將領所懷疑,不過尉遲恭在長期的征戰中證明了自己的忠心。特別是在一次極其危險的形勢下,救了李世民一命。


那是在公元620年,李世民率軍攻打王世充。可他趁戰事平緩的時候,又帶著尉遲恭及幾百名隨從在戰場附近打獵。王世充聽說此事,率領數萬精兵將他們團團包圍。


王世充手下大將單雄信與李唐有大仇,身先士卒要殺李世民。李世民打不過單雄信,眼見就要命喪黃泉。這時候是尉遲恭突然出手,斜刺單雄信,將其挑落馬下。隨後,他又趁著敵人鬆懈,帶著李世民殺出重圍,化險為夷。


在李唐建國之後,尉遲恭再次為李世民立下大功。那是在玄武門之變前夕,李世民下不了決心,就是尉遲恭苦勸他要先下手為強。在玄武門,李世民射殺了李建成,尉遲恭射死了李元吉。就在東宮和齊王府兩千兵馬趕到時,尉遲恭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頭丟給他們看,讓他們自動散去。


緊接著,尉遲恭又奉李世民的命令,帶兵軟禁了唐高祖李淵,並且讓李淵寫下詔書,將東宮和齊王府的兵馬都由李世民統率。就是因為尉遲恭的完美表現,李世民才得以繼位。他對於唐太宗來說,實在是有再造之恩。



就是這樣一位居功至偉的功臣,卻引起了唐太宗猜忌之心。有一次,他在外擔任都督,回朝面聖時,李世民故意漫不經心的說:「聽說你要謀反,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聽到皇帝這麼說,尉遲恭這樣的大老粗也知道歷史上的猜忌臣子的事情發生在他的身上了。他不由潸然淚下,憤怒的脫掉自己的衣服,狠狠耍在地上。他讓唐太宗看看自己身上的傷疤。這些傷疤,大大小小,數不勝數,有些還是君臣並肩作戰的見證。


尉遲恭悲憤的說:「我確實謀反了,我隨著陛下征戰天下,立下無數戰功,這就是謀反的罪證!現在天下安定,陛下竟然認為我謀反了!」


聽聞此言,看到眼前觸目驚心的傷疤,唐太宗也不禁流淚了:「你趕緊將衣服穿好,我也是知道你不會謀反,才這麼說說的。我相信你的忠心,請你趕緊將衣服穿好。」



這件事過後,有一次唐太宗又問尉遲恭:「咱們君臣關係這麼好,不如我們更進一步,我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你,親上加親,可好?」

唐太宗比尉遲恭還要小十三歲,這樣的話,自然很讓人生疑。尉遲恭平時大大咧咧,這個時候卻不含糊。他馬上磕頭,不是謝恩,而是拒絕:臣家中還有妻子,雖然又老又丑。但我聽人說,富貴了不能忘記自己的髮妻,所以對於娶公主一事,我實在不敢答應。


唐太宗也就是試探一下尉遲恭到底有沒有野心,而尉遲恭的回答卻交出了一個滿意的答案。這件婚事雖然告吹,但是,尉遲恭從此讓唐太宗放下心來,再也沒有起過疑心。



唐太宗三番兩次試探尉遲恭,一方面是出於帝王的本性,另一方也與尉遲恭本身的性格有關。他居功自傲,對後生晚輩很高冷,甚至對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功勛老臣也不放在眼裡,經常出於譏諷,無端端為自己樹立了一大幫敵人。甚至在一次酒宴上,他將王室成員李道宗毆打一頓,差點瞎了眼睛。

所以,別人對於尉遲恭的印象也不好,經常在唐太宗面前說他的壞話。李世民也不是神,聽得這麼多人打小報告,猜疑尉遲恭也變得順理成章。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岳飛生前對此人很照顧,岳飛遇害後,他立刻說:我不是他的人
消滅完最頑固的日軍,攻克此要塞之後,二戰才算正式結束

TAG:小珏說歷史 |